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耶魯大學諾德豪斯:單用合約限制國家放碳不會成功

耶魯大學諾德豪斯:單用合約限制國家放碳不會成功
每年1月初美國經濟學會與其他有關經濟學會聯合召開年會,今年在波士頓舉行,參加人數約有11,000人。開會的目的有三:第一是讓會員有機會發表論文,發表時有指定評論的會員,做報告時會員有機會交換意見;第二是每學會的會長與幹事開會,討論與決定會務;第三是讓每所有關經濟學的院校到會招聘,與拿到或快要拿到博士學位的會員會面。開年會可以說是一個招聘的市場,因此,對一般會員來說,參加經濟學會年會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報道分兩部分。第一是有關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第二是美國經濟學會會長的演講,因為它是被認為在年會中最重要的演講,日後在學會出版的《美國經濟評論》發表。
 

中國經濟學院校漸見成績

 
先談中國經濟學的發展,可以從我赴會參加的中國留美經濟學會(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 CES)會議開始。該學會是在1985年由幾位美國留學生發起的。其中兩位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生于大海和楊小凱。于大海不用聘請律師便能把學會在新澤西州合法註冊。50年後的今天該學會會員約有400人。每年在中國開會兩次。在美國獨立開會一次,參加本年會不算在內。在中國開會一般是與一所大學合辦。開會時選定了一個對中國經濟有關的重要議題,由會員與中國經濟學家發表論文,互相討論。常有請外國的著名經濟學家來參加。這次在美國經濟學會年會舉行的會議,請了一些中國重要的經濟院校領導報告該院校對經濟學的活動。開會時也讓一些來美招聘的院校解說它們的工作環境與需要聘那方面的新教授。
 
從中國留美經濟學會的活動可以討論整個中國經濟學的活動。從1985年開始到1996年,中國教育委員會(後改為教育部)在人民大學舉辦了一年度的經濟學研究生培訓班。因為用外匯的經費由福特基金會資助,簡稱為福特班。從1988年到1993年同樣的福特班也在復旦大學舉辦。福特班培訓的研究生一部分得到在班上任教的美國教授推薦到美國留學。有些畢業後回國推進中國的經濟學教育。近十多年來增強中國經濟學教師的隊伍,靠在美國經濟學會開年會時招聘。每年有約35所學院來招聘。因為來美招聘的院校不但待遇高,甚至高於一般美國院校的待遇,它們的工作環境也好,其他的同事也是良好的教師。有些在美國大學拿到博士學位的畢業生也不容易被中國院校招聘。證明中國良好經濟學院校的水平已相當高。這是令我們鼓舞的。
 

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演講  關注碳排放問題

 
在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演講以前,慣例是頒發學會今年選出的傑出院士(Distinguished Fellow)證書的典禮。往年只有一位,近年增加到兩位,今年特有四位。筆者是其中之一。今年學會的會長是耶魯大學的 William Nordhaus 教授。他演講的題目是控制排放二氧化碳的國際「集團」。演講先用數據說明放碳從1970年後每年把地球氣溫增加。問題是如何把一個限制放碳的國際集團組織起來,同時禁止參加的會員國家退出集團。回顧1990年京都議定書組織(Kyoto Protocol)建立後簽約同意限制放碳的國家先後退出。最後到了2011年連美國也退出了。這經驗證明了單用合約來限制國家集團放碳是不會成功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簽約的國家繼續守約。Nordhous 教授的建議是用經濟的懲罰來強迫會員國家守約。懲罰包括由守約的會員國增加從違法國家進口貨物的關稅,和增加違法國家所需進口能源的價格。簡單來說,不守約控制排放碳氣的國家會受到經濟的處罰。
 
演講沒有答覆的問題是定約的內容,即每會員國家每年容許排放的數量。這個問題在我最近出版的 Econom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一書第9章第5節回答了。我建議在聯合國大會開會,每會員國投票建議每年全球容許排碳的總數量,以投票數量的中位數來決定總數量。決定後的總數量分派給會員國,根據國家的人口分派。兩倍人口的可以排放兩倍。理由是全球的空氣是由全球的居民平均擁有。每人利用空氣排碳的權利均等。用放碳許可證分配與各國來控制每國排放的數量。每國可以把分配得到的許可證自由買賣。如果人口眾多取得較多許可證的國家需要財源幫助經濟發展,可以出賣許可證而得到財源。但利用財源來發展經濟時須要減少排碳量。我的建議是要依靠聯合國會員依守聯合國決定的議案才能施行。經濟學會會長的建議還要依靠會員國家能同意每年全世界排碳的總量,並同意用那種經濟處罰來控制違法會員。會長提出的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本文只能簡短地介紹了一部分討論的內容。
 
原文刊於 FT 中文網,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