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很重視謙遜,就算能力高的人也不吹噓,不炫耀自己的才幹。相反,凡事盡心盡力,有始有終,才可以贏得別人的欣賞和支持。孔子雖然是個德才都是卓爾不凡的人,但他很謙虛,說:「若說我是聖人與仁者,我怎麼敢當呢?我不過願意不厭其煩地學習和努力不懈地教人而已。」他又說「智、仁、勇三者我都還未能達到呢!」唯一孔子自感驕傲得只是好學的精神。
老子說:「我有三項法寶,就是慈、儉和不肯為天下先。」他做事低調,做人處下。他說「上善若水」,即最高的善卻如水般柔順,自然會向下流,虛懷若谷!
佛陀也常常警惕弟子說:「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誠懇自謙,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別人。這樣一來,別人也願意尊重你,接受你。」另外,現代的星雲法師提出他的「老二哲學」。凡事以他人為先,自己盡量避免出風頭,將光榮歸於大眾。
「謙」是中國文化中的最高境界
《易經》的第十五卦是謙卦,這卦亦是六十四卦當中唯一六爻全吉的卦,可知「謙」是中國文化中的最高境界。謙卦是「艮下坤上」,即地在山上的象徵。一般而言,山當然在地之上,但山在地下,即謙虛之象。
我們經常稱讚學識淵博,但能彬彬有禮,風度出眾,舉止優雅的人為「謙謙君子」,因為一般有錢人或有識之士都容易驕傲,傲慢無禮,看不起他人,所以德高望重,位高權重的人若能謙虛謙遜,不把自己放得高高在上,反而更受他人敬重和愛戴,其品德愈見光輝。別人自然會對你支持,而且知無不言,人人心悅誠服。
謙是一種德行,不容易堅守的,凡事在做決定之前,常常都與左右之人共同商討,以尊重別人,不可以獨斷獨行,剛愎自用,或以上壓下,應該是以德服人,而非以權壓人。
除了中國文化重視謙德外,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也說:「對上級謙虛是本分,對平輩謙虛是和善,對下級謙虛是高貴,對所有人的謙虛是安全。」
亞里斯多德和《易經》的智慧英雄所見盡同,謙以待人,無往而不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