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萬里尋親說孝道──古畫背後的故事

萬里尋親說孝道──古畫背後的故事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件文物,都承載着豐富的歷史和故事,引導着我們進入另一時空,了解當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前些日子和家人遊香港藝術館至樂樓,引起了我和女兒的強烈興趣。

施林海 作者: 施林海
2021-09-30
憑欄瑣記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何耀光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萬里尋親圖雲南香港藝術館黃向堅
目前所知最早繪畫雲貴山水的畫家,就是黃向堅。(灼見名家製圖)
目前所知最早繪畫雲貴山水的畫家,就是黃向堅。(灼見名家製圖)
0
SHARES
247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件文物,都承載着豐富的歷史和故事,引導着我們進入另一時空,了解當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前些日子和家人遊香港藝術館,館內的至樂樓藏中國書畫館藏有明末畫家黃向堅的《尋親紀歷山水圖冊》,引起了我和女兒的強烈興趣。

小孩子喜歡,是因為藝術館特意設計了水墨動畫來介紹,視覺效果極佳;我的興趣,則來自其背後的故事和歷史。我參考了一些學術研究,整理後在此與有緣同好分享。

至樂樓藏中國書畫館

藝術館特意設計了具有水墨效果的動畫來介紹該圖冊,視覺效果極佳。
藝術館特意設計了具有水墨效果的動畫來介紹該圖冊,視覺效果極佳。
藝術館特意設計了具有水墨效果的動畫來介紹該圖冊,視覺效果極佳。

萬里尋親的緣由

明末清初,天下大亂,中原大地深陷戰火,道路受阻,蘇州畫家黃向堅與遠在雲南做知縣的父母失去聯絡,久無音訊。黃向堅於順治七年從家鄉出發,遠赴雲南尋親。由於貧寒,除了必要的盤纏外,沒有購置車馬,只身步行前往,踏上了尋親之路。

從江南水鄉到雲貴高原,從青山綠水到崇山峻嶺,從春暖花開到西風落葉,沿途不時遇到毒蛇猛獸、盜賊兵匪,還有高山、密林、大江和急流的阻隔,但黃向堅既不畏懼,更不退縮,經過3年,行程2萬5000多里,終於在順治十年(1653年)6月18日將父母迎回蘇州。

將父母攜歸故里之後,黃向堅硯田耕耘,課徒教授,並撰《尋親紀程》及《滇還日記》,記述尋親途中的山川景觀與顛沛流離。途中所見西南滇黔地區風景,他心識默記,創作了多幅《萬里尋親圖》。

據統計,現存尋親作品共39件多間博物館入藏,包括南京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等,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也有收藏。其他多種相關題材的山水冊頁則主要由私人收藏,上述的《尋親紀歷山水圖》原由香港藏家何耀光先生收藏,後捐贈予香港藝術館。

內容豐富的尋親畫作

明清之前的尋親文本多非本人寫作,内容較為籠統,且乏圖像。黃向堅的尋親文本則内容豐富,包含了書籍和繪圖,處處閃示其親身經歷,極具臨場感,感染力很強。此題材涉及孝子冒險、山水搜奇、紀實見證、異域采風、圖像敘事、地理認知、孝行表彰等,文化意涵豐富。

畫作多以單幅圖景組合成冊,各頁的構圖置入一個視覺化主題,以突出景致,畫上的題識則宛如導覽,描述景致,置入典故,抒發讚歎與感受。限於篇幅,在此論述其數點畫作特色。

一、艱辛歷程盡孝道

黃向堅在《黃孝子尋親記程》中詳細地記錄了自己旅程中的險厄,描述細膩,帶給讀者身歷其境的臨場感,感動力強。文中除了「群盜焚劫」和「虎狼之虞」的危險外,對於自然山川的險惡也多有描述,例如寫廣西苗族之地「地方久無統轄,亂山環繞,極目草迷,多漲沙,多流潦,多獸跡」。

寫貴州則是「山勢巍峨,路迂折如羊腸,兩旁俱苗蠻巢穴」,還親眼見到「骷髏遍野,虎跡如碗,嶺頭坡足,骸骨枕籍」的駭人景象。他筆下的自然山川不是文人畫中的佳山秀水,而是一幕幕險山惡水,反映出其在未尋獲雙親之前的艱苦環境。

一個贏弱孤單的孝子,獨行在險山惡水之間,與壯闊無情的大自然驚險搏鬥,驅使他的唯一動力,就是孝心。

尋親文本中的黃向堅,總以獨白口吻娓娓道盡其歷程,例如出門時的:「倀倀出門,風餐雨臥,斷盡草鞋」,「萍蓬飄泊,歷盡戃恍,禍散殃消」,之後所見山水莫不帶着險惡之相,花鳥亦有肅殺之氣。奇山妙水,竟是與死亡意象連結在一起的鬼域山水:「山徑荒絕,不見滴水,暑甚,幾渴死道旁」,「終日雨雪集身,瘴霧迷目,如在甑中……真鬼國也。」黃向堅在文本中成為一個「繭足黧面,幾死者數」的瀕死者。

一個贏弱孤單的孝子,獨行在險山惡水之間,與壯闊無情的大自然驚險搏鬥,驅使他的唯一動力,就是孝心。故此,當時許多文人在閲讀了他的文字後,印象深刻,大加讚譽。例如愚古道人便說,「試看端木所履,步步皆死地。其志之成,亦幸也」。

二、雲貴山水第一人

雲貴山水神奇靈秀、清寂壯麗,相較於北方山水之雄偉巍峨,江南山水之明媚旖旎,自有一種「清水出芙蓉」的韻味。明代大儒王陽明謫居貴州時,曾發出「天下山水之秀聚於黔中」的慨嘆。對北方山水和江南山水,歷代畫家描繪身多,留下的不朽傑作頗眾。然而雲貴所在僻遠,交通阻塞,開發較晚,以至在明代以前,竟沒有一幅描繪此地山水的畫作流傳下來。目前所知最早繪畫雲貴山水的畫家,就是黃向堅。

黃向堅的畫作中,描繪了許多雲貴兩地具特色的景點,譬如對於流淌在高原上的盤江,他有如此描述,「夏秋水溢,其色紅綠,奔湧有轟雷轉石聲,行者不勝望洋而歎」;當置身黔地山水時,則感歎:「語云黔地山水不入畫圖,豈人所未見,遂致山水靈異,泯滅於荒陬僻壤耶。余圖出以識之。」

他印象最深最美的是雲南的蒼山和洱海, 「幾令人心情豁然,詎非天開圖畫哉」,又說「其點蒼洱海之間,亭亭十九峰,形勝尤佳于滇南。竊為神往,仿佛圖此。」

目前所知最早繪畫雲貴山水的畫家,就是黃向堅。

目前所知最早繪畫雲貴山水的畫家,就是黃向堅。

三、人在畫中真傳神

黃向堅的畫作中,時而點綴着一些十分微小的人物,背負行李、手持傘具。這些人物多為孤身隻影,或攀山登嶺,或登橋涉溪,或冒雪下山。雖然用筆簡率,僅具輪廓,卻表現出跋山涉水的鮮活形象。很顯然,這都是黃向堅的自我寫照,予觀者極強的代入感。

這些人物多為孤身只影,或攀山登嶺,或登橋涉溪,或冒雪下山。很顯然,這都是黃向堅的自我寫照,予觀者極強的代入感。

其中一幅畫頗為有趣。其時黃向堅已經到達了雲南境内,他在山腳下被一對象兵擋住去路,坐在大象身上的兵士正在盤查,詢問他的身份和去處。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士兵似乎能夠理解他的身份和目的,予以放行,他在題詞中記錄了這遭遇:「白日坡山徑荒僻,樹木鮮少,值象兵塞道,不及避之,持矛相向,張口呶呶,似解尋親之語,真得放行。」

「持矛相向,張口呶呶」,不知士兵所言是否即西南官話?

影響深遠

黃向堅歸鄉後大量繪製《萬里尋親圖》,其圖稿「幾及百葉」。成畫後,黃父相當得意,「凡遇高士名流,出以賞鑒」。這些書畫刊行後,流傳廣遠,引起時人的注意,得到許多士人的回響,如李楷叔為之撰序,陸世儀書跋,沈德潛,王峻,陸世廉等人作傳。

清初才子計東學識高於黃氏,卻在聽說了他萬里尋親的孝行後,主動上門拜其為師,理由是,「事親如此,學莫大焉。天地鬼神猶敬之,況吾輩乎!師乎!師乎!舍此人奚屬?」

這些書畫刊行後,流傳廣遠,引起時人的注意。

黃向堅的孝心壯舉不但受到文人的青睞讚美,清政府也給予了褒獎。雍正三年(1725)政府在崇聖祠以東建忠義孝悌祠,黃氏得以入祠。乾隆四年(1739),江蘇巡撫許容為黃向堅題旌以示垂範。黃氏之事跡亦深受民間尊崇,清初戲曲家李玉以此為題材,加以發揮,編為崑腔傳奇《萬里緣》,屢演不衰,影響廣泛。

當時「聞者爭相敬慕,或作傳紀,或為詩歌,甚至演為傳奇。至今優人演唱,雖婦人孺子,莫不痛哭一回,欣喜一回,盡知黃孝子之名」,「婦人孺子無不知有黃孝子者」。此後,也有不少人仿效,於是有《陸文虎尋親圖卷》、 《力孝子尋親圖卷》、《朱仲嘉蜀道尋親圖》等畫作。

捐贈者何耀光先生特別喜歡這份作品,一是因其自幼父母雙亡,未有機會回報親恩,他重視孝道,所以也珍重此圖冊。二是何先生認為欣賞中國書畫,除了筆墨技法之外,作品背後的畫家人格,所秉持的信念及價值觀,同樣是精髓之所在。

故此,他以「先人品而後藝事」收藏書畫,深信「忠義仁孝之士,其作品中自有一種剛正之氣存乎筆墨之間」,通過觀賞其墨蹟,可「追慕其為人,因而生仰止之心」。基於這個觀念,他以明末清初的忠節之士為重點,系統地收藏有關作品,黃向堅則為其中表表者。

捐贈者何耀光先生(左)。

為何明清之際萬里尋親成為社會上普遍的孝行典範?這類故事有哪幾種類型?故事主題為何?特色何在?這些尋親行為又產生了什麽結果?有沒有預想不到的負面情境?請見本文下篇。

「古畫背後的故事」之一

更多精采文章

  • 萬里尋親說孝道──萬里尋親故事的背景及内容特色萬里尋親說孝道──萬里尋親故事的背景及内容特色
  • 「七色」紛陳呈佳作,「梅花草堂」顯風骨──「靜觀樓藏朱屺瞻作品選」展覽「七色」紛陳呈佳作,「梅花草堂」顯風骨──「靜觀樓藏朱屺瞻作品選」展覽
  • 瞻緣堂內尋昔彩,靜觀樓中賞屺瞻──「瞻緣昔彩」展覽瞻緣堂內尋昔彩,靜觀樓中賞屺瞻──「瞻緣昔彩」展覽
  • 心動 • 山水──洗滌心靈之旅心動 • 山水──洗滌心靈之旅
  • 至樂揚文化    為善再捐珍至樂揚文化 為善再捐珍

1+
  • 書法雜誌《書譜》的劃時代意義
  • 《蜷川馬克白》中的物哀之美:櫻花樹下的無常
  • 吾畫吾身

施林海

香港註冊中醫師,從事中醫藥行業,師從歐陽衛權教授和李賽美教授,近年參與李賽美教授主編之《名師經方講錄》系列叢書,擔任副主編。平素醉心攝影、盆景、奇石及舊物收藏,篤信文化和藝術能夠豐富人生。 聯繫電郵:manuscriptsze2021@gmail.com
View all posts
標籤: 何耀光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萬里尋親圖雲南香港藝術館黃向堅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8月2日晚,佩洛西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佩洛西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作者: 丁望
2022-08-12
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Shutterstock)
國際觀

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陳家亮教授(左)與中大醫科六年級生沈思彤(右)、 鄧童(中)一同分享新作。
2022書展檢閱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8月4日起,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島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0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影片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陳景祥
  • 浮生若夢浮生若夢 常霖法師
  • 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 文相濡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本社編輯部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舞台禁忌舞台禁忌 蔣匡文
  •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霍詠強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因緣生:祭淨公導師因緣生:祭淨公導師 編輯精選
  • 大學三寶飯大學三寶飯 李志強
  • 問世間情是何物問世間情是何物 楊興安
  • 馮以浤的象棋人生馮以浤的象棋人生 張灼祥
  • 小畫家是這樣鍊成的──王翊瞳及她的畫作小畫家是這樣鍊成的──王翊瞳及她的畫作 嚴吳嬋霞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黃冬柏
  • 艾雲豪
  • 廖書蘭
  • 邵志堯
  • 孫明揚
  • 張灼祥
  • 陳妙霞
  • 張建雄
  • 梁賀琪
  • 鄧兆鴻
  • 胡孟青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