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與京城諸名家交往

與京城諸名家交往

作者家翁羅承勳,1982年被中國判間諜罪,假釋以後,許多文化界人士不時與之聚會,作者也得以和前輩們在一起,聆聽他們對話、議論,自感「增長知識,受益良多。」

周蜜蜜 作者: 周蜜蜜
2023-02-18
書海尋珍

圖片:出版社提供

標籤: 冰心周蜜蜜啟功沈從文王世襄羅承勳范用黃永玉
作者移居香港後留影。
作者移居香港後留影。

編按:香港著名兒童文學家周蜜蜜新著回憶錄《亂世孤魂》,講述她在文革時期被迫「上山下鄉」、在廣州羅城與民主運動家羅海星相戀,再於1979年移居香港。本書也追憶她的丈夫、民主運動家羅海星在89年後因參與「黃雀行動」而被關押在中國大陸之創傷經歷,也寫其家翁、著名左派報人兼中共報界統戰羅孚因被北京告以間諜罪軟禁多年、終被釋放前後的種種軼事,並為這兩段歷史補上女作家的第一手秘聞。本社摘錄轉載文章,以饗讀者。

編輯報紙的副刊,工作是靜態的,而且時間比較固定,這對我來說,是有利的一面。於是,我把女兒從廣州接回香港來,安排入讀一間教學優質的、口碑不錯的幼稚園。同時,我自己又報讀了澳門東亞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學位課程。

課程基本上是函授的,只是在周末才去澳門聽課。在電視台晨昏顛倒地忙了那麼多年,我覺得自己的學識和精神「有出無入」幾乎是「透支」了,所以應該要適時地「進補、進補」。

當然,要認認真真地讀書、讀學位,也不是可以輕鬆以對的,除了要專心聽課和大量閱讀教科書及參考資料之外,還必須按時交作業。後來才發現給我批改作業的導師,其中之一是後來認識的作家朋友,也是我主編的《文匯報》副刊作者梅子先生,這真是應了那句一老話:無巧不成書。

生活似乎已經上了軌道,漸趨安定下來。遇上有比較長的假期,我和海星就會上北京去探望他的父母親。

羅承勳在北京假釋以後,當地的許多文化界人士,原來就和他是好朋友的一群藝術大師、大作家、出版家們,又互相聯繫上了,不時地探訪、聚會,增添了很多生活的意義和樂趣。我也很喜歡和這些多才多藝、可敬可愛的前輩們在一起,每每聽到他們的對話、議論,也能增長知識,受益良多。

周蜜蜜(右)與家翁羅孚(中)、丈夫羅海星。

啟功先生

其中最有趣的一位,就是著名的古典文獻學家、畫家、書法家兼作家啟功先生。他是清朝皇室後裔,雍正帝的九世孫和恭親王弘晝八世孫,學養豐厚,非同凡響。但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經歷過多次衝擊,曾經被劃為右派,又在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紅衛兵的激烈批鬥。他66歲的時候,就自撰《墓志銘》:「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雖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聽着啟老一字一句地讀出來,真的是充滿了辛辣辛酸的自嘲自諷。啟功先生的面龐圓圓的、紅紅的,像蘋果一樣光滑。每次看到他,總是笑嘻嘻的,顯露出天然的喜感。他說話的聲音字正腔圓,潤潤的很好聽。我聽他說清朝時老師教皇帝講英語的故事,生動有趣,好玩極了。啟老的書法超著,我大着膽子請求他為我的作品題寫書名,他很爽快地答應了。後來我發現他非常喜歡吃樂家杏仁糖,從此每次我從香港去北京,都會買了給他帶去,看見他拿着糖罐,像孩子一般樂呵呵地笑着,我的心中也充滿了喜悅的感覺,比吃糖還甜。多年以後他來香港訪問,受到各界的熱烈歡迎,香港藝術館館長還特別招待他。我也抽出時間,專門陪着他到處參觀,飲茶、吃點心,他興致勃勃,精神煥發,完全看不出有什麼老態。

王世襄先生

另一位有「中國第一玩家之稱」的文史學者,文物收藏家、鑒賞家王世襄先生,也是很有意思的前輩。他出身於官宦世家,其高祖官至工部尚書,伯祖為光緒年間的狀元。而他本人小學、中學在北京美國學校讀書,後為燕京大學文學學士、碩士(1941年)。1943年至1945年間任中國營造學社助理研究員,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平津區助理代表,1947年任故宮博物院文物館科長、1948年獲美國洛克菲勒基金獎金,赴美國和加拿大考察博物館。

他又於1949年任故宮博物院陳列部主任,1953年任中國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對「三反」後的處理有意見,被錯劃為右派。1962年「摘帽」,調回國家文物局任中國文物研究所研究員。他對中國傳統的葫蘆工藝、明式傢俬,都有很深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後期,他獨自踩著自行車,到處去收集「破四舊」被毀壞的明式傢俬,發掘出真正的「寶藏」。他又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美食家,不但會品嚐,還會烹飪。好朋友尊請他到家中做菜,他會帶上自己專用的鐵鑊廚具,大顯身手。

范用先生

還有從15歲就開始投身出版業,並被稱為一生「是書的奴僕,又是書的主人」的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也是羅承勳的摯友,我所敬重的長輩。他少年時賣書,成年後編書,老年時寫書,真真正正與書打了一輩子交道。他當時還敢於打破慣例,冒着極大的政治風險,為羅承勳出書。而我自己,每當出了新書,都會送給敬愛的范先生批評指正,他會給我寫來讀後感想,令我感動。

出身名門,翻譯《紅樓夢》的著名翻譯家兼詩人楊憲益、著名的漫畫家丁聰、戲劇名家吳祖光、評劇名演員新鳳霞、著名詩人邵燕祥等等,也是羅承勳的至交和座上常客,他們全都是才華洋溢,百折不撓的非凡人物,是精英中的精英,具有國寶級的珍貴。

羅承勳還帶我去拜訪敬仰已久的作家冰心、沈從文,還有畫家、書法家兼作家的黃永玉、黃苗子、郁風等等長輩名家。

冰心先生

原來,冰心的的家就離羅承勳住的雙榆樹不遠。所以,平常他們也常有來往。在我還是很小的時候,母親有一次帶我到廣州迎賓館去探望從日本回國的冰心先生,感覺非常親切,她還請我吃清甜的抹茶糖。母親叫我尊稱冰心先生為「謝大媽」。而這次見面,時間相隔已經差不多20年了。冰心先生──謝大媽還是那麼親切、慈祥。我把自己一本描寫文革時期生活的兒童小說送上,請她批評指教。不久以後,我就收到冰心先生的親筆回信,稱讚我的書寫得好,令我受到很大的鼓舞。

沈從文、張兆和先生

以前我曾經讀過沈從文的小說,非常喜歡,尤其是《邊城》,後來被拍成電影故事片《翠翠》,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羅承勳親自帶我到沈家,見到了這位偉大的作家兼文物專家,還有他的夫人,也是著名作家張兆和先生,實在令我激動興奮。原來羅承勳之前還受到台灣著名舞蹈藝術家、作家林懷民的委託,拜沈從文為師,認認真真地舉行了叩頭拜師的儀式,真是非常難得。可惜那時候沈從文先生的身體已經很虛弱,我們未能深談。

黃永玉先生

大畫家兼作家黃永玉先生,是個很風趣幽默的人,他以前也曾經在香港《大公報》工作過一段時間,所以與羅承勳相熟。文革時期,黃永玉畫的一幅貓頭鷹的畫被指為「黑畫」,紅衛兵造反派批判這是影射對階級鬥爭視而不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時,黃永玉被批鬥之後,困在一間沒有窗門、密不透氣的斗室內。生性依然保持風趣幽默的他,自行在牆上畫了有樹木外景的「窗戶」。那時期,羅承勳不顧諱忌,帶著女兒從香港到北京,登門拜訪黃永玉。他們患難見真情,一切盡在不言中。黃永玉當即為羅承勳的女兒羅海呂畫像,以茲紀念。這次我帶着自己的小兒女,跟羅承勳上門拜訪黃永玉先生,他非常高興,和我們拍照留念。後來他到香港,也給我的小女兒畫了像。

書法家、畫家、作家夫婦黃苗子和郁風,原來和我的父母親都是好朋友,與羅承勳更來往密切,無所不談。他們在文革中經歷了很多苦難,卻依然樂觀向上,生活品味高尚,充滿創意新思。

在這段期間,羅承勳還寫了不少文章,以「柳蘇」之名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大受好評,並且得以結集成書出版。計有:《香港,香港》、《香港作家剪影》、《香港文化漫遊》、《燕山詩話》等等。

我也常常樂得當他往返於京、港兩地的「特使」、「信差」,把他的書、文帶給不同的刊物和出版社主編,包括李怡、董橋、陸鏗等不同刊物的主編。

原刊於《亂世孤魂》第三章,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新書簡介:

書名:《亂世孤魂──我與羅海星,從惠吉西二坊二號到唐寧街十號》
作者:周蜜蜜
出版社:2046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月

更多精采文章

  • 潘耀明:心中宛有當時在潘耀明:心中宛有當時在
  • 汪曾祺側寫──集小說家、畫家、書法家、劇作家甚至美食家於一身汪曾祺側寫──集小說家、畫家、書法家、劇作家甚至美食家於一身
  • 黃永玉:我的表叔沈從文黃永玉:我的表叔沈從文
  • 周蜜蜜新書《亂世孤魂》周蜜蜜新書《亂世孤魂》
  • 陶傑:蜜意綿綿念海星陶傑:蜜意綿綿念海星

  • 面對面的離情
  • 愛情只是古老傳說?
  • 夏日最後敞篷紅色小跑車

周蜜蜜

周蜜蜜,又名周密密,曾任電台、電視編劇、專題電影節目編導,影評人協會理事,報刊、雜誌執行總編輯,出版社副總編輯。1980年開始業餘寫作,作品在海內外發表,並且多次獲得各種奬項。至今已出版100多本著作及多部兒童電視劇、電視節目,其中部分作品被選入中、小學教科書。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香港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兒童文學藝術聯會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委員會評審員、護苗基金教育委員,世界華文文學聯會理事,香港電台節目顧問。
View all posts
標籤: 冰心周蜜蜜啟功沈從文王世襄羅承勳范用黃永玉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協助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實現智能化先進製造。(Shutterstock)
灼見創科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作者: 香港科技園公司
2023-05-23
佛山市一家開發氫能燃料技術的企業來港考察,與本地能源科技及政商各界會面交流。
灼見報道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3
任景信認為,無論是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或是碳排放,數據聯通絕對有好處。
灼見專訪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2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宿世的善根宿世的善根 常霖法師
  • 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 陳家偉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 張建雄
  •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陳景祥
  • 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 潘銘基
  •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編輯精選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本社編輯部
  • 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 潘樂德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 關品方
  •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本社編輯部
  • 南韓開始衰敗南韓開始衰敗 蔣匡文
  • 逢危須棄逢危須棄 吳家豪
  • 中年幸福婚姻特質中年幸福婚姻特質 羅乃萱
  • 移民專家的人生多元選擇移民專家的人生多元選擇 張灼祥
  •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香港科技園公司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