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肆虐,籌辦音樂會所需要的不止勇氣和毅力,也要運氣,尤其是大規模的演出,所有上述條件都要加倍。
上周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三場名為「天空交響曲」音樂會,幾乎可以用「不可為而為之」來形容。作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專場,壓軸的《歡樂頌》動用六個合唱團的兵力,聯同獨唱家及樂隊演出。不說不知,那是本港自從年初抗疫以來,首次現場百人合唱演出,也是絕無僅有地全體戴着口罩演唱,創造了歷史。
負責演奏的「香港樂團」指揮梁建楓告知,由於演出人數眾多,尋覓排練場地傷透腦筋。結果全體合唱成員在學校禮堂作排練,一直到演出前才與樂隊聯排。每個音符,粒粒皆辛苦。
久別重逢,笑聲處處
在限聚令再一次收緊下,萬幸演出如期順利進行。11月16日的首場演出,文化中心罕有地熱鬧,到場人士戴着口罩,彼此相認,猶如久別重逢,笑聲處處,所遇見的包括96高齡、「小黃鴨」之父林亮先生和夫人,醉心中華文化的謝德富醫生、陳曦齡醫生伉儷等。
音樂會準時8點開始,擔任司儀的車淑梅以一貫電台金嗓子,為每首作品作介紹。台上除了近60位樂師以外,還有一面橫跨舞台十米高的大屏幕,展示由李秀恆博士去年在非洲拍攝的作品,其中從直升機往下拍的飛鳥圖,猶如天外有天。用他的原話:「在空中拍攝,一首首貝多芬的樂章不時在我腦海中迴盪,從《命運》到《英雄》,再由《田園》到《歡樂》,目光所及的各種山川河流線條,彷彿變成了天然的五線譜,天空中的雀鳥變成了有生命的音符,在天然五線譜上跳躍、流動,共同編織成了非洲獨有的交響曲。」
除了交響曲樂章外,節目頗有心思地安排兩首著名小品,由客席首席李娜黛獨奏《春天》奏鳴曲第二樂章,以及由任嘉鈺鋼琴獨奏《給愛麗絲》,以清雅優美的音符「隔離」雄渾的全奏。
座上我等一眾自詡萬物之靈,卻戴着口罩看着各種動物自由飛翔、走動,情何以堪!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