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談讀書?談這個問題就是想引入我對一個老人的追懷,一位提倡終身讀書的長者,任繼愈先生,原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去世的那一天,季羨林先生也在同一天去世,兩位都是90年代對我很有幫助的長者,而且在最近十年裏這兩個人作為文化老人,不僅是各自專業的象徵,更多的是作為文化的人格象徵,讀書的象徵,影響到我們這一代人和下面的人。尤其任繼愈先生晚年做的,基本上是一件事,就是讓大眾參與讀書,所以我藉此次演講也向他致意。
我今天主要講七個問題:
第一,開卷不一定有益。
第二,專業以外的閱讀。
第三,有問題且講趣味。
第四,兼及精神與物質。
第五,讀文字之外,還有圖像與聲音。
第六,網絡時代如何閱讀。
第七,讀書本是平常事。
一、開卷不一定有益
開卷有益這句話經常被提及,影響很深。但我認為,開卷有益作為一個口號,是值得推敲的。為什麼開卷?開什麼卷?如何開卷?以及效果怎麼樣?現在我們知道讀書多的人會成功,但很多不讀書的人也很成功,有更多的人是讀了一輩子的書都不成功,所以讀書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說開卷未必有益。讓所有人都能理解開卷有益的口號本身是有問題的,因為年齡、職業、心境、閱讀目標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你的讀書。
古今傳誦眾多讀書的名言,其實大部分是針對特定人群的。針對普通讀者、文人、官員、帝王談讀書都是不一樣的。比如王國維借宋詞來談讀書的三境界,更適合於學者,而不適合於其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真正好的狀態是不斷總結自己的道路,然後自己做調整。任何一個讀書人,他的讀書方法基本上只適合於自己。
在《作為一種社會方式的讀書》這篇文章裏,我推薦了章太炎的思路。章太炎先生再三強調,平生學問,得之於師長的,遠不及得之於社會閱歷以及人生憂患的多。也就是說,從老師那兒學到的遠遠不及從社會閱歷以及自己的人生規劃裏面獲得的多,所以我總結了他讀書的體會:第一,學問基本上是以自修為主;第二,實在搞不明白的可以請教;第三,讀書必須將人生規劃和書本知識相勾連,才能有真正深入的體會。
今天的問題是:哪些書可以根本不考慮?哪些書我必須讀?其實好讀書必須跟讀好書兩者有一個結合,如果不是的話,一輩子讀的書很多,但是讀的書都很爛,是沒有意義的。那麼什麼是好書?什麼是壞書?剛才我說了立場、年齡、讀書的目標不一樣,對書的好壞的標準也不一樣。讀好書、讀經典,這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我提醒你一句話,林語堂說他喜歡讀極上流和極下流的書。每個時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經典著作,那叫極上流的書。為什麼極下流的書也值得讀?我給它作了一個解釋。極下流的書,有幾種情況:第一,它超前了,就像《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金瓶梅》一樣,很長時間被列為禁書,它穿越時代的趣味和立場,而並非不好。另外一個可能是,它不是特別了不起,而是俚俗文雅,因為讀書人有一個本事,就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看到了它的價值,會有一種很欣喜的感覺。所以我想說的是,會不會讀書除了是否選擇經典性的著作以外,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堅持自己的閱讀趣味。
在今天信息鋪天蓋地的時代,要建立自己的閱讀趣味,要讓自己的立場、視野和趣味不受周圍環境的誘惑,是很難的。有了大眾傳媒以後,閱讀的同質化太嚴重了。其實每個人的閱讀是不一樣的,一個數學家、一個文學教授,他們的趣味不一樣是完全正常的,要是趣味一樣那肯定有問題。讀書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閱讀趣味和基點,有了那個基點之後再來談讀書。作為中國人,除了《論語》、《詩經》等幾十種經典著作確實應該讀,其他的書都是可讀可不讀。今天的問題是時尚的閱讀愈來愈嚴重,如果這個時尚剛好是你個人的情趣,那沒有問題,應該讀,如果不是,請保持警覺,讀你自己喜歡的書,為自己而不是為了聊天而讀書。這是我的基本立場。
去年,我在一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致詞,有句話今天在各個大學的校園網裏面廣泛傳播,我說:同學們畢業離開學校了,我送你們的話是:如果過了若干年,你半夜醒來發現你很久沒有讀書了,而且你沒有什麼負罪感的話,那麼說明你已經墮落了。讀書本身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讀書這個行為意味着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你還在追求個人的板塊,你還有不滿足,還在尋找另外一種可能性,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說到底,讀書是一種精神生活。
對於現在的讀書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選擇的眼界、閱讀的定力、批判的眼光,為什麼?讀的時候堅持自己的立場,這是閱讀的定力。無論對經典的書也好,極下流的書也好,大眾讀物也好,都要持一種批判的眼光。這是現代讀書人所需要達成的目標。今天任何一個讀書人找到書都太容易了,今天的問題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而是書到用時方恨多,所以我說批判的眼光對我們來說更重要一些。
二、專業以外的閱讀
另外一個思路,專業以外的閱讀。專業性的讀書和非專業性的讀書或者稱業餘的讀書是有區別的。專業性的讀書是在大學期間為了念本科、碩士、博士,你必須要讀的。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讀書可以持之以恆,畢業10年還在讀,畢業30年還在讀,這種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讀書必定跨越具體專業的限制,這才是閱讀。為了拿學位的專業性閱讀,那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閱讀。
今天的中國人愈來愈看重實際利益,愈來愈看重物質的需求,愈來愈看重慾望,但精神生活愈來愈少。所以我才會說,談到讀書不是說讀書了不起,而是說讀書是一個動作,是一種習慣,你在讀書證明你有精神生活的需求。這個問題不要從專業閱讀開始說起,我引用19世紀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一段話:學術已達到了空前專業化的階段,而且這種局面會一直繼續下去。無論就表面還是本質而言,個人只有通過最徹底的專業化,才有可能具備信心在知識領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在19世紀發展的大趨勢中,對專業化的人來說身處這個潮流裏面,你必須有對這個專業的真誠和認同,甚至從內心深處有一種特別強烈和熱愛的衝動。如果你對什麼事情都有興趣,當一個新聞記者沒有問題,但是當一個專家就有問題。在專業化的時代,不在具體專業裏面得到承認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20世紀後半期美國教授薩依德發展出另一套學問,他說今天在大學裏教書的人,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而所有的壓力裏面最大的壓力就是專業化。專業化已經成為所有大學教授必須直面的問題,從馬克斯·韋伯時代一直走過來的專業化的道路,到了今天專業化壓力愈來愈大的時候,他反而想用業餘性來與之對抗,什麼叫業餘性?就是不因為利益、不因為獎賞、只因為喜愛來做的一件事情,不受行業的束縛,只是為了喜愛和不可抹殺的興趣。專業性、專業能力或者專業化已經成為懸在今天所有的讀書人頭頂的一把利劍,而這個結果是我們的專業確實得到很大的推進,每個人就做一個小領域,在小領域裏做一個小課題,一輩子持之以恆地做一個小課題,然後做出成績,人類文化得以積累。但反過來自由讀書人又受到很大的傷害,因為一輩子就身在這個專業領域裏面,所以薩依德才會說對於大學教師來說是為了一種專業而犧牲自己的趣味,他覺得這有點得不償失。
說到對於具體專業的超越,中國人有一個巧妙的說法叫做博雅,不同於文人,不同於專家,也不同於無所歸依的雜家,有專業但不限於專業那叫博雅。在一個專業化時代,一個專家崇拜的時代,請記得魯迅的話:博識家的話多淺,專門家的話多悖。為什麼?因為專家們除了他的專長以外,很多見識往往是不如博識家或常識者的。專家崇拜使專家在自己某個小領域裏的才華橫溢到其他的領域。其實專家有他的局限性,因為他一旦跨越了他的專業就是普通人。專家在專業領域裏發言的時候我尊重你,一旦超出專業,我不把專家的話、著名學者的話認真看待,因為你說的跟我一樣,或者你說的還不如我說的清楚。而今天的問題就在於一味崇拜專家,忽略了常識。所以博雅最可貴。我說的博雅是中國讀書人本來的特點。
魯迅有一篇文章《隨便翻翻》裏說:大家都說讀書,說起來他還有一個趣味就是隨便翻翻,拿起書來翻翻,有的看,沒的看,就這麼過去了,然後他說了幾個好處:第一,可以休閒;第二,可以增長你在專業閱讀裏面沒有的知識;第三,裏面和外面之間的對話——比較閱讀。他說讀書狹隘的人,眼界狹隘,缺乏一個比較的眼光。所以魯迅說讀那些與自己意見相反的書、甚至過時的書,才會有判斷能力,只讀和自己趣味完全一致的書,思維會愈來愈固化在某一點上,就會沒有靈動性,無法自由移動,而這些對讀書來說都是很忌諱的。他在另外一本書《讀書雜談》裏說:讀書,讀不好就變成書櫥,讀書必須要自己思考、自己觀察,跟現在生活相對照,這樣的讀書才有趣味。
今天魯迅先生所說的那種沒有功利的、隨便翻翻的讀書愈來愈少。我想起楊絳先生說錢鍾書,說他喜歡讀書,別無營求,似饞嘴佬貪吃美食:食腸極大,不擇精粗,甜鹹雜進——重得拿不動的大字典、辭典、百科全書等,他不僅挨着字母逐條細讀,見了新版本,還不嫌其煩地把新條目增補在舊書上。而且還喜歡讀極俗的書。太拘謹的學生就讀老師佈置的基本的書,這是有局限的,有比較的眼光,讀書才有比較大的眼界和趣味。
汪曾祺也撰《談讀雜書》,說讀雜書一能很好地休息,二能增長知識,三能學習語言,四是從雜書裏可以悟出一些寫小說、寫散文的道理,尤其是書論和畫論。其實讀雜書是一種很文人氣的行為,很高雅的行為,讀雜書或者善讀雜書是讀書人的一個訣竅。
現在的中國人還在讀書,但是問題在於有很多敵人,最大的敵人是功利化。在這樣一個專業化時代,確實需要達到很多目標,拿學位,考研究生,寫博士論文,獲得某一專業的成就,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途徑,但這不是讀書的全部。過去古代讀書人說為人之學和為己之學,為自己讀書是一種很好的趣味和境界。我說讀書不能僅僅理解為拿學位、學本事、謀職業,所以我才會說今天要讓大學生,讓社會上的人養成讀無實用、有大用的書的讀書習慣。你做什麼事情就讀什麼書,這個不用你說,每個人都懂得。我提倡的是讀跟你的工作沒有關係的書,或者說跟你的晉升或者升級沒有關係的那些書。
為什麼這麼說,現在專業分工愈來愈細,大學本科教的那些知識,到了碩士進一步縮小,到了博士再進一步縮小,到了教授就剩下一個自己的專業了。這個專業化的特徵在全世界都一樣。專業化一方面使得我們人類的具體專業知識大大推進,但另一方面對具體而言的讀書人來說,一輩子從事一個很小的專業,就精神層面而言是有點可惜的。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在高深的專業研究之外,保持對宇宙、對人生的廣泛興趣,是一種值得欣賞的生活態度,過分學科化與專業化導致知識之間的隔閡,導致人們對世界理解得不完整,割裂了學術研究和日常生活,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狀態。
作為一個讀書人,那些跟你的工作沒有關係的閱讀,不能拿來評職稱、不能拿來報課題、也不能拿來獲獎的閱讀是我們必須堅守的。今天的學科傾向是,理科往工科偏、人文往社科偏,這個趨勢就是愈來愈講求有用,而人類知識的探尋很多時候是沒有用的,沒有用不是說真的沒用,而是說現在還不是可以實際應用的知識。我這樣講,你會覺得我是人文學教授才這麼說,其實我在人文學教授裏面特別強調防止人文學科的教授變成深宮怨婦。上世紀70年代所有第一名的文科生都考中文系,90年代都轉到經濟管理學院去了。香港大學每年招大概1600個大陸學生,家長們趨之若鶩,去了之後首選工商管理。讓人傷心的是這麼多聰明的頭腦都學了工商管理。北大的文科裏面考分最低的是哲學系,而哲學本來應該是最聰明的人學的。我不是說分數不高就不聰明,但是我覺得整個社會的趨向對那些悠遠綿長的東西不感興趣,對不能轉化為薪水的東西不感興趣,這是現在社會的一個大毛病。我承認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重視是有道理的,我只是說今天我們的人文學科學者們必須學會大聲說出自己專業的好處。
有一個朋友說是晚清的製度導致了這個狀態,因為中了歐美大學制度的毒。我認為這並不對,因為歐美一流的大學,不管是綜合性大學還是文理學院,都特別重視博雅的課程,強調對人類、對歷史、對人生的理解和接受,今天的專業化其實是遺留了上世紀50年代的狀態,今天的專業化,特別是教育裏過早的專業化,其實是不好的狀態。我再三抨擊今天中國的文理分科製度。以前的人是雜食出來的,什麼都吃的,今天都是精糧、細糧,培養出來的人除掉這一口其他都不懂,或者其他的都不感興趣,這是大學教育的問題。
三、有問題且講趣味
領導幹部或走出校門的人讀書,不同於在校生的必修課,沒必要循序漸進。
胡適有一句話:為學有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是說學習就像金字塔一樣,底座必須大,然後逐漸收,最後才能達到頂尖的狀態,這是教人家讀書的。很多大學的老師都把這句話教給孩子們,說只有打好基礎,才能走得比較遠比較高,這在大學學習可以,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太合適。
我是77級的大學生,等到我讀二三年級的時候,老師叫我來給新生們介紹讀書經驗。當時我說我的讀書體會就像挖樹兜一樣,如果你想要挖樹兜,必定是尋着樹根往前挖,根往各個方向走,你就跟着它的根走,讀到這本書就跟它走這邊,讀那本跟它走那邊,這就是我的讀書經驗。抓住一個樹樁,依據樹根的走向,往四邊擴展,這樣一本書讀下來以後,你的面積會比原來大的多得多,而且理路明顯,比較有效果。
可是後來我想也未必盡然,也許從知識傳授的角度來說,沒有哪種辦法是最好的,就看是誰來讀?以什麼狀態來讀?如我剛才所說,挖樹兜也行,倒金字塔也行,換句話說就是要選準目標,集中精力,調動你的閱讀興趣來讀書。
對於非專業的人來說,讀書是什麼?選擇某一個特定的課題,上下求索,這樣的讀書有用、有效、而且有趣,首先有趣我能堅持下去,而且讀了覺得有進步,如果弄了一個下午還沒有進步,成年人會很受挫折的,這感覺就像倒過金字塔來,從一個小點子我做下去,根據發展的理路往前推展,我會覺得自己每天都在長進,而且有小小的成果,會容易堅持讀下去,根據你關注的點往下讀書,最後建立起自己的閱讀的視野和根基。
除了實際效應還有一個趣味,我引用1922年梁啟超到東南大學演講的時候說的一段話,叫做《學問之趣味》,他主張趣味讀書,說我這個東西,全都是趣味,去掉趣味什麼都沒有了,幾十年如果哭喪着臉讀書,那是沒有意義的,生活是很枯燥的。不懂書的人都說苦讀,苦讀必定沒有效果,讀好的話不會是苦的。如果你感到苦的話,有兩個可能性:第一,你確實不是讀書的種子;第二,你讀的方法不對;第三,也許你暫時處在一個困惑的階段,應該像《桃花源記》講的一樣,進去以後會豁然開朗。如果你一輩子讀書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那說明你讀書肯定有問題。要不就是你讀書的對象、心態、方法有問題,要不就是你自己的智力有問題,不然不會這樣。苦讀,那是不讀書的人教我們讀書人的錯誤方法。
有人痴迷讀書,有人勉強讀書,有人打死也不讀書,除了受教育程度、經濟能力、智商、空閒時間等等原因外,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找到閱讀的趣味。不能說開卷有益,應該說開卷有趣,開卷有益太強調實際效果,開卷有趣是說你閱讀的狀態,那個狀態本身就讓你愉悅,至於將來也許有用,也許沒用。要讓閱讀這件事情可持續,就必須找到閱讀的興趣或者趣味。
我本人生長在一個讀書、找書很困難的時代,那個時候讀書很不容易,所以我很容易養成讀書的興趣。而今天的學生呢?他們跟我生存的狀態不一樣,他們的誘惑太多了,誘惑多了以後,找到讀書的樂趣就比較困難。所以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學會讀書的關鍵是找到讀書的樂趣,找到樂趣以後自然就會想到去做進一步的調整,然後再進一步持續地閱讀。如果找不到樂趣的話,你再盡力也沒有辦法。
其實閱讀是個人的事情,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趣味。每個人都說好的,不一定適合你,十年後才能讀懂的,暫時擱置沒有問題,對於真正的讀書人來說,堅持是很正常的。哪些書一定要讀,哪些書讀不懂,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閱讀的視野和趣味不一樣,要允許他有自己的立場。這比強制要求10本書必讀,20本書必讀好得多。沒有哪一種書非讀不可,也沒有哪一種書一定不能讀,這要看你自己的趣味。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