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接到朋友傳來網上短片,颱風「盧碧」吹襲日本香川縣,位於瀨戶內海直島上的「黃色南瓜」——草間彌生著名的雕塑作品,竟被捲進大海中,在驚濤駭浪中載沉載浮、翻來滾去……市民及工作人員,幾經辛苦之下,合力將南瓜搶救回岸,但整件作品已遭嚴重損毀,需時修復,無法繼續展示人前。
這個巨型南瓜雕塑,自1994年開始,就擺放在直島東南方的小碼頭上,與渡輪碼頭旁的「紅色南瓜」,已成為直島的地標,一直以來,大受遊客的歡迎,是熱門的「打卡點」。
「質樸之島」的創生
相傳「直島」之得名,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崇德上皇因保元之亂流亡讚岐國,曾經此島,有感於島民的親切、純樸,於是將小島取名為「直」,即為率直質樸之島。
直島,跟附近瀨戶內海的島嶼一樣,原以漁業發展為主,至1917年,三菱集團在島上建銅冶煉廠,其後,因工業凋零,致人口流失,加上污染問題,環境受到破壞,幾乎淪為荒島。
至1987年,日本福武集團的董事長福武總一郎,買下直島南部地區進行開發,並邀請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參與島上的設計,將現代藝術、建築和旅遊,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直島得以成功轉型。1992年,安藤忠雄設計的第一所美術館及旅館落成。1994年舉辦戶外展覽時,還請來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創作第一件戶外雕塑作品,「黃色南瓜」因而誕生。
想起多年前,慕安藤忠雄之名,跑到瀨戶內海去。從大阪出發,乘搭新幹線至岡山,再轉乘火車至宇野,然後換乘短程渡輪到直島。直島作為藝術之島,絕非浪得虛名。
靠近直島時,直島的象徵,碼頭上草間彌生的「紅色南瓜」已向我們招手。踏上宮之浦碼頭,島上的渡假村旅館——倍樂生之家(Benesse House)免費提供的穿梭巴士,已停泊在車站。登上車子後,便開展了我們的藝術之旅。
自然與藝術共存
抵倍樂生之家的「公園」(Park) ——我們早已預訂的留宿之地,將行李安頓後,又再次登上穿梭巴士,直奔倍樂生之家博物館(Benesse House Museum)去也。這所屹立在山丘之上,面向大海的現代美術館,以「自然‧建築‧藝術共生」為主題,展品都是日本及外國不同藝術家,呼應直島的自然環境,特別為美術館而創造出來的作品。藝術家親自選擇展示的位置,然後才開始創作,故能充份將作品與空間融合。
匆匆一覽後,我們走進館內的Issen Restaurant去,此處供應的是日式食品,午餐的定食超水準。坐在餐廳內,遠眺瀨戶內海的景觀,尤為醉人。外面海是海、涯是涯、山是山……正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只緣身在此館中,真有點做夢的感覺。
不可思議的空間
接着的一站,當然是直島的靈魂——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無論是建築本身,還是館內藏品,作品的安放處,以至策展者的心思,都令人驚嘆不已。
地中美術館於2004年開幕,依山腰而築,俯瞰直島南方海岸。為了直島的自然景觀不受破壞,美術館的建築本體融合地形之中,大部分的建築物都埋藏於地下,因而得名。安藤忠雄巧妙地利用自然採光設計,讓光影自由穿梭於建築物之間,也讓藝術品能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展現出不同的風采。
從美術館的售票處步行前往美術館,有一小段路,是精心的設計「地中公園」,幾乎連莫奈的花園Giverny也搬來,雖然是微型的仿製品,但可見日本人的匠心獨運,然而,「角其人工」的背後,仍合乎「自然」,正反映了安藤忠雄的厲害。
莫奈(Claude Monet)是大家都熟悉的法國印象派畫家,他的睡蓮系列是美術館的第一批展品,共有5幅!在巴黎及其他地方的博物館,已觀賞過不少莫奈的作品,但站在偌大的展覽廳,置身於一個細意經營,寬敞寧靜的環境,欣賞他的畫作,於我來說,還是第一次。
印象派畫作最重要的,就是光線,遠觀莫奈的睡蓮,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是清晨、傍晚或夜間,隨着不同時間光線的變化,畫面和顏色亦各異……
館內藏品並不多,還有一間特別為James Turrell作品而設的房間,僅容三數參觀者進入其中。光線雖然觸摸不到,但這位美國藝術家,最擅長利用無形的光作為一種裝置,巧妙地融合光、空間與觀者的認知,創造令人驚嘆的作品。置身完全漆黑的環境中,待視力慢慢適應後,眼前的藍色,乍看起來,以為只是一個平面,一步一步走上階梯,才發現我們居然可以進入眼前的矩形藍色。作品Open Sky,確實為觀賞者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
至於Walter De Maria的作品「時間.永恒.沒空」(Time/Timeless/No Time)則是一個巨大空間,居中的大理石球體有2.2米高,另有27條貼上金箔的木雕樹立在旁邊及後面,天花板上透出的自然光,讓作品在不同時間,呈現出不同的樣子。
極簡主義藝術家
李禹煥美術館(Lee Ufan Museum),位於直島南端的山谷中,亦由安藤忠雄設計,他利用從山谷延伸至海岸之地形,創造出融合自然與藝術對話的建築,跟李禹煥極簡的藝術風格相輔相成。
李禹煥於1936年出生韓國,1956年赴日本大學研讀哲學,然後定居當地,身兼畫家、雕塑家、哲學家等多重身分。在60年代末,他建構了日本當代藝術運動「物派」(Mono-ha)的理論,並成為中心人物。他利用木頭、石頭、鐵板等物料,將其簡單的美學風格推進另一層次。
其後,李禹煥逐漸專注平面繪畫,創作《從點開始》與《從線開始》繪畫系列,以點和線作繪畫的唯一元素。他嘗試通過這些作品,激發抽象藝術新的生命力,開拓呼應東方哲學的創作道路,為韓國1960至80年代單色畫運動(Dansaekhwa)的先驅。
美術館從內到外,展示了藝術家自70年代至今的繪畫和雕刻作品。館內的空間雖然不大,但每個展示室,因應展品的特性而有不同的安排,呈現不同的氛圍,例如在Encounter Room,擺放着繪畫和雕刻品,頂部保留了採光窗,以白色的牆襯托出畫作原有的顏色;而在Silence Room中,設置原石與直立鋼板的雕刻作品,則以暗室表現,只有孤燈一盞向下投射光線……
這位極簡主義的藝術家,作品饒富哲學意味,在館外的廣場中,幾件大型作品,巨石、鏽蝕的鋼板、六角混凝土柱……充滿哲思的作品,在寧靜的內海烘托下,人漫步其中,可以引發無窮的奇思妙想。
海邊漫步賞雕塑
天有不測的風雲,大雨驟至,在雷電交加、滂沱大雨下,我們竟搭錯車,浪費了個多小時,幾經周折,才到達本村,然而「家計劃」的「展覽屋」早已關門。無奈之餘,唯有早點返回旅館去。
雨已停了,我們在「公園」附近蹓躂,草地上擺放多座彩繪立體雕塑,大多是法國雕塑家妮基‧聖法爾(Niki de Saint Phalle)的作品,動物型的雕塑,線條簡單,用色大膽鮮明,而且極富童趣。
匆匆走過這座臨海的微型藝術園,沿着海邊,走到廢棄的小碼頭去,遠遠便看到草間彌生的「黃色南瓜」。
也許是雨後初晴,黃昏的小碼頭,竟空無一人,屹立海邊的南瓜,在水天一色中,散發着寧靜平和的氣息,看起來非常可愛……
在落日的餘暉中,重回旅館後,走進法國餐廳「海の星」(Etoile de la mer)覓食。安坐其內,遠眺大海,從暮色四合至漆黑一片,景色不斷在變化。食物水準之高,自不在話下,窗外的景致,亦秀色可餐。
從餐廳走回房間,路經之處,藝術品處處皆見,說得誇張一點,頭頭碰着的,都是現代藝術。
踏進房間,安藤的室內設計非常簡約,尤其是衣櫥的設計甚妙,將空間的實用性發揮到極致。面向園景正是此處的特色,可惜未及好好享用露台,第二天早上起來,早餐後便得匆匆趕到碼頭乘船——往豐島去也。
活化保育「家計劃」
豐島半天遊後,下午乘船趕回直島,當然是為了不容錯過的「家計劃」(Art House Project)。這個保育計劃,將村內古老荒廢的村屋,交給不同的藝術家,讓他們按不同的建築風貌,把房子改建、活化再利用,構思營造自己個人的創作。
「家計劃」六個參觀點,散落村中,與其他民居融合無間,村民仍生活其中,彼此可以並存共融。
購票之後,我們手持地圖,先往「南寺」。此寺原稱地藏寺觀音院,座落於本村一個寺廟群的南邊,故被稱為「南寺」。原寺已被拆卸,新的南寺由安藤忠雄重新打造,這個從零開始設計的建築,己成為本村最受歡迎的參觀點。入館前必須先領取「整理券」,再按指定時間進入。
取券後,我們先跑到「角屋」去。這間日式老房子,已有200年歷史,走進屋內,黑魆魆中有閃閃亮點,待適應後,才發現屋內的大廳注滿了水,無數的LED數字燈,在水中忽明忽滅,不斷閃爍,活像「時間之海」……作品與原屋的空間配合得天衣無縫,吸引了不少人在此流連,我們時間不多,勾留一會便離去。
接着參觀的是「護王神社」,這座從江戶時代設立至今的小神社,由攝影大師杉本博司改造,神社前方有一座玻璃階梯通往地底,只見參觀者甚眾,輪候的隊伍中,多是年輕的日本人,我們等了好一陣子,才能進入地下石室內參觀,欣賞光影從神社透入地底的奇妙風景,前衛創新的設計,與地面古老傳統的神宮互相輝映。
眼看時間已近,我們急步趕回「南寺」去,隨着人群魚貫而入,穿過建築外一條長長的走廊,再步經空蕩蕩的庭院,才來到南寺的入口,再一步步的往內慢慢走,逐漸陷入更深的黑暗中,直至伸日手不見五指,在黑漆漆的空間中,不知過了多久,待習慣黑暗後,然後看到裏面有微光,在黑暗中,嘗試朝着光向前移動,從月球的背面步向正面,終於看到光的所在……展示的原來是James Turrell的Backside of the Moon……雖然在地中美術館,早有相近的經驗,但目睹光的剎那,還是蠻震撼的。
隨後,走到「碁館」,顧名思義,是圍棋會所,從窄門走進這神秘空間,屋內有小庭院,下棋的空間,房間內放滿了木雕做成的山茶花,亦具禪味。
還有偏遠的Haisha,位於本村的西邊,原是牙醫的住宅兼診所,經大竹伸朗改造為藝術品。他將不同風格的素材,如廢材、招牌、霓虹燈等拼貼成一間奇妙的鐵皮屋,鏽蝕外觀,已令人眼前一亮。一步步走進室內,穿梭其間,亦時有意外的驚喜,最有趣的,莫如突然看到的自由女神像……
最後往北走,接近閉館時間,我們才趕至最後一站「石橋」,室內的布局、陳設比較自然,卻極富日本傳統韻味,點睛之作——「石橋」置於庭園之中,那份安謐禪靜,充分反映了日本的庭園之美。
藝術再生的盛宴
「家計劃」於1998年開始,融合了當地居民和外來的藝術家的生活和記憶,實在非常成功。隨後,在2010年,第一屆「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拉開序幕,在各個小島播下藝術的種子,展示來自不同地方的藝術作品,保留了不同小島的特性,恢復了瀨戶內海昔日的活力,其後成為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大型藝術盛宴,最新的一屆將於2022年舉行。
這個藝術再生計劃,讓瀨戶內海上的島嶼,藉藝術重獲新生與價值,以發展觀光旅遊業,仿效者不少,香港政府也曾撥款在西貢鹽田梓舉辦藝術節。
「鹽田梓藝術節」是一個為期三年的計劃,以「天、地、人」作為每屆藝術節主題,分別於2019年年底、2021年年初及4月中至7月中舉行,不少藝術作品,仍保留在島上成為常設展品。
遠在日本的瀨戶內海,很多朋友可能已經去過,近在香港的鹽田梓村,你到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