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山頂纜車,隨即聽到廣播聲:「歡迎各位乘搭香港最古老的公共交通工具……」果然,纜車是1888年開始營運的,比香港電車運作的年份早了16年。5分鐘左右,纜車已將乘客由金鐘總站送到山頂總站了。走到山頂廣場,過了馬路,便看見「薄扶林水塘郊野公園」木牌。站在旁邊可以遠眺山下那略帶弓型的小水塘——薄扶林水塘。這是香港最古老的水塘,在1863年竣工,又於1877年完成擴建,儲水量為6800萬加侖。但仍未能滿足民眾食水的需求,政府於是在南區建造第二個水塘,即大潭水塘群,並於1888年至1917年間落成。
在郊野公園入口處,沿着斜路,休閒地走。率先迎接游人的是上下的一片青綠:幾棵巨大的榕樹,樹根有力地抓着大理石牆壁,樹幹樹枝茁壯地往外伸展,樹葉把一大半天空遮蓋着。遊人至此好像進入了一個清涼世界,混然忘卻疫情下的種種煩惱!這也是爐峰(即太平山)自然步道一部分,因此每隔一段路便有展示牌,介紹旁邊的植物,例如香港紅山茶花,是本土特產的野花之一,如今正是處於開花的時節。1849年由來港搜集植物標本的艾利士發現,花蹤遍及香港島的南區,山頂和半山。漫步約半小時,漸漸聽到右邊傳陣陣流水聲,一看便見到一條山澗,泉水經過崎嶇亂石,直往下面奔流,最後被收集和儲存在水塘之內。再往前走約15分鐘,便到達水塘區。藍天白雲,襯着遠處青綠小山丘,以及一片平靜的水面,耳畔傳來不同的鳥鳴聲,呼吸着清新的空氣,真的能夠洗滌心靈。
歷史古蹟 學術氛圍
薄扶林水塘歷史悠久,其中六處建築已成為法定古蹟,包括座落水壩旁邊的前看守員房舍。建於1860至1863年間。旁邊的文字說明:「具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尤其於白色牆壁、三角楣牆飾和高亢的中國瓷磚屋頂。在屋前方設有一個由花崗岩柱支撐的開放式小走廊……」這簡樸卻穩固的小白屋,經歷160多年的風霜,仍然䇄立着。守望者的歷史功能已經完成了,此刻只是每天在接受着游人的注目與敬禮!
我想到,老師應該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尊重歷史,珍惜前人的建設成果,因為香港社會的一切就是前人一點一滴的努力積累而成的,不要輕易去破壞。
再向前行不遠,左邊是賽馬會屬下一間騎術學院。以前經過時,總見到一些青少年兒童在習騎:馬兒有節奏地沿着沙圈踱步,姿態異常優雅。因此雖然馬尿味濃烈,也會稍留片刻,觀賞馬姿。只是在疫情下,學院已暫時關閉,只能窺見兩匹馬在寂寞地低頭徘徊,看來馬兒也在記掛着人類朋友呢。在右邊,穿過重重樹木,可以望到小山丘上一座歐式建築的小部分,這又是另外一個法定古蹟——香港大學的大學堂。這座英國古堡式建築於1861年建成,原本是蘇格蘭人德格拉斯·立畢的公司總部及寓所,後來成為法國外方傳教會的一個印刷工場,有6萬多本不同國家文字的天主教書籍曾在此印刷,並流傳亞洲各國。日佔時期成為了日軍總部,遭到很多破壞。1956年由香港大學購入,成為學生的宿舍。建築物糅合了都鐸及新哥德式建築風格,外部有優雅的石級,而內部則有雕飾得美輪美奐的螺旋形樓梯,這是由巴黎鑄造運過來的,特別引起筆者駐足觀賞良久。石級旁邊的瑞獸石雕名為「四不像」,頭和鼻似象,身和尾像麒麟,爪則似獅子,筆者特別感到有趣的是它還帶有一個大耳環。觀之不覺其威嚴,反覺生動有趣。一種說法是當時香港大學有不少印度裔學生,所以這個雕塑是象獅麒麟合體,反映當時一種多民族的風格。翻查資料,曾經在大學堂住宿過的校友,人才輩出,在官、商及專業界有很多都是大名鼎鼎的社會俊彥,這裏就不把他們的姓名一一列出了。
遊畢水塘區,橫過薄扶林道,前面又是另外一座法定古蹟——建於1875年的伯大尼修院。這是法國外方傳道專為罹患熱帶疾病的修士療養而建的地方。1974年為港府接管,2003年租借與香港藝術學院的電影電視學系,並在2007年完成了復修工程,翌年獲盼發聯合國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奬。建築屬於新哥德式風格,於2013年列為法定古蹟。當中面積不大,卻設計得相當雅緻的小教堂,至今周日仍有舉行彌撒及可以預約作舉行婚禮之用。入夜之後,在柔和的黃色燈光映照下,整座古典的花崗岩建築顯得神采飛揚,風姿典雅,彷彿是一位穿着高貴晚禮服的悉心打扮的少婦,展現不凡的氣度。
伯大尼修院旁邊是香港職業發展局屬下的中華廚藝學院所在,學院設有供中六或以上程度學生修讀的文憑和高級文憑課程,以及為中三或以上程度學生而設的證書課程,也有不同的兼讀制課程,部分是達到認可的第四級別的的。幾年前我曾經在學院的餐廳吃過一頓晚飯,無論食材,菜色味道,以至環境和服務都令人十分滿意。
如果遊興未盡,可繼續走到距離此處不太遠的華富邨瀑布灣花園逛逛。清嘉慶初年,重修〈新安縣志〉,選出新安八景,其中「熬洋甘瀑」即是這裏。19世紀來往廣州經商的歐洲船隻,多停留此地取用食水。筆者在拙作〈香港藝術館——香港的驕傲〉中提及當年一幅英軍畫作,描寫當時的瀑布情景,以及江啟明老師百多年後另外一幅畫作,大家有興趣可以閱讀參考。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在這裏欣賞日落的景色,確實是賞心悅目,令人陶醉不已!在華富邨邨口還有一間啓歷國際學校,是1976年創辦的實行英國課程及考試制度的學校,而其中學部位於九龍灣。至於為人熟悉的英基學校其實在高中已經轉行國際文憑課程(IB)多年了。
珍惜過去,建設未來
回程時,經過置富花園和薄扶林花園,其地原是牛奶公司的牧場。裏面有兩所中學: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都是天主教的學校。後者本來位於中區的堅道,成立於1861年,是香港首間女子中學,早期稱為意大利嬰堂學校。1981年修會和地產商合作把校舍遷往南區,舊校舍拆卸,建為嘉兆台。多年前筆者也曾到這所學校探訪,印象最深刻的是其演奏廳和教堂,特別是面容祥和慈悲的聖母像。而在校舍俯覽前方南丫島海峽的壯觀景色,也委實難忘。該校創立百多年以來,培育香港的女性人才,造福社會,當然是多若繁星,數之不盡。
不禁想到,無論是中學生或大學生,懷抱理想,心存改革社會不公之意,自然重要。但是否在求學階段,首先應該腳踏實地裝備好自己,之後投身社會,作一番事業,這樣再求改革和進步,這樣會更具備條件和更加有效呢?作為師長,我們又應該灌輸一種怎樣的價值,培養一種怎樣的人才,為建設社會和推動社會的進步才對呢?在過去一年多的社會動盪氣氛稍為緩和的當前,社會大眾,特別是教育界,是否可以重新作出思考呢?
最後一提的是,就在中華廚藝學院對面,薄扶林古村旁邊有一座平實的校舍,這就是薄扶林官立小學舊址。學校在2000年搬遷到鴨脷洲,並改名為南區官立小學。這裏成為一間供其他學校改建時期的臨時校舍,例如西半山的聖士提反里女子中學附屬小學的學生就一度在這個校園上課。現在已經成為德國瑞士國際學校的幼稚園和小學部。筆者於五年前參與創辦私立的德萃幼稚園和德萃小學。在2016年8月,我們小學第一個學年開始的前夕,便被這所國際學校入稟,指控我們校名是一種名字侵權,要求我們改名及作出賠償。德萃教育機構當然絕不同意這項指控,便據理抗辯。事件經歷四年之後,在官司即將在高院審理的前一刻,雙方終於達成和解協議,德萃不用改名,仍沿用原來的校名繼續營運。筆者一直認為,學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業界多作專業交流,專注地為下一代提供最優質而適切的教育。兩個教育機構最終能夠和平友好地解決了紛爭,應該是各方面都樂於見到的。
在這個範圍不大的薄扶林周圍,密集地存在着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資源,值得我們去探索和了解,這是香港發展歷程上重要的一個部分。了解歷史,才能珍惜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