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葉玉如將任科大校長 雷鼎鳴:跨地域校際合作料有作為

葉玉如將任科大校長 雷鼎鳴:跨地域校際合作料有作為

香港科技大學前副校長葉玉如教授獲任命為下任校長,接替即將卸任的校長史維教授,10月19日起生效。科大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相信,葉玉如帶領科大在跨校、跨地域的研究合作方面,應有一番作為。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5-22
灼見專訪

訪問:曾紹樑

標籤: 史維大灣區廖長城灼見原創灼見獨家神經科學科技大學葉玉如阿爾茲海默症雷鼎鳴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右)與科大首位女校長葉玉如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圖片)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右)與科大首位女校長葉玉如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圖片)
0
SHARES
480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周五(5月20日)宣布,一致通過任命科大前副校長葉玉如教授為下任校長,由2022年10月19日起生效,接替卸任的校長史維教授。是科大自1991年創校以來首任女校長。科大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教授接受本社專訪時預料,葉玉如教授帶領科大,相信在跨校、跨地域的研究合作方面,應有一番作為。

雷鼎鳴教授指出,大灣區科技發展迅速,有關科技的工種,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很吃香,工資亦高。儘管本港尚未能跟貼深圳,但正在朝這個方向走。

他表示,大學發展除了研究之外,一些具潛力的學科也十分重要,因此,新校長必須有科學和前瞻性的視野,具備行政能力和想法,能夠帶領學校,並能啟發大學所有人到達新目標。

雷鼎鳴教授相信,葉玉如教授帶領科大,將在跨校、跨地域的研究合作方面有一番作為。(灼見名家圖片 )

葉玉如教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榮譽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雷鼎鳴教授指出,葉教授在海內外人脈廣泛,具有管理國家級和國際神經科學研究項目的豐富經驗,對於科大申請研究經費、各種科目的推廣,以至內地與香港校際學術交流和合作,相信可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雷鼎鳴教授又指出,現時香港高等院校與大灣區的融合日趨密切,儘管國家安全與科技發展息息相關,但純科學、基礎科學國際性強,這方面的國際學術交流也最有效,國家在基礎研究領域,也鼓勵學者在國際頂級的科學期刊發表論文。

雷鼎鳴指出,目前國際上有一股逆流,就是國家與國家衝突的過程中,出現資源「武器化」的現象,一些國家會被迫「自力更生」。然而,不交流生產力便會退化,世界割裂也不是好事。他認為,鑑於中國人才、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的規模效應,「一帶一路」倡議是自然演變,而香港的大學目前要做的事,便是擴大收生人數,吸納更多人才,也需要吸引全球學者、教授和高端人才來港任教、做研究,這便是新校長的重要任務。

科大於聲明中則表示,任命是經過嚴謹的全球甄選及招聘程序,並充分諮詢大學持份者,學生、 教職員及校友認為葉教授可以帶領大學,在充滿挑戰和競爭的環境下尋找新機遇,並推動大學以至區域間高等教育、創新和知識轉移的發展。

葉玉如教授具有管理國家級和國際神經科學研究項目的豐富經驗。(香港科技大學圖片)

積極爭取內地資金和設備「過河」

葉教授香港出生,是世界知名的分子神經科學家,中學就讀於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美國波士頓西蒙斯學院,並於1983年獲哈佛大學藥理學博士學位。在製藥業擔任資深科學家一段時間後,於1993年回港加入科大,先後出任生物化學系系主任及理學院院長,並於2016年獲委任為副校長(研究及發展)。

葉教授在擔任副校長期間,為大學制定新的研究方向,改善研究設施管理,領導研究策略性發展,並積極拓展對外合作及科研資助機會。2018年, 葉教授聯同其他在港的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中央政府爭取放寬內地科研資金和設備「過河」進入香港,促進了本地科研項目發展。

葉教授(右一)與研究團隊成員合照,攝於1993年,慶祝首個在科大度過的聖誕節,部分成員至今仍為葉教授的緊密戰友。(香港科技大學圖片)

推動阿爾茲海默症診療技術發展

葉教授學術成就斐然,在探索腦部發育和突觸可塑性的分子機制、以及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均有重要貢獻,令阿爾茲海默症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得到重要突破。她亦積極推動國際相關領域政策的發展,現為達沃斯阿爾茲海默症協作聯盟轄下領袖小組的成員。該聯盟旨在推動全球科學、商業、政策和財政協作,以應對阿爾茲海默症。

葉教授亦受邀在世界經濟論壇(WEF)不同理事會擔任公職,推動腦科學和精準醫學領域的發展。她具有管理國家級和國際神經科學研究項目的豐富經驗,並出任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的主任。她亦擔任多個方面的公職,包括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以及香港科學園董事會等。

葉教授(中)管理多個跨國、以至涉及數億元研究經費的分子神經科學研究項目。(香港科技大學圖片)

校董會主席廖長城:獨一無二人選

葉玉如教授的矚目成就和貢獻廣受國際認同。她現為中科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榮譽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理事會主席。她亦屢獲殊榮,當中包括於2003年和2011年兩度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於2004由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是生命科學領域首次獲此獎項的中國人,以及於2011年獲法國政府授予「國家榮譽騎士勳章」。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在宣布任命時表示,非常高興科大委任首位女校長。他說:「葉教授既是成就斐然的科學家,也是資深的大學管理人員, 更是與科大一同成長的領袖,是獨一無二的人選。憑藉其豐富的行政經驗、廣闊的人際網絡以及海内外學術界的地位,我相信葉教授必定能進一步促進大學的多元文化,為科大締建新猷。」

葉教授(圖中者)是首位獲得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的中國女生物科學家。(香港科技大學圖片)

葉玉如:致力開啟科大新篇章

葉教授對任命感到榮幸。她說:「我在科大有幸與一群熱誠且才華洋溢的同儕、學生共同成長,度過了一段精彩的歲月。在短短30年的時間,我見證科大成為一所在教學、科研和知識轉移方面世界領先的院校。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支持,未來將竭盡所能,在大學現有的堅實基礎上,與各位同仁齊心協力開啟科大發展的新篇章。」

校長史維教授亦對是次任命表示歡迎:「我衷心祝賀葉教授的任命。我自2010年加入科大以來,便一直與葉教授合作。我祝願她未來事事順遂,相信科大成員將繼續支持葉教授與科大。」

隨着港科大(廣州)於9月正式開學,廖長城指對葉教授有信心,能充分把握『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框架下的機遇。而葉教授則稱擁有更雄厚的實力、資源,可以推進探索性及任務導向性的研究,相信科大和港科大(廣州)的成員都將從中受益。「透過兩地校園創新的學術框架, 我們會繼續實踐使命,為新一代人才提供優質教育。」

更多精采文章

  • 科大理學院院長葉玉如教授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科大理學院院長葉玉如教授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九大校長發聲明 社會分歧非大學造成 政府須化解政治僵局九大校長發聲明 社會分歧非大學造成 政府須化解政治僵局
  • 科大委任史維教授為第四任校長科大委任史維教授為第四任校長
  • 科大成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助腦退化患者科大成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助腦退化患者
  • 林毅夫:中美貿易戰美國損失更大林毅夫:中美貿易戰美國損失更大

0
  • 沈祖堯臨別專訪:我為何要去新加坡?
  • 滑鐵盧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我們鼓勵學生冒險、探索和創業
  • 教大中國語言學系十周年──承傳與創新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史維大灣區廖長城灼見原創灼見獨家神經科學科技大學葉玉如阿爾茲海默症雷鼎鳴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謝君豪接受專訪。(蘇偉柟攝)
字旅相逢

君踏舞台成佳話,豪情俊逸十三郎──專訪著名演員謝君豪

作者: 馮珍今
2022-07-05
李家超表示,政府會以行動爭取市民的信任,以結果拉近距離。(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李家超:公務員表現與政府效率掛鈎 百日內交首份公屋報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5
中聯辦座談會現場,左一背對鏡頭者為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香港電台視像新聞截圖)
灼見報道

中聯辦座談習近平講話 駱惠寧:香港要把握發展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2
周蜜蜜女士受訪當日攝。
訪談錄

兒童文學兩代情──周蜜蜜訪談記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7-02
習近平期盼新一屆特區政府,幫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影片

  • 文相濡:用李家超當選時間的八字問前程吉凶 管治班子具助力 但提防明年遇上衝擊
  • 黃錦輝教授:虛擬貨幣急跌暴露出什麼問題?投資者怎樣趨吉避凶?
  • 曾鈺成:一國兩制的內涵是什麼?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制度有何差別?
  • 林翠華教授:長者活出當下有三大要訣
  • 陸恭蕙博士: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有什麼新商機?企業怎樣做好ESG?
  •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 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本社編輯部
  • 我的修行路我的修行路 常霖法師
  • 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 陳鳳翔
  •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胡孟青
  • 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 編輯精選
  • 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25年香港政治的回顧 雷鼎鳴
  •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
  •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施永青
  • 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袁彌昌
  • 旗要三面旗要三面 蔣匡文
  • 一仼總統都是經濟闖的禍一仼總統都是經濟闖的禍 張建雄
  • 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廖書蘭
  • G7峰會前小插曲G7峰會前小插曲 郭一鳴
  •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本社編輯部
  • 海鮮舫之死海鮮舫之死 徐家健
  • 歐洲變局歐洲變局 陳文鴻
  • 中聯辦座談習近平講話 駱惠寧:香港要把握發展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中聯辦座談習近平講話 駱惠寧:香港要把握發展機遇 「蘇州過後無艇搭」 本社編輯部
  • 《壯志凌雲2》是美產《長津湖》《壯志凌雲2》是美產《長津湖》 張宗永
  • 美「薅羊毛」後 將積極解決通脹美「薅羊毛」後 將積極解決通脹 湯文亮
  • 早期的四大族群早期的四大族群 葉德平

推薦作家

  • 蘇文傑
  • 張灼祥
  • 邵志堯
  • 釋證嚴
  • 盧兆興
  • 黃冬柏
  • 羅乃萱
  • 張宗永
  • 彭智華
  • 艾雲豪
  • 施林海
  • 張倩儀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