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多年前,香港開始流行「本土文化」一詞,從字面上可理解成本港具特色的事物。這種定義不免過於空泛,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便以此鑽空子,套上政治含義,將之騎劫,作為戀殖的包裝。
誠然,本土文化確實可以有見仁見智的解讀,因為「文化」本身是個內涵豐富的詞語,如撇開政治,從民俗學去詮釋,則會是個正本清源的理想角度。依此,我認為源於廣東嶺南地區的中國文化,就最能為本土文化作註腳。因為,香港地處珠江三角洲,主要族群──客家、潮汕、福佬(又稱鶴佬,指福建、閩南民系)等都淵源廣府,日常喜慶和喪葬諸種生活習慣,均由此一脈相承。
而各種新界傳統正是本土文化的活載體,學校要是在課餘活動中,增添這方面元素,既可補充正規課程,亦有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時也會為本地的文化旅遊帶來新動力。
新界傳統可成為課外活動
要認識新界傳統,最佳途徑是學校旅行時,師生走到鄉村,實地看看宗族祠堂的模樣,觀察建築物的泥塑彩繪,再吃上幾口風味小點,定會留下深刻印象。若適逢「圍頭」節慶賀誕,學生感受箇中氣氛之餘,再聽聽掌故佚聞,興趣自然湧上心頭。此外,各類手工藝術都可發展成具特色的興趣班。至於,武術、舞獅(客家人紅事會舞麒麟),也可以是學校慶典上別開生面的表演節目。總之,有心為之,不難找到傳統項目可作為課外活動的題材。
新界保留嶺南文化純屬「意外」
新界可謂保留嶺南文化相對完整的地區。緣起英殖政府在上世紀70年代前,視新界為與內地的緩衝區,持久不予發展。甚至將邊界一帶劃成禁區,令當地和百多年前幾乎沒兩樣。恢復行使主權後,不少地段又被撥歸鄉郊用地或郊野公園範圍,不准大興土木。如此,使新界很多事物、風俗,被意外塵封起來。加上,近10年有關部門更特別「關心」消防和環保問題,令祭祀等活動被要求只在受限場地進行。這種「不發展」,當然有其弊端:幾代過後,年輕一輩看不到前景,不願持守,導致後繼無人,技藝失傳。
民間竭力紀錄
民間民俗學者不忍瑰寶即將殞落,於是殫精竭慮設法保育,記者周樹佳正是其中之一。他由20多年前,毅然放棄電視台工作開始,全身投入香港史地掌故研究,走遍各處鄉郊山野,尋找山墳名穴,追溯宗族源流;造訪大小鄉村,紀錄各類慶典齋醮、殯葬喪儀;踏足不同宮廟壇場,鈎沉風土記憶。
饒是周君已就此著書20餘本,但個人之力又怎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政府要懂得古為今用
官方掌握公共資源與城市規劃,學院提供資料,兩者配合,對本地的文化保育必然起事半功倍之效,關鍵是主事者及幕僚有沒有足夠識見。否則,即使有朝一日真能把「本土文化」引進校園,對學生而言,充其量僅是興趣而已,於大局起不了波瀾。
其實國內近年已有不少為舊文化注入活力的成功例子,譬如深圳龍崗區的甘坑古鎮,就把從前一條客家老村,改造成既古色古香,又具備時尚住宿餐飲的文娛景區,獲國家3A旅遊評級,周末不少作古裝打扮的遊客穿梭街道,人潮絡繹不絕。
總結,政府近來為振興本土諸多作為,但可供展示的似乎只有豬皮魚蛋,真正具地方特色、可堪玩味的「本土文化」,卻被束之高閣,這樣就別怪人借了個名字去掛羊頭賣狗肉。執政者並非沒有活化古物古蹟的經驗,但有否進步空間,看倌心裏自明。「光景不待人」,再過須臾,老一輩技藝人年華老去,就算想在學校辦個興趣班亦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