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袁隆平教授獲首屆「呂志和奬—持續發展獎」,本文為袁隆平教授講辭節錄。
水稻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為超過60%的人口提供溫飽。成功培育雜交水稻,是水稻育種的重大突破,為大幅度增加水稻產量提供了有效途徑。中國人口眾多而耕地面積有限,雜交水稻救活了成千上萬的生命。目前,中國種植雜交水稻的耕地面積約為1,700萬公頃,每公頃的平均產量為7.5噸,比傳統水稻高出20%。每年因雜交水稻而增產的糧食,可以在中國養活7,000萬人。
不論是在中國或是其他國家,種植雜交水稻已經被證實是大幅提高糧食產量的最有效方法。越南和印度多年前已經開始以商業化的方式生產雜交水稻。近年,在越南約有60萬公頃耕地是種植雜交水稻,每公頃的平均產量為6.3噸,而傳統水稻的每公頃平均產量則是4.5噸。透過經年大規模商業化種植雜交水稻,越南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水稻輸出國。即使如美國般的超級大國,雜交水稻的平均收成亦比當地水稻品種高出超過20%。在中國以外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近年穩健增長,在2015年達600萬公頃,每公頃的平均產量是2噸。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畢生心願。現時全球有約1.5億公頃的稻田,其每公頃平均產量只有約3.9噸。根據估算,如果將50%的傳統水稻轉換成雜交水稻,則每公頃產量將提高2噸,每年全世界的水稻產量將增加1.5億噸,足以養活4億人。透過「呂志和獎」,我會竭盡所能在中國及全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推廣雜交水稻。我相信,加快雜交水稻在世界上的發展,有助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獲得「呂志和獎」的「持續發展獎」是一項很高的榮譽。農業本身是一項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行業,我本人以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為終身事業。我將秉持「呂志和獎」倡導世界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繼續努力,向更高的目標攀登,並為實現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夢想奮鬥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