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生活 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奧地利篇

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奧地利篇

哈爾斯塔特是奧地利皇家貴族最喜愛的避暑區。當地鹽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亦是遊客必遊之地。筆者也不例外,想不到「到此一遊」的同時,竟發現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

朱劍虹 作者: 朱劍虹
2018-07-02
蘭薰軒誌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修道院冰洞哈爾斯塔特奧地利蘭花阿爾卑斯山
山下哈爾斯塔特湖風光如畫,但筆者目光卻只在腳下尺寸之間。
山下哈爾斯塔特湖風光如畫,但筆者目光卻只在腳下尺寸之間。
0
SHARES
430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中學時期學習歷史,讀到奧地利王儲費迪南夫婦被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音樂史上,有莫扎特、海頓、舒伯特及貝多芬等傑出音樂家,而「音樂之都」維也納也是享負盛名, 因此,縱是「愛蘭如命」的筆者,到達奧地利後,也要先在首都維也納走走,才向郊區出發。

世界最美小鎮

此次奧地利行程的重點,是到阿爾卑斯山湖區哈爾斯塔特(Hallstatt)(圖一) 進行考察。哈爾斯塔特在1997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令此地成為人人津津樂道的旅遊勝地,卻是來自上世紀60年代一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圖一:阿爾卑斯山湖區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哈爾斯塔特位置偏遠,筆者離開維也納,先到梅爾克(Melk)參觀,住了一晚,才啟程前往哈爾斯塔特,想不到在參觀號稱世界最美的「修道院」──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圖二)時,竟然在後花園發現種在地上的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圖三及四)。若非在英國切爾西花展及皇家植物園見認識過上述品種,知悉這種蘭花的產地是在北美,筆者一定以為自己「野生捕獲」了原生種杓蘭呢!

圖二: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

圖三: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

圖四: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

杓蘭在溫帶地區的園圃十分常見,此蘭開花後會枯萎,翌年春天會重新發芽,成長、開花、再枯萎,周而復始,相信是修道院的園丁把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種在叢林地上,被我意外發現(圖五)。

圖五:筆者跟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合照。

哈爾斯塔特是奧地利皇家貴族最喜愛的避暑區,被譽為「世界最美小鎮」(圖六)。筆者第一個參觀的景點是位於小鎮後山上的鹽礦(Salzwelten)。哈爾斯塔特以產鹽聞名,鹽礦已有近900年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亦是遊客必遊之地。筆者也不例外,想不到「到此一遊」的同時,竟發現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圖七)。

圖六:「世界最美小鎮」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圖七: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

筆者當天乘纜車前往鹽坑(圖八),先在觀景台拍攝山下景觀(圖九),在途中便看到那株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匆匆拍下照片,也無暇查看屬於什麼品種。到達礦洞,參觀者乘坐小火車進洞,走進一條曲折幽深的隧道,更需兩次從滑梯向下滑,最後再坐小火車出洞。回程的山路跟上來的不相同,沿途也沒有再發現蘭踪。筆者後來細閱照片,再上網查找,小心核對,最後才確認有關品種。

圖八:乘纜車前往鹽礦。

圖九:觀景台拍下的山下景觀。

參觀全世界第二大冰洞

翌日,筆者前往達哈爾斯塔特附近上特勞恩(Obertraun)的奇斯特恩山脈(Dachstein)的冰洞(Rieseneishohle),隨後分別在山上及山腳發現不同品種的野生蘭花,令筆者興奮不已。

奇斯特恩山脈屬於喀斯特地形,冬季天氣嚴寒,洞窟內都結了冰,這些冰每年到夏季都未能融化,因而形成了長年保持在零度以下的冰洞。前往冰洞,必須在山腳乘搭吊車(圖十),上到景區還需走上一段陡峭的山路,由於被分配了固定的時段入洞,筆者也沒有時間細心尋找是否有蘭花的影踪。

圖十:乘吊車上冰洞。

參觀冰洞的時間約為50分鐘,洞內溫度接近零度,幸好筆者早已預備了禦寒衣物,故可以從容參觀這個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全世界第二大冰洞。

參觀過後,筆者即在山上展開尋蘭之旅(圖十一)。

圖十一:筆者展開尋蘭之旅。

冰洞位處海拔千多米,在這個五月天,山上的溫帶花卉各展繽紛,千紅萬紫,途人嘖嘖稱奇,紛紛駐足拍攝,但令筆者目不轉睛的,卻是一株羞人答答的素色小花(圖十二)。由於花形細小,筆者需使用相機焦距把影像放大,才能確認眼前這棵是否蘭科植物(圖十三)。鏡頭下,素色小花有三片萼片,三片花瓣,其中唇瓣異化,上有蕊柱──是蘭花無異了。筆者先來個合照(圖十四),再細心拍照,以便稍後查核品種(後來查證是角盤蘭Herminium monorchis)(圖十五)。

圖十二:令筆者目不轉睛的素色小花。

圖十三:筆者用相機放大花朵,以判別是否蘭科植物。

圖十四:確認後,來個合照。

圖十五:角盤蘭(Herminium monorchis)。

細心觀賞山區蘭花

山下哈爾斯塔特湖風光如畫,但筆者目光卻只在腳下尺寸之間。驀然回首,一株淡紅塔形小花亭亭玉立,含苞待放,似是曾相識(圖十六)。由於手參屬(Gymnadenia)跟掌裂蘭屬(Dactylorhiza)的外形十分相似,兩者在奧地利也有不少的分布,驟眼要分辨清楚,也不容易。筆者定晴細看,花形結構應該是手參屬(Gymnadenia),至於品種方面,由於附近有一株已開了數朵花(圖十七),我出動秘密武器──放大鏡(圖十八),最後確定是跟鹽礦發現的手參屬是同一品種──Gymnadenia conopsea(圖十九)。

圖十六:淡紅塔形小花亭亭玉立,含苞待放,仍是似曾相識。

圖十七:附近有一株已開了數朵花。

圖十八:筆者出動秘密武器──放大鏡。

圖十九: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

 

在山上盤桓了一會,沿路上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的分布不少,但卻未有發現其他品種。筆者遂乘搭吊車返回山腳,當吊車接近地面,筆者眼角瞥見停車場靠山那邊的山坡,隱約有些小紅花危立在斜坡上(圖二十)。筆者當時抱着狐疑的心態──難道又是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

圖二十:小紅花危立在斜坡上。

雖然心中有疑惑,但腳步卻沒有放慢。筆者走近斜坡,近距離一看,原來是在歐洲分布極廣的掌裂蘭屬(Dactylorhiza)。筆者曾於冰島發現植株較小、顏色較淡的掌裂蘭(Dactylorhiza maculata),眼前的掌裂蘭屬卻是植株較大、顏色較鮮,葉片有明顯斑紋,當屬紫斑掌裂蘭(Dactylorhiza fuchsii)無異(圖二十一),該品種分布在整個歐洲,更是英國最常見的蘭花。

圖二十一:紫斑掌裂蘭 (Dactylorhiza fuchsii)

筆者當天購買的是冰洞加遊湖的套票,當時,開往遊船碼頭的接駁車尚未開出,便趁機前往另一邊的山坡,踫踫運氣。最初,只見紫斑掌裂蘭,其後見到一株長有綠色小花,兩片葉子渾圓對稱的植物,原來是對葉蘭(Neottia ovata)(圖二十二)。筆者在附近陸續發現更多的對葉蘭,而且大多已成熟結果(圖二十三)。此時,接駁車來到,筆者接着乘坐遊船飽覽哈爾斯塔特的湖光山色(圖二十四),心中不禁想起「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飄我影踪」的歌詞,奧地利尋蘭之旅就此結束,隨後前往莫札特之鄉──薩爾斯堡(Salzburg),住宿一晚後即乘火車過境,前往慕尼黑,開展德國尋蘭之旅。

圖二十二:對葉蘭(Neottia ovata)。

圖二十三:開始結果的對葉蘭(Neottia ovata)。

圖二十四:哈爾斯塔特的湖光山色。

更多精采文章

  • 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德國續篇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德國續篇
  • 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三訪英國皇家植物園篇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三訪英國皇家植物園篇
  • 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英國切爾西花展篇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英國切爾西花展篇
  • 蘭遊世界──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篇蘭遊世界──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篇
  • 他山之石──新加坡本土野生蘭花復育計劃他山之石──新加坡本土野生蘭花復育計劃

0

朱劍虹

香港蘭藝會會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教師協會會員、立法會綜合大樓教育設施評審委員會及公民教育活動意見小組成員、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朱氏退休前為中學副校長,曾在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前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城從事中學教師培訓、教學研究及顧問工作。先後獲第一屆及第十屆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
View all posts
標籤: 修道院冰洞哈爾斯塔特奧地利蘭花阿爾卑斯山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策劃出版的兩本1950年代攝影鏡頭下的香港及新加坡攝影集。(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流光迅影香港情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2
馮康醫生表示,若香港能普及接種率,加上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有效,預計到年底疫情應該有希望受控。(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醫療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即使打了疫苗,仍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習近平說,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擔當。(觀察者網圖片)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鄭永年:盼中國深度開放 可改變亞洲格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蒙代爾生前曾說過一些「金句」,為美國傳媒津津樂道。(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前副總統蒙代爾高齡93逝世 曾聯署公開信〈中國不是敵人〉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蔡英文(前中)4月15日在招待美國代表團晚宴上表示,她期待深化台灣和美國的夥伴關係。(蔡英文facebook)
大中華視野

日捲入中美台政治 台勢成中美爭拗磨心

作者: 盧兆興
2021-04-19

影片

  • 術數名家文相濡:五個玄機推測拜登今年有血光之災? 美國金融大動盪有分裂之象
  • 林浣心:小一入學面試需要準備嗎?父母先問自己與孩子有多少優質相處時間
  • 曾鈺成:政改以往透過「循序漸進」已成絕路 以「愛國者治港」重新出發達至雙普選
  • 劉兆佳教授:香港新管治模式撥亂反正 選委會改革令新政治人才政治人才湧現
  • 金耀基教授:中國快速崛起因擅於吸收西方文化 未來願景是建構現代文明強國
  • 段崇智校長:香港中大最早闖進大灣區建發展平台 有志者想創業創新須走出舒適圈
  • 曾鈺成:投白票不應成為抵制選舉手段 愛國陣營不會全面封殺 泛民仍有勝算
  • 張炳良教授:香港原有普選路線圖已窮途末路 中央提出新軌道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 段崇智校長:香港中大為大灣區引進外國大學資源 趁西方反華浪潮搶先吸納傑出學人
  • 雷鼎鳴:中國敢於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團結世界多國迎接中美新冷戰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顧小培:打疫苗「血栓的疑惑」 「捽」針口弄巧反拙顧小培:打疫苗「血栓的疑惑」 「捽」針口弄巧反拙 本社編輯部
  • 福島核廢福島核廢 陳文鴻
  • 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 本社編輯部
  • 黑與白黑與白 常霖法師
  • 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 丁望
  • 褚簡寧「退下火線」 停主持「清心直說」 大減報章專欄褚簡寧「退下火線」 停主持「清心直說」 大減報章專欄 本社編輯部
  • 比梵高小十歲的中國畫大師比梵高小十歲的中國畫大師 益行
  • 瀟湘夜雨  千古傷心人莫大瀟湘夜雨 千古傷心人莫大 楊興安
  • 哀之還是嘲之?哀之還是嘲之? 張建雄
  • 明德格物明德格物 陳家偉
  • 天下去得的中國市場天下去得的中國市場 張建雄
  • 中國霸權?中國霸權? 陳文鴻
  • 吳靄儀給港人上了一堂法治課吳靄儀給港人上了一堂法治課 王永平
  • 陶傑:王夫之死陶傑:王夫之死 編輯精選
  • 悼花園街悼花園街 黃珍妮
  • 818黎智英等九子判刑8-18月 全球嚴厲譴責 Jimmy Lai + 8 Jailed for 8-18 months for Aug 18 Rally Prompted Global Condemnation818黎智英等九子判刑8-18月 全球嚴厲譴責 Jimmy Lai + 8 Jailed for… 楊必興 P H Yang
  • 段崇智: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段崇智: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 本社編輯部
  • 公務員不獲讚賞 士氣低落原因公務員不獲讚賞 士氣低落原因 湯文亮
  • 百年樹人,由品格教育開始百年樹人,由品格教育開始 屈家妍
  • 住屋供應短缺  城規會責任最大住屋供應短缺 城規會責任最大 施永青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海星
  • 洪蘭
  • 丁惠芳
  • 李文基
  • 鄧希煒
  • 張玉峰
  • 陳景祥
  • 謝祖墀
  • 胡孟青
  • 鄭楚雄
  • 張灼祥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