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傳媒的報道,筆者或許跟很多香港人一樣,並不認知道香港有一所立德學院。立德學院的英文名稱是The Ethics College,是懲教署為成年在囚人士而設立的學院,提供一年全日制應用教育文憑課程。
學院成立的目的,雖說是「為成年在囚人士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協助他們考取本地認可資歷,培養他們建立良好品格及裝備自己,透過教育改變人生,為重投社會做好準備」,可學院以「立德」為名,英文譯名中的Ethics,據Cambridge Dictionary是指”a system of accepted beliefs based on morals”,很明顯,立德學院的教育目標,重點在信念上的立德。
德育重點 隨時代發展
「立德」兩字,最重要的是「立」,立是行為與態度,沒有立,什麼德也不成。孔子說他「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論語》〈為政〉),並不是說他在30歲時成家立室,而是他因應當時社會的情況而學禮,這是指他對禮已有一定的認識與意念,凡事按禮而行。轉譯在今時今日,這就是守法與愛國。孔子在30歲以後,還不斷在這方面厚植發展,到了他40歲時,守禮(守法)及愛國價值觀已厚植在他的心中,達到「不惑」的境界,就是外力也動搖不了他守禮與愛國的意識。
中國人重視德育,古人如此,今人也是一樣。唯德育的重點和目標,會因應不同時代和當時的國情而略有不同。就是儒家所宗的德育,在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共名」。所謂共名,是指某個時代因國情而引發的特定主題,這主題是該時期教育文學的主旋律。以教育為例,在抗日時期的教育共名是「民族救亡」,於是抗戰與愛國成了教育與的主旋律,即教育的共名。今天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教育共名是愛國愛港,是故愛國主義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是教育的主旋律。對於教育共名,作為教育工作者,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懲教署的成功
傳媒對懲教署立德學院首屆畢業禮的報道,聚焦在一位因違反《國安法》而被判刑的畢業生,這位曾經宣揚港獨的在畢業禮擔任升旗禮持旗手,意識形態發生180度轉變。要把一位有港獨意識人拉回正軌,引導他重新認識國家,並讓他感到身為中國人而自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懲教署做到了,這是懲教署的成功,體現了署方對時下教育共名的掌握與施行的效能。
香港回歸祖國27年,在這27年中,學校課程持續更生。今天的課程更生是「立德樹人」與「育全人」,今天的課程口號的「立德」該是這時期的教育共名了。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對中國人的思想和人生追求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中以立德居首。具智慧與遠見的教育工作者,該因應本港教育共名的發展,更上層樓,在立德以後,進行修德以達到進德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