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前文:〈行山穿村風水林,鄉郊永續立典範〉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永續鄉郊計劃高級項目經理戚曉麗表示,「我們希望永續荔枝窩計劃能豐富多元,因此也有不少團體分別從藝術、文化不同的角度進行傳承或復育。譬如永續荔枝窩計劃在首階段取得成功之後,原先的夥伴機構後續亦自行在荔枝窩開展新的保育項目,譬如由香港鄉郊基金與村民合作的客家生活體驗計劃,透過復修村屋(暖窩)及舉辦活動(荔枝窩兒童創意遊樂劇場、村里故事)和導賞團,協助民眾對香港文化、客家族群及地質生態有進一步的認識。」
多元呈現客家文化
The Common Map繼理畫坊團隊的陳芷瑤指出,希望藉着文化繪圖(Cultural Mapping)記錄及展現鄉村在地故事、自然資源,拉近城鄉距離,「希望從耕種、復修等活動找出不同角度,譬如看見瓦片的鋪法就知道這是一條客家村落、從地名就知道座落的地理位置、從花花雪條就知道村民生活…..等不同角度,呈現客家村落的文化與生活。」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永續鄉郊計劃高級項目主任梁兆謙表示,在修復完成的荔枝窩文化館裏除可見客家傳統建築技術如土磚外,並用現代藝術手法展示客家女性傳統手織布帶、草木印染甚至客家山歌等等,藉由傳統土磚製作、花帶工藝及水稻復耕等工作坊,讓即使移居英國多年的村民甚至下一代,都可以藉這個機會重新與父母、祖父母輩的生活連結,達到世代傳承的目的。
「永續荔枝窩計劃」於2017年圓滿結束後,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獲得滙豐進一步支持,開展了計劃的新階段──「滙豐永續鄉郊計劃」,著力建構社會經濟模式,彰顯鄉郊社區為香港整體社會帶來的好處,從而推動在地社區行動。此計劃更因此獲得202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授予首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
農田復耕再創生機
荔枝窩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口逐漸流失,至1990年代中期已無人居住,過去以種植稻穀和柑橘為主的農田因此被廢棄了30年。2015年起,在項目團隊和社區成員以生態友善的農法復耕下大約有6公頃的荒廢農田已恢復活力,並設立了11個有機農場,主要種植:薑黃、生薑、香草、食用花卉、香蕉、非基因改造的木瓜、咖啡、冬瓜和白蘿蔔。其他試點作物則包括羽衣甘藍、黃花菜、紅藜、洛神花、金手指、木豆、金盞花等。
2015年復耕初期,荔枝窩振興項目重要合作夥伴「綠色果園」從嘉道理農場引進首批阿拉比卡咖啡種子。至2017年,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的農耕團隊擴大農耕規模,嘗試將生態保護與農作物生產相結合以「農林複合」方法,發展「農業咖啡」。希望透過創新方式促進當地生產,並刺激農村創新和當地經濟。
目前荔枝窩有兩個主要的咖啡農場:香港大學荔枝窩實驗農場種植面積約3000平方米,共種植咖啡樹約500棵。The Coffee Terrace,則由村民和新移民共同經營,面積約1000平方米,共種植了大約200棵咖啡樹。除了Bourbon、Catimor 和 Typica,近日亦試種Caturra 和 Geisha品種。
在2013年項目剛啟動時,荔枝窩村只有1戶居民常住,目前則除了重新回到村中生活的原居民之外,還吸引了喜歡耕種、嚮往自然生活的外地人留在荔枝窩村生活,將這些過往資源錯配的地方重新整理連結,甚至吸引畫家、藝術家等來到荔枝窩長住,讓荔枝窩村的人口組成顯得豐富多元,目前已有18戶超過60人常住在村裏生活及工作。
人口回流共好共生
對於項目工作團隊甚至鄉郊初創培育計劃成員來說,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都不是問題,保持熱情、相信自己做的事對地方有幫助才是最難的,因此,必須先找出地方的DNA,才能明白要做什麼。因為荔枝窩永續計劃的促成,已經創造了讓荔枝窩村以外的人認識荔枝窩的契機,進而帶動香港整體鄉郊的文化觀光,凝聚社區認同與情感,吸引更多的人為在地貢獻力量,共享、共生、共好才更具意義。
1965年,被項目工作小組暱稱為群英姐的黃群英離開荔枝窩跟隨父親去了英國,當年14歲的她覺得荔枝窩生活又窮又苦,到十多歲才第一次穿襪子的她聽爸爸說要帶她去英國,「我開心到不得了。」她回憶說。
2014年在英國生活了50多年的她退休回到香港,「我留在香港、留在荔枝窩主要是為了照顧父母。」之前與父母在沙頭角住,只有假日才到荔枝窩,沒想到疫情一來,她為了避疫,帶着2021年10月剛過百歲生日的父親黃伯回荔枝窩長住。
返鄉不難,難的是留在家鄉生活。回香港5年半,回到荔枝窩常住已2年的群英姐,平日幫着給來荔枝窩進行復育計劃的人員及義工們煮飯做菜,並打理修復好的祖屋及小農場(英記農場),生活很充實寫意。
因着香港大學提出的不同項目計劃,也給了原居民不同的想法、新的參與,大家一起合作,群英姐也加入項目小組,是咖啡小組成員之一,在農場種植了200棵咖啡樹,也種薑、薑黃等農作物。
「我鍾意煮食、種植,現在生活都是這些。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過生活,只要在生活中願意分享,就會有所得。」笑聲很爽朗、被大家稱讚愈來愈年輕的群英姐笑說,村民當年都是因為不易維生離開,現在紛紛回流了,即使弟弟是英國北愛爾蘭華商會會長,她也不想再回到英國。
促進城鄉持續發展
因着此計劃的成功,也讓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列出將改善多個偏遠地區的公共碼頭,方便市民來往郊遊景點和自然遺產,有階段將包括10個位於新界及離島的公共碼頭。同時,亦計劃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統籌不同部門的保育鄉郊計劃,荔枝窩便為試驗地點之一,以促進鄉郊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的「滙豐永續鄉郊計劃」獲選為2021亞洲都市景觀獎的11個得獎項目之一,也是中國的三個獲獎項目之一。評審團隊讚揚「滙豐永續鄉郊計劃」「把一條荒蕪的鄉村復興成理想的農場,各個機構激發出人們的活力,並透過城鄉互動使其得以持續」。
此計劃吸引並培育了熱心的人士和機構在荔枝窩及其他偏遠鄉村開展新的保育項目。2021年,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也在荔枝窩附近的兩條村落啟動了活化計劃,並與國際機構及亞太區的大學建立了伙伴關係,以培育鄉郊永續發展的知識和行動。
成為城鄉再造典範
如同永續鄉郊計劃高級項目經理戚曉麗所說,近年世界各地都開始重新檢視傳統農村對整體社會發展的價值,隨着時代變遷,今日的農村已不能如往昔只求自給自足,作為與外界隔離的獨立系統,農村已成為整體城市的重要部分,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保育和推廣傳統農村價值也成為新趨勢。
而這個趨勢,也同樣體現在中國致力全面脫貧的路上,許多農村也在改造、活化的過程中,脫離貧窮,除了農耕之外,更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旅遊,大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而無論是內地或近年很受香港人喜歡的台灣,愈來愈多年輕人離開城市、放棄高薪,回到居住的鄉村老家,藉由成為有機耕種小農、翻修老屋開民宿、以創新手法延續傳統產業……等各種各樣的方式,在推動農村文化觀光的同時,也兼顧自然環境生態,塑造了農村生活的可持續發展。
荔枝窩無疑只是一個開始,期待更多人能因此重新認識鄉郊社區及環境價值,保留重要生態和文化資產,讓香港也能成為華人社會城鄉再造的典範。
荔枝窩系列報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