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到香港藝術館觀展,欣賞了兩個與漢字相關的展覽,可謂大開眼界。
二樓的「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展出超過70件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從書法藝術與詩、舞、畫、樂之間的關係作為起點,讓大家從一己的認知和興趣重新出發,從而發掘個人欣賞書法的樂趣。
至於位於五樓新空間的「字由人──漢字創意集」展覽,則與二樓的展覽遙相呼應,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思考空間。是次展覽以漢字為主題,展出亦超過百組藏品,展示漢字在日常生活、商業及藝術創作上的應用,既呈現了亞洲當代漢字的創意,也展示出漢字的美,與整個城市的美感架構息息相關。
展覽的客席策展人劉小康,是本地著名設計師,在預展時,他指出,在50、60年代,正值香港經濟起飛,街上出現大量的書法招牌,構成了獨特的街景,而其後的霓虹光管,為這種景象更添光彩。他更認為,「縱使目前不少招牌已改用電腦字,但漢字書法在當代技術條件下,反而更容易回復昔日的光輝,只要人們對漢字書法美學有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因為無論是造字還是輸入,在今天已方便得多了。」
「今時今日,名人的手寫字,已經可以發展成為一種打字時使用的字體,說不定,將來每個人的手寫字體,也有可能自成一格,被自己及其他人使用哩!」他接着說。
劉小康也解釋了展覽名稱「字由人」的含義,「人們常說『倉頡造字』,其實漢字是不同時代人類的智慧結晶,經過時間淬煉,還在不斷發展進步。」他表示,「字由人」正是對人類智慧的肯定,也跟其英文名Freeman(自由人)相呼應,由於五樓的樓底較高,在策展時也能作出更多的嘗試。
當時,我跟他攀談起來,還交換了電話號碼,計劃稍後再約他做專訪。
劉小康實在很忙……直到最近,他終於可以抽空接受訪問。
訪問那天,坐在他的辦公室,我們聊將起來,從他早年的學習經驗說起,談到近年的創作。
幸遇良師、奠定基礎
劉小康出生於1958年,中學時,就讀於英華書院。他在高中時,遇到一位好老師──葉秀賢(Doris)。「她剛從中大新亞書院藝術系畢業,是我的班主任,也教美術科。有別於一般老師,只教簡單的技巧,她教藝術史。」他笑言,時為70年代,畫室只有畫板,還有可供清潔之用的水喉,一切的設備非常「原始」。
「葉老師很有心,每星期都捧着一堆大型畫冊來上課,由『文藝復興』講到『現代藝術』,她講得很精彩……我們最大的得着,就是對西方藝術的認識,建立比較強的基礎。」他認為,除了對藝術感興趣或從事藝術創作的人,一般人也應該認識西方藝術,了解西方社會文明與藝術的關係。
英華書院雖然是一所英文書院,卻非常注重中國文化。「當時的校長Mr. Rex Frederick KING也很重視中國文化,並致力推動兩文三語。我們要讀《論語》、《孟子》,也要上國語課,由來自北京的老師任教。」劉小康坦言,他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亦植根於此。
那些年,坊間的文藝雜誌,對他也有一定的影響。「例如《文學與美術》(後改名《文美》)介紹靳叔(靳埭強先生)的設計,讓我知道在設計過程中,也可以融入中國文化,對於中國文化和設計,我都甚感興趣。」中學畢業後,他選擇入讀理工學院的設計系,沒有走進中大藝術系。
「其實,葉老師也想我讀藝術系,所以特意帶我到藝術系走一轉……」他也分別參觀過中大藝術系和理工設計系的畢業展,還小心作過比較。
「那一年設計系的畢業展,由王無邪先生策展,他設計得很好,令參觀者對這個課程的內容,得以清楚了解,令我很感動,所以我選擇進入設計系。」劉小康強調,他自中學時代開始,看雜誌和海報,已深受靳叔影響,「那時候,將漢字放大,加上水墨筆觸,設計好新穎。中國文化展現在現代的設計上,令人感到很嚮往。」
1977年,念完Lower Six後,他進入理工學院的設計系,修讀四年制的高級文憑課程。「當時的理工,採用英式教育系統,視設計為解決問題的工具──’design is problem solving’,在設計系任教的,主要是外籍老師。我很幸運,遇上張義老師,他教『民間藝術』,雖然只是一個Minor Course,一周上一節,大概個多小時,但我學會了很多。」張義先生在理工任教兩年,其後才進入中大藝術系,並擔任系主任。其作品以西方現代藝術概念,融入傳統中國文化藝術元素,對劉小康影響甚大。
「理工於我來說,可謂一生受用!」劉小康直言,理工給予他的養分極多,「我在理工的圖書館,看了很多舊雜誌合訂本,學習了很多當代的設計觀念。」
他常常跟學生分享,指出翻閱舊雜誌合訂本,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一看30年,可以看到那個範疇的演變,就算不細讀文字,只看圖片說明,可以認識那本雜誌的主題,如建築、繪畫、珠寶、陶藝……也能感受到整個文化的轉變,就好像看紀錄片一樣。而雜誌上刊登的廣告,內容反映了當時的文化,道出當年發生的事情。」事實上,那個年代,沒有這麼多視頻、YouTube、互聯網等。
「我經常留意靳叔的新作品,還參照他的思路,做理工的功課,外國老師也許看得不太明白,但我不理會他們,照做如儀。」說起當年的學習經歷,他侃侃而談。
投身設計、開展抱負
劉小康於香港理工學院畢業後,加入新思域設計有限公司,開展設計師的生涯。「我進了靳叔的公司,一直做到現在,還成為合作夥伴。」1988年,他與靳埭強先生共同創立「靳與劉設計顧問」。
初期,他們多做文化項目的平面設計,例如書籍的設計,以及電影節、藝術節的海報。劉小康認為設計一本書的時候,採用一些概念型的東西,使書籍外觀,以至所表達的含義,更有深意。書籍設計中藴涵着藝術的各種概念,對人一定有所影響。人們走進書店,即使不買書,也會看得見書籍裝幀,受到整個氛圍的影響。
「這類工作,預算比較少,『攪到無錢結婚』,只好多做商業項目,例如Branding。」他笑着說。
至80年代末期,他們做的商業項目越來越多,其中最大的項目就是做中國銀行的Logo,「早在70年代中,靳叔已替中銀設計Logo,初期只是『中銀集團電腦聯營系統』的一個標誌。其後,北京才採用這個Logo,從此成為中國所有中銀的標誌。」
當時在香港,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即將落成,中銀香港的總部,請他們策劃,設計整個系統的Visual Identity System。
劉小康說:「靳叔是原來Logo的設計者,中銀找我們去策劃,實在理所當然。我們做到一半,北京的中銀看到了,覺得很好,便邀請我們上北京,設計一個全新的系統,供全國的中銀使用,規模大得多。」
「我們用一個比較現代的手法,去打造視覺藝術,用『白地』植入書法字,既是現代設計,也帶有中國書畫味道,呈現出中國文化。從中銀這個白色招牌開始,內地的銀行、企業機構,也開始使用白色……以前,他們多用啡色,加上金字。我們的設計,較有現代感,不單只反映了改革開放的面貌,也美化了整個市容,讓大家感到煥然一新。」對於這個項目,他們感到很自豪!
一路走來,在設計方面,「我的學習對象就是靳埭強和張義兩位前輩,尤其是靳叔,對我的影響極大,讓我學到了如何將中國文化應用在平面設計上。」
他指出,「靳叔在80、90年代運用的中國元素影響了兩岸三地,特別是漢字和書法如何應用在平面設計上。」1995年,靳埭強先生參加台灣印象海報展的文化招貼作品《漢字》山水風雲系列,以書法家寫的山、水、風、雲書法字為背景,結合傳統書寫的文房四寶──紙、筆、墨、硯作為元素,將自然和文化相互交融,在古典中散發現代氣息。
「那四張海報首先影響了台灣的年輕設計師,其後,很多內地朋友,也學習這種風格,並進行嘗試,靳叔在平面設計上,確實影響了兩岸三地。」細述靳叔的美術設計,他流露出欽佩的眼神。
劉小康從事設計工作,已長達40年,亦曾獲得300多項的獎項。他為「屈臣氏蒸餾水」設計的水瓶,在業界有很大的迴響。「2002年,我接手這個案例,研究後發現它在同類產品中是個特殊的例子。它定價最貴,亦有最高的市場佔有率。要突破,便要令它有附加價值,從產品的美觀性及功能性着手。」他將瓶身線條設計成水滴形,瓶蓋可作杯子之用,瓶身附有標籤貼紙,堪稱其設計生涯的經典之作。
本地不少著名品牌,亦曾找他為產品設計形象。他認為成功的品牌設計,要以品牌的文化源頭,作為構思的切入點,可突出產品的獨特之處,而擁有一個可傳播的品牌故事,以及一個與公眾相關的共同回憶,更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慾。
公司為創立於1898年的「廣生行雙妹嚜」重新設計新商標和包裝時,重點保留了原有的品牌價值。關蕙農是1920年代以繪畫「月份牌」而享負盛名的本地藝術家,劉小康選用了他繪畫的「雙妹嚜」海報中的女性形象,設計一套文創產品,成功喚起人們的集體回憶。
公共藝術、建構椅子
如今,劉小康仍活躍於多個創作領域,且涉獵甚廣,由海報、包裝、產品、裝置,以至公共藝術等。他關注的內容始終圍繞文化、哲理,反映自己對世界的思考和回應。
「我在20多年前,已開始做『椅子』。生活在香港,見證着時代的轉變,創作一定受到影響。」中英談判後,在社會引起許多回響,《中英聯合聲明》發表後,1985年中英劇團製作的一齣舞台劇《我係香港人》(導演蔡錫昌、編劇杜國威)公演。「我為那個演出設計了一張海報,把一個香港人放在一張半中式、半英式的古董椅上,放眼向前看,那一張椅子,一半藍、一半紅,象徵半中半英,這就是伏線。」他寓意香港人在中國與英國夾縫中生存,個人的身份認同,即是你坐的椅子,決定你的未來。
當時,香港不少文化人都探討身份認同、回歸等問題,「榮念曾也創作多齣戲劇,例如《一桌兩椅》、《中國旅程》、《哩度哩度過渡過渡》、《山海經》等,我也為他設計多張海報。」
「最有趣的是,這是交流,不是服務。榮念曾給予我一個平台,讓我發揮個人的意見,他也會接納我的看法。」他當時設計了好幾張海報作品,現時在M+也有收藏。
「椅子」系列的創作,源於彭定康當港督時,椅子代表香港當時的政治氣氛。「香港『忽然民主』,有選舉。除了三級議會之外,什麼都有選舉,例如藝術發展局,連香港藝術館的顧問也要選出來,非常『澩嫪』,弄得很混亂!」
劉小康感到,「在『爭椅子』的遊戲中,有些人爭到了,也不懂得怎麼坐這個位置。」在一個公共藝術比賽中,他創作了公共藝術品「位置的尋求」,將椅子的符號立體地呈現出來。
自此之後,「椅子」這個符號,或平面、或立體,不時交替出現,他開始用椅子探討某些問題,探討椅子真正的功能。
「我覺得『椅子』好像我的語言,可用來回應一些問題。展覽提出的問題,我可能用海報,也可能用立體,但是,全以椅子進行比喻,我覺得蠻好玩的。每個人每天一定會坐椅子,不可能不坐。可是,喜歡坐哪一種椅子,最喜歡的椅子在哪裡?這也代表人生的選擇。」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椅子能帶來不同層次的比喻,比如一個人的身份,一個人的選擇,在社會上的權力……
從那時開始,他發現公共藝術的做法跟設計息息相關。「我不是雕塑家,所以用設計的方法去做公共藝術,因而覺得藝術跟設計沒有界限。」
劉小康從不介意人家說這是設計還是藝術品,椅子已成為他與世界對話的語言方式。
他也提到,創作的靈感,也來自日本大阪一個邀請展。「我要在日本扇子上做一些graphics(圖像),兩把摺扇一大一小,代表一男一女。我突然記起,日本有些器物亦分男女,例如一對杯亦有大小之分,也許有點性別歧視。這卻啟發了我,做一對椅子,中間相連,代表一陰一陽。」
「由Duo開始,演變到『繞腳椅』,我將兩張椅子扣在一起,象徵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劉小康對明式家具亦甚感興趣,於是取出家裏的椅子,量度比例,參照趙廣超《國家藝術.一章木椅》中的介紹,製作明式椅子,「我將『繞腳』元素放進去,衍生明式『繞腳椅』系列,現時在香港故宮博物院士林館中展出。」
他也曾嘗試在海報設計中結合書法和椅子,將椅子變成一種探討中國文化不同元素的工具。從個人的興趣出發,以至回應社會問題,椅子變成劉小康的個人語言。
他說這是一種遊戲的心態,「面對每一個題目,每一件事情,我都以開放的心態作出反應。」
直到今天,他仍創作不輟,繼續「椅子」系列,劉小康表示,「這兩年來,受到疫情影響,我先繪圖,由內地的工作人員負責製作,新作品不斷地在內地展出。」
設計傳承、重視經驗
談到設計,劉小康認為,「設計不是技巧的比拚,而是內涵的較量。年輕人學習技巧好容易,尤其是平面設計,現時已有很多Software、網上資訊,指導人們如何做設計。」
「一個成功的設計師,一定不可以只喜歡設計,要喜歡設計以外的東西,例如喜歡音樂,可以用設計去表現音樂;熱愛環保,也可透過設計去表達環保概念;甚至喜歡花草樹木,也可藉着設計去呈現……這樣的設計,才有價值!」他語重心長地說。
年輕人尋找出路時,面臨抉擇,也許會感到很迷惘。「想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選擇在什麼地方做?」劉小康明確地指出,「第一,找自己感興趣的去設計;第二,選定一條路後,專注發展。擅長標誌就把標誌做好,喜歡書籍就做好書籍……」
他也指出,「70年代開始,有些文化人、設計師會進行很多跨界的活動,不少平面設計師變成水墨畫家,例如靳叔。」他自己也是從平面進入立體,從椅子開始,創作公共藝術。
論及設計的傳承,劉小康提到日本人對長輩的尊重,對此亦有所影響。「他們在大師的工作室工作,要跟隨『師父』學習,花上十多年,還要得到『師父』的同意,才可以離開,開設自己的公司。如果帶走一些客人,這些客人亦需要那位『師父』首肯,才可以接受新公司的服務。徒弟自立門戶後,亦受到『師父』那所公司的關顧,可以接到較大規模的工作,從中汲取經驗。」
他說:「我們剛剛出來工作時,只有一條路,就是找一家好公司,邊做邊學。現在的設計行業,跟以前已經很不一樣了,年輕人有很多選擇,可以進入大師的工作室學習,也可以自行創作,甚至可以變成作家、藝術家、企業家、策展人等等。」
劉小康慨嘆香港設計師專業經驗的提升不足,就因為太多小公司,互相惡性競爭。年青人畢業後,不願意追隨前輩學習,大多醉心創業,開設自己公司,所以沒法積累到一些規模較大的工作經驗。「事實上,大公司真的可以栽培優秀的設計師,例如余志光、林偉雄、區德誠、易達華等,已成為設計界的中流砥柱,我和靳叔亦引以為傲!」
2013年,新合夥人高少康加入,公司更名為「靳劉高創意策略」。
高少康原是他的學生,曾於中大新亞藝術系修讀「創意產業」選修課程。
「有一年,陳育強請我去中大藝術系教一科選修課『創意產業』,讓學生認識其他創意產業,例如出版一本書,要經過什麼程序?」他指出,透過製作一本書,可以認識出版、印刷、攝影等範疇。縱使不當藝術家,也可以有很多出路。
「他讀中學時,已喜歡設計,有興趣讀設計,但他選擇了念藝術,畢業後加入了我們的公司,其後到英國讀碩士課程,輾轉再返回公司服務。」現時,高少康長駐深圳,管理公司所有的業務。
文化交流,激發創意
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會,中西文化交融,「我們在此地出生,受英式設計系統的訓練,但同時也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設計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了!」劉小康認為,香港是保存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地方。
談到近年發展的文化項目,他說:「我們跟深圳也有合作,其中一個項目,就是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地處珠江入海口東岸,位於深圳市南山區附近,是歷代嶺南沿海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的集散地。「這個古城有千多年歷史,明清時代已有城牆。本來位於海邊,其後因填海關係,才靠近內陸。它不單在行政上管轄香港,也管理香港的海防,甚至鹽業……」
「念書的時候,我以為香港是個一無所有的漁村,因為殖民統治,才得以發展,其實是誤解!」劉小康繼而指出,香港新界的大家族,例如文氏,他們大都是經南頭古城來到香港。據阮志博士的研究,文天祥的後代,大概有三、四房人定居於香港。
頓了一頓,他接着說:「文化研究項目,可以帶動創意設計產業的交流,我們為古城做『形象設計』及『文化研究』,既可以開展一些文化產業項目,也可將一些香港的創意產業帶回去展覽。透過這些合作項目,可以進行一些交流活動,重新開啟我們的Dialogue!」
南頭古城的文化研究,主要由蕭國健教授擔任顧問。「我們發現很多有趣的事物,例如很多新界氏族與深圳的親友互有往來,還交流如何祭祖。」劉小康提到,他們在古城策劃的項目已經逐一展開,「城內已經開闢一條街道,還有文氏宗祠。我本來想帶一團香港人回去參觀、交流,甚至合作,包括著名時裝設計師文麗賢……因為新冠疫情所限,所以未能成行。」
「去年,國家規劃提到要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北京、上海早已是文化交流中心,但推動中外文化交流,香港也是個中心,大灣區缺乏一個窗口,在國際交流方面,香港可以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他認為香港、深圳、珠海和澳門,可以相互合作,共建一個對外的窗口。
身為靳劉高創意策略創辦人,劉小康還兼任亞洲設計聯盟副主席、香港設計及創意產業總會主席,以及國際藝術創意聯盟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等多項公職,一直致力於設計產業的推動。
為了推動設計產業的交流,「我們與香港文聯合作,今年在北京舉辦展覽,展現香港的設計產業。今年11月中,則與北京國際設計周合作,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展覽,展出香港的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包括25項設計、25個文藝作品,藉以尋找合作機會。」
所謂「交流決定設計」,劉小康認為本地設計師應多走出去,放眼世界、擴闊視野、拓寬思維,進而提升能力,才可推動社會的多元文化,發展創意產業。
香港藝術館展覽詳情
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
日期:即日至明年
星期一至三、五:10:00-18: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19:00
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休館地點:香港藝術館2樓香港藝術廳
地址: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字由人──漢字創意集
日期:即日至2023年11月26日
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10:00-18: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19:00
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10:00-17:00地點:香港藝術館5樓新空間
地址: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