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貢墟乘坐街渡,只消20分鐘便擺脫繁囂,來到一個不染俗塵的小島「鹽田梓」。島上有一條客家村,但村民陸續遷出,至1990年代成為荒島。後來有村民回來修復教堂和重建鹽田,先後奪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令人刮目相看。
天主教客家村
今天踏足島上,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交融。表面上鹽田梓與新界其他村落分別不大,傳統的民房沿小路旁邊興建,大多數已無人居住。山丘上屹立聖若瑟小堂,1890年建成,是新界最早落成的教堂之一。村外有原居民墓地,墳墓豎立十字架,整體氣氛與一般村落又有些不同。
鹽田梓之所以具有濃厚的天主教色彩,是因為早在19世紀中已有外籍傳教士到來傳教,不少村民受洗成為天主教徒。1875年全村居民歸信基督,是香港首條教友村。村中沒有廟宇、土地壇或祠堂,只有教堂。
能令所有村民信教,其中原因是鹽田梓是一小島,人口不多,又屬同一氏族。200多年前,客家人陳孟德夫婦由寶安觀瀾輾轉移居此島,從事曬鹽工作,將小島命名為「鹽田梓」。「梓」是「故里」意思,目的是希望後人不忘故鄉。到了20世紀初,由於產鹽現代化,鄉村的鹽田逐漸消失,鹽田梓的鹽田亦於1920年代停產。村民將鹽田改為耕地,後來用作魚塘,但始終敵不過時代洪流衝擊,紛紛離開故里尋找生計,部分移民英國。1998年最後一名村民遷出後,全島便空無一人。
兩度獲聯合國獎項
十多年前有村民從英國回流,看見故里破落,教堂荒廢,於是向慈善基金申請捐款,並找建築師教友幫手,2004年將聖若瑟小堂修復,令停頓多時的宗教活動得以復見。村民約定每年五月第一個星期日返回鹽田梓慶祝聖若瑟主保瞻禮,緬懷昔日時光。這項保育工作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贊許,2005年獲頒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優良獎」。
有了教堂作為紐帶,村民陸續回來修復故居,並決定保育小島,舉辦各種活動,讓外界認識這條被遺忘的村落。其中一項工作是重建失落了70多年的鹽田。但今天已沒有人懂得曬鹽,故遠赴台灣和汕頭考察傳統的產鹽方式。2013年在專業人員協助下動工,修復鹽田硬件,經過多次嘗試,去年終於成功生產了第一批鹽。
這是香港唯一的鹽田,目前作教育用途,讓人們認識製鹽的過程和原理。2015年再次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同,給予「傑出獎」,這是香港迄今所得同類獎項中最高的榮譽。
在日前的頒獎禮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一個這麼小的島,能夠先後兩次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物保育獎,可能在世界上絕無僅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項目主管古榕女士(Himalchuli Gurung)引述評審團的評價說:「在鄉郊地區活化鹽田,猶如讚美一項被忽略的工業遺產,對擴大保育的實踐作出貢獻。鹽田缺乏歷史記錄,村民唯有用田野方式原址考察,以得知保育程序。利用簡單的本地物料和技術,將鹽田回復原來功能。鹽田現在用作學生的教育中心,亦是生態旅遊勝地,到訪的遊人愈來愈多。它重燃大眾對香港早期歷史發展的興趣,為保育工業遺產景觀另闢蹊徑。」
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共分四個級別,依次是卓越獎(Award of Excellence)、傑出獎(Award of Distinction)、優良獎(Award of Merit)和榮譽獎(Honourable Mention)。鹽田之所以獲得較高級別獎項,除了是香港第一個獲修復的鹽田外,也因鹽田令村民凝聚一起,與外界重新建立聯繫。現今許多遊人慕名而來,為的是參觀這兩個保育項目。
鄉村文物館
在聖若瑟小堂下方的澄波學校,曾興盛一時,除了島上居民外,遠自西貢其他地方的人也前來就讀。但隨着村民陸續遷出,學校最終在1997年關閉。
在修復聖堂時,把校舍改為文物陳列室和活動場地。當年村民遷出時留下不少農具盛器和物件文書,在義工協助下執拾有價值的物品作公開展示,讓人得知上世紀的鄉村面貌。另外又有方格紋及戳印陶片出土,專家推斷屬東漢時代遺物,印證二千年前已有人在島上居住。
本來一條沒落的村落,憑藉一間教堂的修復而延續生命。繼而重建鹽田,使「鹽田梓」名實相符,進一步團結散居各地的村民,回來打理家園,令島上的房屋和環境也重現生機。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