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學校有新項目,老師首當其衝擔任重要角色,從策劃、執行到延續,往往需要老師團隊的參與。問題是:「一群老師和一個老師團隊有什麼區別?」我們不定位做顧問,沒有方案計劃書,不直接提供解決方案;有時我們引導,有時陪伴鼓勵,有時用力推動。靈活及人性化是我們這個教育崗位的特質,暫時讓我們最有共嗚的稱謂叫”Walker”或「老師同行者」。
老師同行者的自我修養
1. 以老師中心,學生為核心
項目涉及眾多持份者,老師偶爾會迷失於他者期望或行政風暴中,忘卻項目初衷,學生被放一旁。我們要同理老師處境,同理不等於同意,敲敲鐘問:「老師換轉你是學生,會有什麼想法?」項目的最後落點未必絕對保證,但需保持警覺,守住並提醒團隊開始時的理念。
我記得,有項目需與老師團隊同行一年,期間疫情,項目總算超額完成,年尾總結時各人分享得着,老師:「好深刻係每當大家一齊開會前,我地都會有少少時間做個小check-in,關心吓大家近況,平時邊有咩時間關心同事,分享近況吖。」我們提醒自己,老師是一個立體有溫度,有其他社會角色的人,不是一件教學工具,或一塊教學資源。
2. 與老師共同冒驗
新項目即未知領域,要老師團隊掌握新教學內容,將另類教學法帶進課室,換句話說是工作量大了,教學現場出錯出亂機率高了。這種投資,回報是什麼? 是老師試錯,然後成長。嚴謹一點說,是老師有目的,理性地試錯,然後有空間配用方法與團隊共同反思,轉化經驗達致成長。這趟冒驗旅程,我們能夠貢獻的,是一種共同感,凝聚老師團隊,共同建構、備課、試課、檢討。
這段說話頗有意思,「如果你想教學生過岸,不是教學生伐木造船,應是描繪彼岸的壯麗景色。」其實,why not both?有時,我們是連結者,教學千變百化,有多少專家能以一敵眾,好好把握外間資源,將其他學校經驗,在世界發生中的教育變化向老師分享,已經是引導老師團隊願意踏出冒險的第一步。
3. 接受自己的限制
我們沒有水晶球,不是魔法師。難理解的學校文化,累積的團隊張力,確實令項目舉步維艱。我們只是催化劑,大部分時間是引導者,盡力保持角色中立,不想騎劫方向或扼殺老師的成長探索空間。團隊畢竟是人與人的藝術,錯配就是錯配。試過有一次為老師團隊做一節調解衝突會議,花盡心思設計分享流程,效果是有的,大家盡訴對項目的心聲及意見,會議滲透強烈氣氛及情緒。事後都不禁想:「我的角色範圍,亦只能到此。」
讓「同行」不流於口號,要有實際內容產出,誠然,我們也在修煉路上。這種追求是一種境界的尋求,我們感受過同行的價值,見證過它的影響力,當遇上未知或逆境時,有陪伴者,有同行者,是一種祝福。感謝一直謹守崗位,深耕細作的老師們,很榮幸與你們同行,共同孵化更多教育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