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另一作者顏露為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究中心研究員
孫思邈,生於隋開皇元年(西元58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西元682年),享年102歲,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是隋唐時期著名的醫藥學家,經歷了南北朝,隋、唐等朝代,被後人尊稱為「藥王」。孫思邈自幼聰明過人,年七識千字,日誦千字文。「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莊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他對古典醫學和民間驗方有着濃厚的興趣,一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精通內、外、婦、兒、五官、針灸等科,其中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我國醫藥學史上的先河,宣導婦科、兒科、針灸穴位等的分類論治。他醉心於藥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終南山、下江州,隱居太白山等地,行醫採藥,廣泛總結臨床試驗,是繼張仲景之後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研究中醫藥的先驅者,為中醫藥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孫思邈著作《千金方》 尊為醫學論之父
孫思邈尤其崇尚醫德,一生以蒼生大醫為己任,對病人一視同仁「皆如至尊」,「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相傳唐太宗世民曾偶然患有心疾,醫食無效,無奈下請孫思邈救治。孫思邈在詳細詢問病人情況後,斷定一切症狀皆由心魔生,巧妙利用「妙方」催吐劑排除病人心魔,藥到病除。太宗感念其醫德,多次招他入仕,孫思邈都固辭不受。孫思邈一心行醫問藥,用畢生精力詮釋自己的醫德思想,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被西方稱之為「醫學論之父」,與希波克拉底齊名的世界醫德名人,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
孫思邈一生勤於著書,晚年隱居於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五台山(藥王山)專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嘗釋卷。一生著書八十多種,以《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響最大。他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將他自己的兩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千金要方》成書於西元652年,全書分30卷,233門,合方、論、法5300餘首。卷一為醫學總論,卷二至三十,列有婦產、嬰孺、七竅、脈法、針灸等;《千金翼方》是孫思邈晚年集自己近三十年之經驗,以補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而編集的。成書於唐永淳元年,即西元682年,共30卷,189門,合方、論、法2900餘首。主要包括本草、婦人、傷寒、色脈、針灸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為《千金方》。《千金方》系統闡述了從方、證、治三方面的醫藥學研究實踐方法,涵蓋了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理、法、方、 藥等內容,廣泛吸收各方面之長,雅俗共賞,緩急相宜,時至今日,是唐代以前醫藥學成就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對後世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各類湯劑專治對應症狀
內補湯是孫思邈擅長使用的湯劑之一, 出自《千金翼方》。內補湯是由乾地黃、升麻、當歸、人參、生薑、麥門冬(去心)、芍藥、大棗、遠志(去心)、茯苓、大黃、黃芩、黃耆組成。主要治療發背、虛熱大盛、腫熱侵進不住等症狀。在治療陰虛發熱方面,乾地黃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可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等症。在解毒消腫方面,遠志具有寧心安神、祛痰開竅、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治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健忘、驚癇、咳嗽痰多等症。在清肌退熱方面,黃岑可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可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此外,孫思邈還對精神障礙疾病有深入的研究,主要方劑有開心散,出自《千金藥方》,由遠志、人參、茯苓、石菖蒲組成。主治心氣不定、憂愁悲傷、神志不足、不眠健忘等症。孫思邈還針對精神障礙疾病所具有行為怪異、精神恍惚、眩暈嘔吐、神昏譫語、痙攣抽搐 、氣逆氣厥等症狀,開創了「十三鬼穴」的針灸治療方法,出自《千金藥方》。「十三鬼穴」是指人中、少商、隱白、大陵、申脈、風府、頰車、承漿、間使、上星、會陰、曲池、舌下縫。應用針刺「十三鬼穴」的方法,以開竅醒神 ,回陽救逆 ,對於精神障礙突發急症,可迅速緩解緊急症狀,控制痙攣抽搐等;長期應用可逐步改善精神障礙行為,再配以治療精神障礙疾病的湯劑,可收到較好的療效。
孫思邈一生為醫藥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臨終時,卻遺囑「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為了紀念他,他的家鄉人民給他修廟立碑,把他隱居過的五台山改名為藥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許多有關孫思邈的古跡,如藥王廟、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寶要碑、洗藥池等,以紀念這位偉大的醫藥學家。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