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社會關注的通識科公開試試卷已經面世,社會各界議論紛紛,當中有人關注政治題重新出現,有老師關心試題的難度是否合適,有同學則表示作答時間不足,一時之間,眾說紛紜。依我之見,要討論今年通識試題的得失,我們不妨從基本做起,先看看課程文件設定的學習宗旨和學習成果,再檢視考評局的擬題能否加以配合。
加強了時事元素
首先,課程文件提到高中通識教育科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的理解,對不同情境中(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及科技)的當代議題作多角度思考。換言之,通識課程希望同學同時了解香港、中國、世界的情況,在人文學科和科學科技議題之間作出兼顧,並了解當前社會發生的大事,從有關議題中作出思考。縱觀今年試題,卷一有考問香港背景的立法會選舉,有以全球為背景的塑膠垃圾問題,也有將孔子學院的中國議題包括在內,其中中國單元的內容更是八年以來第二次被列入必答題範圍,可見考評局能大致均衡地設定不同背景的議題,切合課程宗旨。
此外,過往通識考題以「恆常議題」為主,令師生減少對新聞議題的關注,形成「倒流效應」,通識教學也有偏離課程原意之嫌,而今年試題明顯地加強了「時事」的元素,當中又會介紹議題的最近發展,其中卷一和卷二都有加入2018年的新聞,做到「恆常」與「時事」兼顧,相信對未來要應考的師生有一定啟示。另一方面,針對過往考題「重文輕理」的情況,自去屆開始,考評局加入了一些與科學科技有關的題目,而今年也一如往年,卷一題二「塑膠廢物流動情況」考問了單元六的可持續發展,而卷二「罕見疾病」和「醫學研究」則是單元五公共衛生的內容,令考卷整體上切合課程文理兼備的要求。因此,在議題內容上,本屆通識科的公開試題可說是四平八穩,面面俱到,是歷屆以來較好的一份試卷。
提問用詞具體化
就題目類型和提問用詞來說,去年的公開試題採用不少嶄新的提問用詞,當中一些更跟以往大相逕庭,令師生均感憂慮。事實上,提問用語決定作答的方向,也暗中包含申述或表達的要求,既是避免離題的關鍵,也是爭取高分的鑰匙。去年出現的詞語如「結論」、「關注」、「爭議」等,都令不少學生模不着頭腦。此外,出現多年的題型「資料多大程度支持某觀點」忽然改為「某觀點多大程度反映於資料之中」,變相將通識科變成語文科,考核學生對詞語和文包的理解能力,未必完全切合課程宗旨。也許有見及此,本屆提問用詞從「多元化」走向「單一化」,卷一有三條分題考問「主要特徵」,卷二有兩條分題考問「獲得優先考慮」,其他詞語如「變化」、「挑戰」、「關注」、「妨礙而非促進」都曾經在以往考問過,相信對能一定程度上為考生減輕壓力。
當然,可以更進一步的,就是將這些提問用詞「具體化」,仿效昔日其他科目的做法,由考評局就這些詞語作出明確的界定和解釋,讓師生有所適從,充分了解作答的要求。事實上,這些提問用詞的要求由少數人士制訂,只有參與評卷的老師可以得知,如果校內沒有老師出任閱卷員,不同學校學生就會處於「不同的起跑線」。舉例而言,坊間傳聞「利用所提供資料」之類的長題目,考生必須盡用題目內所有資料,如少用其中一則,所得分數就會拾級而下。究竟上述提問用詞有何要求,只用其中一則資料的結果又會如何,筆者稱之為考評局通識科的「潛規則」,當中考核的能力根本與課程文件列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多角度考慮」無關,但就可能成為評斷考生高下的金科玉律。這樣的做法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所以考評局將不同提問用詞具體化,並公開說明,之後在評卷時堅決執行,方能確保公開考試的穩定性和公平性。
要言之,在考問內容和擬題方向上,本屆通識科公開試題表現理想,希望當局能夠將這些優良的做法延續下去,但在提問用詞的透明度上仍有可以改進的空間。事實上,擬題的方向、考核的模式、提問的用詞愈是穩定,就愈能將影響考生表現的不穩定因素減低,考生在試場上可將集中比拼課程文件所列的各項基礎知識和共通能力,這不是一件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