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認為,中國寧願將政府支出用於刺激生產,「很奇怪地不願意」用來支持消費需求。他表示,由於中國本土消費嚴重不足,而且缺乏投資機會,所以整個經濟模式並不具可持續性;故此北京政府應該支持需求,而非刺激生產。
其實不只是克魯明,世上絕大部分人,包括筆者,也不明白中國領導人為何沒有採取更多措施以提振經濟及恢復信心。有見及此,《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一名評論人Scott Kennedy做了一個非正式調查(註),向他認識的知情人士與「中國通」就這問題徵求解釋。結果雖未至於令人意外,卻引人深思。
對於習近平與其他領導人為何沒有採取不同的做法,人們普遍提出了4種觀點,該作者將它們分類為「他不知道」(he doesn’t know)、「他不知道該做什麼」(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他不在乎」(he doesn’t care)及「他不同意」(he doesn’t agree)。這裏的「他」,當然是指習近平。
由「他不知道」到「他不同意」
「他不知道」是指有些人猜測,習近平對經濟不景氣的狀况一無所知,他的幹部不想在告知他壞消息時受到責怪,於是他們只向習近平提供經過淨化、正面的報告。
幹部們傾向報喜不報憂,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而且每個國家機構也有自己的偏好;但該文的大部分受訪者,都非常不同意習近平和其他領導人掌握的資訊不夠。一名向國家提交報告的專家表示,他們被告知要提供不加掩飾的分析,因為領導層希望看到相左的觀點。
「他不知道該做什麼」,顧名思義,是指習近平與其他領導人雖然掌握實情,但他們面臨的問題卻不易解決。此外,有種說法指,領導層現在由許多在中央工作經驗有限的人組成,以致機構之間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協調變得更困難。而多名知情人士表示,在一些問題上,領導層就如何解決問題有長期爭論,因而推遲了決策和新政策的推出。而事實上,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使其他問題惡化,或提出一個找到平衡方法的總體計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不在乎」,則建基於習近平的首要任務是加強中共權力以及他個人的政治地位的假設之上──習近平的日常日程,可能專注於管理安全與政治問題,包括人事決策,而非經濟。該作者稱,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代言人之中最不被看重的選項,然而持該觀點的人卻對之深信不疑──他們的核心印象是,習近平是願意為了民族主義和中共的統治而犧牲經濟。
「他不同意」猜測問題不在於習近平掌握的資訊不夠、優柔寡斷、無能或缺乏興趣,而是在於他和他的副手們,不同意當前有關政策路線不正確或不能應對挑戰的批評。事實上,他們的觀點可能是,由於失去了獲得西方技術、市場和金融的可靠渠道,中國別無選擇,只能夠優先發展國內技術,並盡可能增加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中國領導人甚至可以拿出一些證據,來證明他們的計劃正在發揮作用──電動車與電池領域的主導地位、世界上最長里程的高鐵系統、C919客機、北斗衛星系統等。
許多知情人士選擇了這個選項。他們認為,習近平對控制先進技術對於中國經濟和戰略需要的核心地位,有着強烈的看法,並正在大力實施這個願景。因此,投資從房地產轉向先進製造業,以及國家對新興技術的大力支持,這不僅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可加強國家安全,當中帶有明確的目的和果斷性。
不過,「他不同意」的支持者分為兩個陣營。大多數選擇者認為,中國領導層犯了一個戰略錯誤,因為她朝着明確的中央集權方向發展,而採取了大規模的產業政策,背離了自由化,對家庭和消費關注不足,並且在控制未來技術上投入了過多注碼。
抱持相反意見的選擇者,卻認同中國領導層的做法,並認為批評者屬新自由主義者,本能地反對國家主義,並且不公平地漠視了中國技術進步的重大成就。不過作者指出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是在(中國)政府研究機構工作的。
西方對中國漸有公論
根據該作者的理解,這些選項與想法很重要。假如「他不知道」或「他不知道該做什麼」是準確的,那麼當前的路徑,就是北京非刻意錯誤的產物;而產生改變所需的,只是為領導層提供更好的資訊及更有效的計劃,以解決國家的經濟困境,也意味着與北京一定程度上是「有得傾」的。但假如是後面兩者的話,那麼目前路徑就是有意計劃的結果,也代表習近平心意已決,即使有新數據或其他替代策略,都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也表示西方對中國如何通情達理也不會有用。
加上,作者亦掌握了另一重要數據:外國企業高層和官員,不論在中國國內外論及此問題時,通常都會選擇「他(習近平)不同意」,反映出對於海外企業或國家來說,習近平已經掌握了全面的政治控制權,並決心推進這一戰略;任何調整都只是輕微的戰術轉變,用最低程度安撫國內外批評。因此,他們相信必須更堅決地堅持自己的立場。
從4種觀點到4個階段
這小型調查,其實也反映了港人的心路歷程,只是由作為4種觀點或選擇,變成了港人對習近平的解讀與了解的4個階段:由「他不知道」到「他不知道該做什麼」,到「他不在乎」到最後「他不同意」;由當初非常粗糙的臆測,甚至胡謅,到最後木已成舟,卻跟一開始的想像完全不同。可以肯定的是,能夠產生「他不同意」這個觀點或選項,實際上該政策或戰略已經逐漸具體化,讓人們漸可一窺全貌。
上述調查的作者,在文中其實也傾向支持「他不同意」這一觀點,無疑其信息含量最高,也符合西方領袖的觀點。不過,我們仍須留意人們對觀點都有着絕對化的傾向。近年人們把「他不在乎」或習近平「願意為了國家和政權安全而犧牲經濟」當成金科玉律;可是在出現了「他不同意」這觀點之後,「把安全置於經濟之上」便顯得有點不足與膚淺了。
一場生產力與金融之爭 已經展開
由此觀之,中美之間一場製造與生產力主導對抗金融主導的競爭,已經展開,骰子已經擲下。今天指控中國產能過剩,可能仍被視為無稽之談;但長此下去,中國不斷刺激生產以推動增長,勢將造成產能過剩。就如克魯明所言:「我們無法消化、世界也不會接受中國想要出口的一切。」屆時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緊張局勢必將加劇,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風險。
註:Scott Kennedy: Why Is Xi Not Fixing China’s Economy?, Jun 3, 2024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