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周得好友的幫忙,走了一趟日本九州,可賦名為鹿兒島至宮崎的文博之旅,短暫的6天,眼福與口福收穫不少,所思所感亦多。
由香港直飛鹿兒島,好友盛情接待,全程親自駕車陪伴左右,情義溢出,筆者心裏先領收,因為省回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間,可賺回更多寶貴的遊歷自由時段,觀賞景點、走進民間地道店鋪飲食的選擇更多,總的遊歷空間拉得更大。
由鹿兒島駕車往宮崎需時近4小時,中途在加油站稍事歇息,進入洗手間,內裏是清潔企理,十分乾淨,完全想像得到,清潔工人那份敬業樂業的精神是如何融入平常的工作,並用行動實踐。事實上,6天的車程,經過加油站都使用過洗手間,內裏清潔狀況同屬優等,再到鹿兒島酒店的餐廳、宮崎緒方果樹園、橫街小巷的食肆、九州國立博物館,乃至活火山櫻島上偏僻的拉麵小店,四野荒蕪角落空間,大大小小的廁所,都是千篇一律的乾淨,能讓遊人都樂於使用。
過去20多年,筆者先後3次到日本的東京、京都、日光遊歷,這次九州行是第4次。民間食肆服務員的良好禮貌、街道的整潔、洗手間的乾淨企理,據筆者觀察,20多年並無走樣。無疑,這是日本民間長久積存的環境衛生優良傳統,生活習慣與文化,溢出的效應,就是為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訪,「乾淨」是其中一個很大的誘因,良性互動下,安全、友善等支撐旅遊的價值亦會添加不少分數,日人的外匯由此湧入了頗多。
從創匯念及文化交往。這回到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太宰府滿天宮,內藏的中國唐代佛教文化東傳日本的豐富內容,讓人驚歎文化傳播產生永續的、龐大的力量。中日兩國民眾與文化互動是生生不息。今天,世界上的國家,只有日本堅持沿用中國部分文字以作學校與社會訊息傳遞與教育之用。期望鷹派好戰的日本政府改轅易轍,好好珍惜中日兩國人民長久厚植的民間情義,能與中國再築和平友誼深交之路。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