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1世紀,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應付社會需求,為了培育學生的共通能力與社會觸覺,教育局在課程指引中,建議學校根據校情,以「有機結合、自然連繫」、「多元策略、互相配合」、「課堂內外、全校參與」的方式,規劃並持續優化課程;當中鼓勵教師緊密合作,以突破學科框架,連結不同學習領域的重點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緊貼社會變化 革新師訓策略
培育未來教師的策略當然也要與時並進,因應社會與政策的轉變,設計新一代的師訓課程,為教育界提供適切時代需要的人才。筆者認為,革新師訓課程的其中一個關鍵方向,是積極推動準教師走出課室,建構與外界的連結,拓闊視野。
以生命及價值教育為例, 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而正如去年筆者在北京參與生命教育專業委員會年會後撰文所述,建立與生活的連結、提供實踐機會、營造良好校園氛圍等等,均是生命教育成熟發展的條件。正因如此,教育界同工的彼此分享、集思廣益就更顯重要。走出課室的第一步,先是踏出自己所屬的學校,到其他學校交流參觀。
同行參訪交流 啟發教學思維
事實上,不少學校都有推行生命和價值觀教育的教案,筆者先前介紹的校本資訊素養教育,以及「我是主的羊」品格教育,均是出色的示例。當然這不代表應「照辦煮碗」直接套用,重要的是教師之間能帶着實踐經驗,進行深度而專業的交流。在本年2月,筆者服務的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下稱學系)為例, 就舉行了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的參訪活動,透過參觀校園、小組交流等,準教師們在生命教育的教學方法、教案設計等方面得到啟發,並激發進步的動力。
另一場本地學校的參訪活動於3月舉行,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以實境學習來實行生涯規劃,校內有咖啡館、玻璃溫室等特備設施,配合相關培訓或課程;而校園設置中最叫人印象深刻的,要數學生有份參與建設的「貓舍」──在落成前,學生就貓舍的設計提出意見,更以全校投票來表達想法;落成和領養貓後,學校招募了貓義工隊去照顧貓隻和打理貓舍,實踐愛護生命、與大自然受造物共存的生命教育。一眾準教師親身見識到學校環境的可塑性,以及對生命教育的幫助。
發揮社區力量 實施多元體驗
筆者在參訪台北後曾撰文,分享當地連結家、校、社區的經驗,並指出社區也是教育的重要場所。其實香港同樣有社區資源,因此,走出課室的第二步,是要走入社區,了解已有的社區資源,並學習靈活地運用。
學系於3月舉辦了參觀活動,參加者到訪位於灣仔的SOWGOOD! 正向品格教育館。該教育館已投入服務6年,實體場館中設置了多項體驗活動,供3至10歲的兒童鍛鍊正向品格的10種核心能力;又創作了10款「果籽」公仔來將「正向品格」具體化呈現。
參觀的過程中,一眾準教師並非旁觀,而是投入活動當中,親身感受館內各種體驗,並體會到在學校以外教育的可能性。日後進行教學時,他們就會有意識去借助社區力量,連結社區資源,給予學生更多體驗的機會。
生命與價值教育是良好示例,讓人理解到師訓的革新和變化,建立連結、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多元體驗,是事在必行的大方向。在此感謝學校和社福機構,毫不吝嗇地分享寶貴經驗,在孕育準教師的路上並肩,為下一代生命而教,讓未來的莘莘學子受惠。
延伸閱讀:
引導年輕人成為「世一」網絡公民:談中小學資訊素養與價值觀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