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華德福教育理論與實踐

華德福教育理論與實踐
筆者上文簡介華德福(Waldorf)教育發展概況,意猶未盡,現集中敘述其理論重點及教育實踐。華德福教育基礎理論源自施泰納博士(Dr Rudolf Steiner,1861-1925)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其假設是人由三種要素組合而成︰精神、心靈及身體,而它們分屬三個系統︰神經系統、韻律系統及肢體系統,這三個系統又分別由三個身體部分即頭、心及四肢所管制,亦就是掌控三種功能︰思考、感覺及意願。
 

三種能力漸漸發展

 
華德福教育認為孩子的此三種心靈能力於童年展現,往後漸漸發展。因此,必須運用適切的課程與教學法,應對孩子的心靈特質,配合其發展階段,最終培育出「思考清晰、情感細膩、意志堅韌」的平衡而成熟的學生。
 
據人智學的論說,人的意識有三個周期,每期七年。教育也要配合此三周期開展。第一期為0至7歲的幼兒期,屬「求善」階段,重點是協助學童在一個安全、自然而有規律的環境下建立探索世界的能力。孩子學習透過觀察與模仿,身教比言傳更重要。玩具是自然的或未成形的,例如木頭、樹枝、沙子、石頭、天然染衣等,可讓孩子反覆操弄,發揮想像空間。
 
第二期為7至14歲的少年期,屬求「美」階段,重點在心靈、情感、創意、想像的發展。此時期透過藝術化教育方式,引發孩子對學習的內在需求,使他們有自信、熱誠和對生命安全的滿足感。
 
第三期為14至21歲的青年期,屬求「真」階段。着重精神與思想的教導。進入青春期及反叛期,青少年心智開始成熟,也會用批判眼光看世界。老師透過朋友般的良好互動,引領他們對世界及人類生活進一步探索。
 
至於教學方法,華德福教育多以自由遊戲、唱歌、說故事、戲劇以及接近大自然為主。不側重教導、灌輸、記憶、而是讓學生瞭解事實、認識現象。隔一段時間,再予複習機會,引導討論、分析,從而建立明確概念。至於學習成果,不以考試、排名去衡量,而是用學生展示自己製作的書本、圖畫、手工等作品,及表演戲劇、唱歌、朗誦等,展示其所學、所思。
 

對家長、教師有所要求

 
在前面文字中,大家看不到閱讀、寫字、計算等等主流幼兒教育重視的教學元素,因此華德福教育體系的家長、教師必須先認同這套理論,並且配合。
 
身為教師,須關注學生的身心靈全面而均衡的發展,不只側重知識層面的教導,要相信並實踐自己所信的。家長也應以身作則,成人要了解、而非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效,了解他們進步的狀況與過程、社交行為、身心特質,啟發其拓展個人潛能與生命視野,而非為孩子成長打分數。要陪伴他們,協助他們往前發展。
 
上文提及元朗的華德福「在家教育」場所,現已有十多名學生。「在家教育」得到台灣慈心機構、譽為台灣華德福教育拓荒者的張純淑所長支持,將轉化為一所有實體的華德福幼稚園,即將註冊開辦,以服務本地學生為主。校址位於油塘,面向鯉魚門海峽,在貼近大自然﹙樹木、天空、海洋﹚環境下,展開華德福獨特的教育。以下用其負責人的話語作結︰
 
「我們希望為孩子排除根深蒂固的記憶餵養及成就取向的成長形態,以人為本,根植本土文化,重視對社會情感的認同,學習道德和崇敬之心,以正確的價值觀看待生命平等,關注尊重大自然和土地,培養博愛互助的精神,朝向與自然和諧共存,邁向生命圓融與自由。」
 
(封面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