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十多年前,不知道是不是平面的畫看得多了,發現自己對雕塑愈來愈有興趣。去過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或戶外雕塑美術館看雕塑,或是在旅行中,經常特意去「偶遇」一些著名的公共藝術雕塑。很多雕塑都讓我看了又看,不僅感動於那種藝術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美,更感嘆人文和自然共同的巧思和創造。再之後我更愛上了建築,因為從某個角度來說,建築就是大型的雕塑,這是後話了。
我對雕塑也有好多非常個人的感受,比如我父親老師的太太就是一位雕塑家,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去看望老師時,老師下廚留他吃飯,師母就在工作室專心於她的雕塑,並不會像一般女性一樣洗手弄羹湯,招呼客人。父親時時感概女性雕塑家或許太注重藝術家的自我,不是典型的好伴侶。又比如很多年前和朋友去探訪朱銘先生,那時候他的朱銘美術館剛開不久,他一邊慨嘆美術館的支出龐大,一邊說他年紀大了,以前做的青銅、金屬材料已經讓他力有不逮,所以他開始做木頭的,相對輕巧一些。我當時聽了心想,哦,原來雕塑是個體力活。
諸如此類的小故事還很多,讓我一直想寫寫雕塑家們和他們的雕塑。最近,機緣巧合下,巧遇香港自己的女兒──雕塑家Cynthia Sah和他的伴侶──Nicolas Bertoux這對雕塑家夫婦,那不如從他們開始吧。
他們賦予大理石另一種生命
Cynthia和Nicolas這次的雕塑展以《天工意匠──從自然到雕塑之旅》為名。展覽通過29件大理石雕塑來展現一對雕塑家伴侶的互相啟發和共同創造的面貌。Cynthia祖籍福建,出生於香港,在日本、台灣成長,紐約求學時接觸到了大理石雕塑。1980年,她到了意大利的Pietrasanta學藝,從此一入雕塑門深似海,開始了走上了大理石雕塑藝術的探索之路。
在意大利,她也收穫了愛情。Nicolas是法國人,成為全職雕塑家之前是一位室内建築師和設計師。他們一個東方一個西方,一個帶着女性的敏感和思維角度,一個喜歡數學和各種科技,所以他們有時各自靈感到,就分開創作,有時因為大型的委約項目,又聯手構思和探索。大理石在他們手上完全改變了堅硬的本質,或成了繞指萬般柔,又或者富含禪意,引人深思。從1995年共同創作開始,一晃眼,30多年間過去了,他們在全世界各地展出陳列的公共藝術或景觀作品已經超過了100多件。至於具體數字,Cynthia自己都笑說不知道,沒有數過,數字太大會讓她覺得自己好老。
他們的工作室設在意大利托斯卡納北部風景如畫的Seravezza鎮,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巨匠──米開朗琪羅據說就曾在此地創作。山上幾乎都是白色的大理石,Cynthia至今還記得當年第一次去看採石場,開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一邊是一整片巨大的大理石岩壁,讓她好害怕。但是他們還是被延續傳統的念頭征服了,說巧不巧,就在山邊找到了一個天頂極高的廢棄工廠,從而建立了他們的ARTCO工作室。在那裏,他們和自然的關係緊密,如同登山者,深入大山,自己挑選那塊合眼緣的大理石,用眼睛看,用手撫摸,用心想像這樣的形狀或上面的紋理,會為創作帶來何種啟發。
愈是和大理石打交道,Cynthia和Nicolas愈覺得大理石是有生命的,在山裏是一種生命;在他們手上,切割、創造,將雕塑家自己的個性注入其中,大理石便被賦予了另一種生命。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認為他們只是把自然重新組合,變換外在存在的形式而已。
讓藝術擁抱科技
當你欣賞Cynthia和Nicolas的作品,並觀看他們工作室的介紹短片,會發現很多機器的介入。Nicolas對這一點毫不違言,大理石雕塑這一領域在30多年前就因為科技的進步更新了很多工具,比如鑽石鋸線切割機的使用,使得以前非常辛苦的初胚切割工作變得輕鬆很多。近20年雕塑家們又採用了電腦技術來模擬創作成品。Cynthia和Nicolas的一些大型公共雕塑,都需要先在電腦中創建模型,然後輸出數據給機械手臂進行初步的作品創建。他們相信藝術家的工藝應該要和時代同步,米開朗琪羅如果在今日,也會使用這些技術。對藝術家來說,重要的是他究竟要表達是什麽,而不是他用了什麽方法。
Nicolas又補充說:「高科技只是帶來技術上的便利,你需要掌控它。我經常和助手們說,當作品用機器基本成型了,你要用你的手去撫摸它,你會感受到它哪裏還有問題,再去研究如何修改它。對真正的藝術家來說,技術永遠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為。就好像哲人說看有三個層次,一是平常所謂的看,然後你要真看進去,去研究它,掌控它,到了最後你真正看到了。所以這種修煉都要耐得下心來,去體會,去掌握。藝術家應該要真正看見,而不是拘泥於形式。」
有意思的是,從Nicolas的一些作品中,看得出他是真心擁抱數學和科技,這在他這個年紀的藝術家中純屬少見。他覺得有很多雕塑的形狀可來自於數學或受數學啟發,這個世界其實也是數學構建的世界,雕塑當然也不可避免。比如這次展出的Moebius這個作品,就是從19世紀德國數學家Moebius著名的Moebius Strip而來,這個作品不是一個完整的,卻想要表達只有一個面和一條邊界之曲面,無法找出源頭和盡頭的禪意。
循環再造,保護自然
Cynthia和Nicolas的展覽中有不少有趣的小品,細問下,原來都是拿他們大型作品剩下的邊角料創造的。 他們時時會對着這些被稱為廢料的大理石思考:可以拿它來做什麽?這兩件作品──Platte和Chips就是來自於這樣的念頭。不僅可以觀看,還可以撫摸、轉動、玩耍。因為邊角料在形狀上的先天限制,反而激起了兩位雕塑家的更多想像力和創造力。廢物也是來自自然,為何不讓它變成一個更有趣的存在?
大自然提供了大理石給Cynthia和Nicolas夫婦,大理石石質堅硬、卻又極富可塑性。對這份獨特的禮物,他們珍而重之,並以作品傳達再造和循環再用的重要性來回饋大自然。當他們見到大理石工廠和工作室有大量的大理石廢料,他們就遐想,如果找其他藝術家來試試用這些進行創作應該是個有趣的主意。於是,2004年,他們以自己的基金會Artco Foundation的名義組織了「Scraps as Materials(廢料做材料)」項目。該項目邀請了十位藝術家參加為期兩周的嘗試。第一周他們走遍不同的大理石廠收集有意思的廢料,藝術家們要尋找那些激勵他們靈感的材料,從而在第二周將靈感呈現,完成作品。項目結束,他們邀請了當地的民眾和朋友們來參觀他們的成果。那些本來是會被丟棄的廢料一件件都有了特別的面貌和別樣的生命,每一件作品都向觀者傳遞着保護自然的信息。
雕塑家的愛情
因為是少見的雕塑家夫婦,自然就講起了他們的相識相知。原來,Cynthia和Nicolas最初相識於一家酒吧。當Cynthia從紐約移居到Pietrasanta時,那時候大家都沒有電話,更別說手機了。因此火車站附近的小酒吧成了年輕人聚腳的地方,一群年輕人在那裏喝酒,並在酒吧的留言板上留下各種紙條交流信息,比如哪裏有工作、哪裏有學習的機會、誰在找同伴一起租地方、哪位雕塑家在請助手等等。
然後,Cynthia去了意大利著名雕塑工匠——Sem Ghelardini的工作室,在工作上再次遇到Nicolas。一開始他們摩擦不少,繼而卻漸漸了解對方,並墜入愛河。
兩位都是藝術家,如何走得到一起?不會吵架?Nicolas調皮地笑着看看Cynthia,眼裏依然滿是欣賞,他坦言:「當我們決定在一起的時候,說實話,一開始會發現我們原來有很多不同。但幸運的是,我們各自又有可以分享給對方的東西。在一起創作中,我們發現了很多共同之處。比如說,Cynthia很溫柔,會帶動我細膩的一面。」這時,Cynthia在一旁爆發出朗聲大笑:「我溫柔嗎?真的嗎?」他們互相打趣,眼裏閃着純真的光芒,依然恍如年輕熱戀的一對。
時間停留在創作的激情中
笑完後,Cynthia正色補充說:「我們認識在Low Tech時代,現在這樣的高科技時代只為我們帶來了工具上的改變。在我們的工作室,時間相對是緩慢的。我們要去訪石材,要研究,要慢慢打磨慢慢做,不會像香港那樣,每件事都恨不得明天就完成。可是時間站在我們這邊,不是嗎?我們手上的大理石都是上億年的老古董了,我們又把它們賦予了新的生命,我們有時候感受不到時間,因為我們和時間在一起。然而我們看今天的年輕人,都沒有耐心,似乎永遠在趕時間,一件事情都還沒有沉浸進去,已經又跑了,遇到一點小挫折,很快又放棄了,這其實是在和時間為敵。」
看着這對雕塑家夫婦,雖然外表歷經風霜,内心的激情卻一點沒變,這個年紀,他們依然不停步地在思考、在吸納、在創作。展覽英文名為”Journey from Nature to Sculpture”,以此形容這對雕塑家夫婦的歷程,似乎並不是太準確。Journey是不斷向前,一去不回頭的旅程;然而對Cynthia和Nicolas來說,從自然到雕塑;從雕塑到自然,卻是雙向的。從石頭成了藝術品,只是一種轉化;同樣的,他們也沒有覺得自己老去,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轉化成了作品,這都是雙向的歷程。他們把大理石這個一點都不「現代」的材料賦予了當代的生命,而自己也在這種創作的激情中一直活在當下,讓時間停留。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天工意匠──從自然到雕塑之旅》──薩璨如女士和尼古拉.貝杜先生雕塑展覽
A Journey from Nature to Sculpture – Exhibition by a duo of master sculptors——Cynthia Sah & Nicolas Bertoux
展覽地點:中環交易廣場中央大廳
The Rotunda, Exchange Square, Central
展覽時間:2019年8月27日至9月14日
27th August – 14th Septembe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