故宮的場景, 是無數電影和電視劇的題材。 可是,故宮兩個字背後的歷史, 千絲萬縷, 所以神秘依然,引人入勝。曾在香港和上海南華早報工作的資深記者 Mark O’Neill,今年就帶着他的新作品 The Miraculous History of China’s Two Palace Museums 進攻書展。而在新書講座上, 他分別敘述了兩個故宮博物館的歷史, 亦分享了作品創作背後的趣事。
講座開始時,O’Neill 問了觀衆一條問題。那就是,有誰有到訪過故宮博物館。 席間,差不多所有人都舉手。 相反,當 O’Neill 再問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館的時候, 則有一半的人沒有舉手。O’ Neill 笑説,「經過我那麽多年的研習,我發現中國人的確很幸運。跟其他同樣有革命發生的歐洲國家,例如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相比,中國人的處理方式文明得多。」 1911年, 辛亥革命爆發,中國最後一次改朝換代。民國取代了君皇制度, 雖然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但清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溥儀還保得住人頭。 歐洲一向的做法,在君皇被推翻時, 都會近乎習慣性地把國王的頭給砍下來,怕將來若留有活口,只會觸發復位戰爭。但民國政府不但讓溥儀繼續留在皇宮裏居住,還慷慨的給他們一些生活津貼。這就是 O’Neill 新書故事的開始: 被廢掉的皇族,繼續住在皇宮裏,過着一個比以前更加富裕的生活。
政府一木難支,盼博物館帶來滾滾財源
要支持皇族家庭的生活開銷是件吃力的事。另外,民國政府也沒有足夠的金錢維持剛成立的結構和其運作。所以,在如此拮据的情況下,最快捷的收入來源便是變賣一些財寶或古董。紫禁城有着非常華麗的歷史,政府願意變賣, 無論是中國的富有商人, 還是來自外地尋珍的古董收藏人士, 均趨之若鶩。所以很多皇宮的部分,都被分拆變賣,再從不同的渠道售賣至古董店。圍墻外的知識分子,或留學生, 看着這些古董一點一點被拆, 恐懼油然而生 。他們怕最後故宮會被完全毀壞,就像其他革命國家的皇宮一般。爲了避免自己的文化遺產落得同樣下場,他們希望可以學習外國成功保存文物的例子。法國的羅浮宮,就是一個很好的藉鑒。而位於俄羅斯首都,聖彼得堡的艾米塔吉博物館 (Hermitage Museum) ,也是從沙皇的皇宮,轉建成爲博物館的成功例子。
1924年11月, 民國政府決定驅逐溥儀一家到皇宮外,希望盡快趕工把皇宮變成博物館,既可解決財政上的燃眉之急,又可以保存文物。 O’Neill 描述「最捨不得皇宮的人,卻不是溥儀,而是一群『奴才』! 」奴才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一輩子卑恭屈膝, 到城墻外, 即使得到自由, 卻不知自己的價值爲何。無論以前受的對待有多屈辱,被警察拖出宮外那一刻,還是萬分不願。
興建籌備艱難,政府步步爲營
博物館的興建十萬火急,可是因爲歷史悠久,裏面珍品根本從來都沒有被計算清楚。 所以,他們做了很多財寶研究和統計,嘗試找出財產總值數量。 日以繼夜,終於統計出117億件寶物。 爲方便起見,他們把每一件財物都做好展覽記錄。於是,故宮博物館在中華民國成立14周年時正式開幕。然而,在博物館開張之際,政府裏的人卻很害怕,會失去任何一件文物。所以,他們爲參展博物館的遊客定下十分嚴厲的規則。例如,遊客不可以單獨參觀博物館,必須與伴同行。他們看過的每一樣看過的參展品, 都需要被記錄。每次有遊客進出之後,都需要把門封起來。
讓他們害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具威脅性的原因就是廢帝還在生,中國北部還有很多富可敵國的軍閥。其中有些軍閥甚至提議回復清朝,讓溥儀回歸朝政。因此,民國政府認爲保護好皇宮, 讓其秩序法紀得以運行重要至極。
「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下吳瀛先生。 他的兒子吳祖光,是位性情獨特的成功劇作家。他非常開朗,非常願意跟我們這些外國人打交道。」 吳祖光告訴 O’ Neil, 他的父親吳瀛先生,1924年開始在博物館工作, 一做便逾十年。 單單是他的經歷,和所見所聞, 便已經爲 O’Neill 定下了新作品的大綱。「吳祖光先生說,他父親當年在博物館工作的時光, 是人生中最快活的! 他每天給寶物圍繞着的光陰,讓他知識大增。」
而讓 O’ Neil 更爲讃嘆的,是吳瀛先生的爲人:「他不嫖、不賭、不酗酒。有15個小孩,卻沒有二奶,也沒有三奶。 在當時的中國,這樣的男人, 的確是難得的模範。」
之後,1928年的時候,有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提倡說故宮博物館是皇朝的象徵。而今非昔比,皇朝已經沒落,以故宮爲傲,絕非明智之舉。政府必須先破摒棄文物,再另外建立新的博物館,以正風氣。這個提議被熱烈的討論長達兩個月。 最後鑒於經費不足, 所以放棄念頭。
O’ Neil 說, 每次想起當時幫忙修復故宮的工人, 便倍感心酸——「民國政府一直都靠着歷史雜誌和博物館入場券的收入維生, 所以那些工人的工資非常低。北京的冬天十分寒冷, 他們的衣服爲了方便工作,不能穿太厚。皇宮裏面也不能生火,因爲怕會釀成火災。 要不是他們對藝術的堅持和愛國熱情,怕這修復工作也不能成!」
二次大戰爆發,寶物終需暫別家園
好景不常,二次大戰爆發。日本昭和天皇(Hirohito)帶領戰隊攻陷了廣東, 越過河北省,開始進攻北京。面對着軍事陣容如此鼎盛的日本隊伍,中央政府決定不再留守北京。他們作出這個決定後,立刻安排先把故宮裏面比較珍貴的文物搬走,才不至於讓中國的文化精髓都落入日本人的手上。
幫文物搬家,是個既突然又重大的抉擇。 這些文物是從來就是故宮的一部分,現在把它們搬走,需要的是很好的運送裝備,和可靠的團隊。 關鍵問題是,誰願意擔任這個運送這些文物的保鏢 ? 這是一個天大的重任,要是途中遇見攔截、火災,或者任何會損害文物的意外,那就是罪該萬死,人頭落地也賠不起。 吳祖光敘述, 他的父親,一開始就堅決拒絕了這個工作。無奈的是實在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政府裏也沒有人願意請纓。始終都是爲了國家的榮耀局勢, 吳瀛也不能就手旁觀,便是硬着頭皮去擔此重任。
1933年2月5號,午夜時分, 寶物無聲無息地,離開這個他們的家紫禁城。每一輛寶物貨車, 都有着一名守衛, 手執槍械, 守護着這個國家的尊嚴。他們的行蹤很快被揭露, 在快要到達蘇州時, 有幫土匪相信可以乘機搶掠一番,便在埋伏守待。吳瀛一幫經過蘇州的時候也十分緊張。幸運的是,土匪最後因爲火車上的士兵裝備太齊全,沒有進行原來的突襲。 雖然避過一劫,但當火車抵達南京市, 他們還沒有計劃何去何從。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運送寶箱的隊伍呆在南京。那段時間,吳瀛每天屏氣斂息,如坐針氈。 他害怕,要是被劫匪盯上,也只能呆在一個地方, 進退兩難,甚是可悲。
最後, 他們決定先把寶物存放在上海的羅馬大教堂。雖然安全, 但因爲教堂歸法國管轄,屬於國際領域,民國政府不能隨意進入。 這意味着, 他們需要盡快替這批文物找尋棲身之所。 於是,他們便決定在南京蓋一個擁有冷氣,和高度保險的新式博物館。
一路披荊砍棘,文物最終幸免於難
1937年日本軍隊佔據了上海。 上海的那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其中頗爲壯烈的,死傷人數更是歷史上數一數二之高。當日本軍隊離南京愈來愈近, 民國政府與時間賽跑, 出動了三列火車,海陸兩路的把文物分別運送去長沙、蘇州、西安和重慶。 這段時期,中國全體人員均是全力以赴,視死如歸。 O’ Neil 說「他們爲了保護家園,晝夜不分,馬不停蹄。不論是文物的守衛、 軍隊, 還是普通人民, 都在拼命逃跑。」
同時,他也十分佩服政府爲了保護文物而下的苦功:「他們的寶物本來暫存長沙。當政府得探子回報,日本軍隊會去長沙時,火車便立刻在凌晨四點鐘離開。雖然國家土地受到嚴重損害,但的確很多文物成功逃脫。那時候,中國的資訊科技很弱, 火車和鐵路不是很發達之餘,運作又不穩定。 最大的問題是,鐵路只有在國家的東邊和南邊。要保護文物完整無缺,又要攀山涉水,越過那麽多地方,的確是個大難題。 」
更加爲難的是,文物沒有什麽可以存放的地方, 哪裏安全便應該選哪裏,例如寺廟、山洞、 私人屋苑,都可以是文物的安身之所。守衛需要做好防潮和防蟲的措施外,還要寸步不離,洗澡睡覺都跟文物在一起。 幸虧辛勞沒有白費,直到世界大戰完結,這些文物都安然無恙,沒有被日本軍隊帶走。 而其他一開始沒有被運送走的也還在南京和北京。 在歐洲, 逢是納粹黨征服的土地, 都必然經過一番踐踏。出乎意料的,日本軍隊卻沒有這樣做。 O’Neill 對此甚是好奇, 便趁着探訪位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館時,詢問了一下館長爲何。
館長徐徐解釋:「那是因爲日本的愛國主義思想,跟你們『鬼佬』很不一樣。他們覺得既然我們已經攻下南京和北京,那就是他們日本的一部分,搶劫根本沒有意思。歐洲人卻認爲,把東西從一個國家拿回去自己的土地才算是屬於你們的。」
戰後無從去處, 寶物最終被分家
戰爭後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文物應該會去南京還是到北京去?
當大家在爲這個問題而頭痛時,蔣介石卻在籌謀帶着所有文物去台灣。他相信他總統的頭銜,需要這些文物去證明其重要。 所以, 他帶了46,000 件藝術品, 包括銀器和金磚去台灣。 可是當時的故宮博物館館長並不喜歡蔣介石, 也對國民黨持有偏見, 所以她拒絕去移動任何寶物去台灣。雖然蔣介石很生氣, 但也無能爲力。
他還派了兩部飛機和兩艘船去北京,嘗試把所有知識分子都接到台灣去。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毛澤東已在位,不再會容許他去這樣做。不過,也有例外。就像是大文人胡適,便跟隨了蔣介石去台灣。
有趣的是,那時候所有人都想從中國逃去台灣。包括政府官員、士兵,和他們的家庭。抵達台灣之際,蔣介石完全沒有建立博物館的念頭。他認爲台灣不過是一個暫時的住所,他快便會回到中國重奪政權,所以一開始,文物是隨意存放在倉庫裏。 諷刺的是,他就此就沒有再回去中國。1965年,當他意識到真相時,他才着手興建一個博物館。爲了防止共產黨空襲,他把建築靠山,希望即使博物館受到襲擊,還不至於會倒塌。美國當時也資助了蔣介石一半的資金。這個博物館,便是台北的國立古宮博物館。
文革時期情況嚴峻,故宮博物館歷盡風浪
北京故宮博物館,在毛澤東主席任職時,一直照常開放。O’ Neil 跟大家分享了一件趣事:「毛澤東是一個非常迷信的人。 曾經有一個算命師傅告訴他,一生不可踏入紫禁城,方可安享晚年。 那是因爲歷代君王的冤魂還在, 如果他以新皇的名義入住紫禁城,先皇魂魄會被激怒,糾纏上他。所以毛澤東,經常在圍墻外面流連。儘管他不敢進去,也希望可以與它精神同在。這個算命師傅看來也是神機妙算,毛澤東確是活到很大年紀。」
故宮博物館歷盡各種災難,但 O’ Neil 認爲,最爲驚心動魄的一次,是文化大革命。「比日本佔據中國的時候更爲危險。」説起來,依然心有餘悸。
1966年8月18號,林彪和毛澤東, 站在天安門廣場上提倡「破四舊」。四舊分別是「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那不就間接在説,應該把故宮博物館拆掉?」O’Neill 覺得中國幸好有一位周恩來, 早着先機, 早早吩咐把博物館閘門鎖上。紅衛兵幾番嘗試進入, 但因爲所有博物館員工均被遣散到郊區去研究藝術和讀書進修, 讓這群紅衛兵不得要領。之後,爲了保護文物,周恩來在文革之後五年都沒有開放過博物館。 文物重見天日,已經是1971年的事情。 那時候, 一位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 Henry Kissinger 希望可以到故宮一遊,爲總統尼克遜(Nixon)在1972年的中華歷史文化之旅做準備。於是,所有在郊區的員工便被召喚回來。
後記
O’Neill 覺得,兩個博物館各有特色,同時也是重要的外交地點和旅遊勝地,非常值得到訪一看。席間,記者問及若要 O’Neill 排序,哪一個博物館應該比較值得先看。他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接著,便一臉懊惱地分析,「很多人説過,當年蔣介石把最好的珍寶都帶到台灣去。的確,聞名遐邇的翠玉白菜,現在就住在台北。要是最好的寶物都在台灣,好像國立博物館應該是答案。加上,博物館裏有冷氣,服務人員又是穿著漂亮旗袍的小姐,絕對值回票價。但北京的博物館本來就不是以博物館形式興建,故宮的氣勢又實在值得去感受感受。」然後,O’Neill 嘴角一揚,對觀衆說:「若你也覺得這個抉擇非常困難,最好的辦法便是先閲讀我的新書,再看看你對哪個博物館有興趣! 」
作者: Mark O’Neill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