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馬來西亞首相納吉(Najib Razak)。
緊接砂拉越州議會的選舉,大港與江沙兩個國會議席也舉行補選,結果國陣在三地都以大比數的選票把反對黨遠遠拋離在後。砂州的州議會選舉已在《大馬華人周刊》撰文論述,這裡不贅。本文現就大港與江沙兩個補選提出本人的解讀。
補選的五個觀察重點
這次的補選有五個觀察重點:第一:倒納吉首相的政治運動得人心與否?成為這次補選最值得關注的議題,也是下屆大選的預告;第二:反對陣線大分裂,會否影響到其選情?這次補選也是下屆大選的先兆;第三:馬來票在安華與馬哈迪先後分裂巫統的嚴重考驗下,是否仍對巫統不捨不棄?這次補選給巫統提供一個很重要的信心指數;第四:華人選票在上兩屆大選,都一面倒投給反對黨聯合陣線,這次面對到民聯分裂造成民主行動黨與伊斯蘭黨分道揚鑣,華人選票會否回流到國陣?這些補選也為下屆大選提供一個重要的指標。第五:以西方為主的國際勢力,尤其是美國,都極力扶持反對派的在野黨,尤其認定安華領導的反對黨陣線是他們心目中民主政治的標竿,下屆大選若是安華領導的反對陣線仍舊落空,馬來西亞的協商民主選舉勢必成為西方推崇的競爭民主選舉的顛覆。因此,這次補選為下屆大選寫下了很重要的歷史一頁,本文嘗試將上述五點解讀,一一分析如下:
第一:倒納吉首相的政治運動是否得人心?
這次補選結果,國陣大勝,在大港國陣得票16,800張,誠信黨得7,609張,伊斯蘭黨得6,902張,兩黨得票加起來也不及國陣。由此可見反對黨陣線即使用民聯或希聯單槍出馬,也贏不了。之所以會輸,與民聯分裂到不斷換旗號有關,更大的原因是他們全力祭出倒納吉的政治運動,以為這一選舉辣招可以用倒納吉來扳倒國陣。有關納吉被指為貪污大案已在反對陣線鬧了近兩年,而且在街頭、在國會、在調查庭、在媒體等等,真可說是布下天羅地網,甚至還借前首相馬哈迪親自出馬參加倒納吉的運動,用心之大之苦,是馬來西亞首相史無前例。可見他們是非要納吉首相下台不可!
可是選舉結果卻剛好相反,反對派愈要他倒,納吉卻更加屹立不倒。可見用貪污的選舉招數之所以不得民心,是因為這指責始終沒法證明所涉及的數以百億美元的巨款是給納吉私吞用掉,所謂貪污的罪名,要能證明他把公家的錢轉為私有私用。如果沒法證明這點,便無法證明他犯貪污罪。納吉作為一位政治家又是國陣的總舵手,又是政府的首長,由他經手的國家資源何止百億?好幾千億也不為多。如果由他調配錢銀便是他在搞公為私用,那是「莫須有」的罪名,試想想,單是國陣的選舉經費涉及的競選工作人員便不下百萬,他們的經費何來?當家的便要想盡辦法籌到,選舉經費的籌措國有國法,只要不犯選舉法,便不能說他犯法,要證明他犯法,貪污百億令吉之巨,何等大罪,便要拿出實證來,何況這筆巨款如何藏,瞞得過人嗎?瞞得過金融監管制嗎?何況遍及全國全世界的金融管理員難道他們都是只效忠納吉一人而不告密嗎?所有這些疑點,倒納吉的所有人都必須找出實證證明納吉首相經手的錢不為公用而是私用。可是鬧了近兩年的時間,全世界的銀行都找遍了,就是沒法找到他貪污的實證。
選民的眼睛雪亮,他們看不到證據,也就更相信納吉首相是為公不為私。因此倒納吉運動也就弄巧反拙,反而為納吉的清名宣傳了近兩年。誠如納吉自己的解釋:撥款給巫統各區部主席並不是賄賂,而是通過區部主席,把撥款用在各項為人民帶來好處的發展計劃。他在為人民做事,被反對派寃他由他兩年之久,終於他在這次補選結果出來後,不禁仰天感激地說:我的忍耐換來大勝,是上蒼回報我的一大鼓勵!
第二:反對陣線大分裂會否影響到他們的選情?
這次補選,雖然兩席本來就是國陣的,勝選不足為奇。可是大勝而且比上屆勝出好幾個百分點,那就不是想當然的事了。上兩屆大選,反對陣線給人的期望是他們很可能有機會推翻國陣而為大馬大選創造聯邦政府變天的歷史,還以為民聯的政黨聯盟一定會比國陣的政黨聯盟更民主更好。可是兩屆大選下來,推翻不了國陣政府,反而自己出現了嚴重分裂。民主行動黨與伊斯蘭黨是原民聯兩大黨,前者要靠華人票,後者爭取馬來票更多靠它。如今分裂到不歡而散,散到連「民聯」也要改為「希聯」,再在這次補選連「希聯」也不敢用,民主行動黨自己不敢派人競選,只能躲到「國家誠信黨」背後,在選前一個月才打出這個招牌,可見其臨陣亂腳的地步。
選舉結果,誠信黨也只能和伊斯蘭黨不相伯仲,民主行動黨想以誠信黨搶伊斯蘭黨的回民票,完全搶不到,而是靠行動黨拉的華人票。這不但取代不了伊斯蘭黨,而和該黨劃下了更深更闊的鴻溝,叫彼此永不回頭,這叫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那是自殺之舉。聰明能幹的政黨不會輕言自殺,更不能自斷後路。原本與伊斯蘭黨的分歧不過是政綱上接受不了該黨執意要實施回伊斯蘭法而已,只要自己調整一下,退一步海闊天空。
何況巫統可以在國會支持伊黨提私人法案將回教刑事法列為國家法律的一部分,巫統可以而且還在補選大勝,也正說明了民主行動黨缺乏先見之明,政治智慧比不上巫統。可見其失去選民,活該!也讓全國選民看到好在「民聯」沒上台執政,否則政府黨派分裂而搞到倒台,那才是國家的災難呢!可見下屆大選,反對陣線失去伊斯蘭黨,而公正黨又陷入安華效應已過分消費,其發箭已進入「強弩之末」。這次補選正是來屆反對陣線大敗的先兆。
第三:馬來票是否對巫統與其領導的國陣不捨不棄?
這次的補選可說是很關鍵,因為接着安華分裂巫統後,曾一度威脅到安華會把馬來票一分為二,結果2013年的大選,他沒法攻破馬來選區,即使在華人區和混合選區的大城市大勝,卻輸掉了「甘耪」的馬來選區,贏得了選民多數,卻贏不了國會議席多數,功虧一簣。
這次補選卻出現前首相馬哈迪退出巫統加入安華陣營,以馬氏自己估計,以為以自己在馬來人社會的聲望地位,再加上安華的公正黨,一定可以攻下這次的國會補選,以此結合兩人的力量,以為一舉便可攻下兩席。接下去可先聲奪人,在下屆大選再攻下馬來選區。想不到兩人打錯算盤,因為在馬來選民心目中,兩人領導巫統有功,所以支持兩人。反之,分裂巫統有罪,哪會再支持兩人?
何況在馬來社會心目中兩人已成水火不相容,是政治死敵,突然兩人走在一起,又看不到有什麼正義的結合,只為傳說納吉貪污而要打倒巫統的政權,這與打倒納吉是兩回事,英諺有言:「孩子雖臟,也不能把一盆水連同孩子也倒掉!」華人有言:不能因噎廢食!要巫人因為一人而放棄巫統,很難想像,因為巫統不是一人獨裁的黨,而是由中央到地方,層次分明,幾百萬人結構而成的政黨。也正是因為不是一人黨,所以在巫統歷史上,那怕你是創黨的大功臣如拿督翁,又或是王子出身的拉沙裡,只要你退出巫統,你放棄巫統,巫統便會放棄你,馬來選民也會跟著數百萬巫統黨員放棄你!
由此分析,可見今次原有的兩個選區的馬來選民都不賣馬哈迪與安華的賬,是理所當然。下次大選即使兩人再次聯手,也會再輸,除非反陣有更好的政綱可證明他們會比國陣強。但反陣在雪州議會中已出現分裂,雪州執政已不可能勝任,要選民信任其可以做好聯邦政府的工作?又何從信起? !由此探測,反陣下屆大選,兇多吉少!
第四:華人票的問題
上兩屆大選,華人選票可說已由七、八成再推高到近九成投給反對黨陣線。今次的砂拉越州州選與兩個國會議席補選,華人選票已很一致地出現向國陣回流的現象,砂州選舉民主行動黨在華人選區給人聯這個華基黨扳回。砂州上屆選舉,人聯黨競選19席,只贏得6席。後來黨分裂,州議員只剩下2位。本屆州選人聯黨競選12席,贏得7席,包括從行動黨手中奪回5個華人選區。由人聯黨分裂出去的聯民黨,以國陣直屬候選人的身份競選7席贏5席。
這次國會雙補選也都出現華人選票大幅回流給國陣的情況,像江沙的瑤倫新村,上屆國陣只有363票。今次則得568票,比誠信黨的415票多了三分之一有餘。上屆伊黨代表民聯得票861,今屆只能88票,兩屆比較,國陣華人選票在瑤倫竟多近一倍。在 JalanDato Saga 華人選區,國陣也以大比數勝出,得票689,比上屆的得票205票增加484票,誠信黨只得票76,伊黨則得236票。
由此可見,華人選票回流國陣已成大勢,究其原因主要是華人選民上兩屆信了民聯卻又大失所望。這叫做「信心危機」,這是大選經常有的選民心態。即使不回流國陣,如果不滿國陣的原因得不到舒緩,華人選民便會出現不投票的情況,今次的補選便有華人選區投票率比上屆倒退的現象。相信下屆大選也會出現同樣情況,到時民主行動黨將會受創傷!
第五:馬來選民之所以支持巫統多過伊斯蘭黨,華基黨要想打破種族界線更難如登天,便是社群主義的選舉行為表現。
國際勢力在熱捧安華,希望出現政黨輪流執政才是民主競爭的健康現象。可是今次三個地方的選舉都讓國陣大勝,若下屆大選都循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反對陣線的真正希望便會更遙遠了。因為馬來西亞的社會結構是多元種族的結構,不是個人主義的社會結構。個人主義的社會結構要有公民社會才能實現。可是馬來西亞社會不是公民社會,而是種族社會,而且這個社會結構深入文化、宗教信仰、語言、社區,要打破這些社會區隔的結構很難。除非能打破文化與宗教信仰,但是據法國社會學創始鼻祖孔德的研究,要打破一個種族的文化與宗教信仰,不是幾代人的事,是千年也難改變的事。因此,只要這種種族社會存在的一天,公民社會的個人主義便始終取代不了種族社會的社群主義。
馬來選民之所以支持巫統多過伊斯蘭黨,華基黨要想打破種族界線更難如登天,便是社群主義的選舉行為表現。西方社會本身是公民社會,個人主義利益至上,競爭的政黨選舉以個人利益去套取個人選票,在他們的社會是理所當然。可是在馬來西亞這樣的種族社會的社群主義,卻不是當然而必然的事了!
原刊於《大馬華人周刊》,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Wiki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