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日韓三國首腦在美國總統的度假地戴維營舉行三邊高峰會談,其目的很明顯地就是要建立統一戰線針對中俄朝三國。美國準備在東北亞開闢第二戰場,估計目標是朝鮮半島,主力是日韓聯軍,由美國在幕後指揮,日韓出任代理人。
據報道,三國首腦將會決定開通三方首腦熱線,針對朝鮮半島局勢協調聯合軍事行動。為了拉攏日本,美國或會公開支持日本排核污水入海。美日韓三方更會共用情報,建立年度高峰會晤機制,採取準軍事措施加強三國間的合作,針對中俄朝三國。美國或會承諾在危機時刻和日韓相互軍事行動磋商,藉口攜手打擊朝鮮轉讓潛在武器給俄國。美日韓還會就今後一段時間的聯合軍演落實安排,提升到海陸空立體反導彈攻防戰。如果趨勢不變,不排除在日本海或會爆發一場大規模海戰。
美國夥拍日韓發動戰爭
如今很多人都看得比較清楚,美國迫切需要在東亞地區發動一場戰爭,而且愈早愈好。筆者認為,拜登是不折不扣的戰爭販子。今次的戴維營會談,歷史將會下註腳:美國夥拍日韓,為準備發動東北亞戰爭(第二次朝鮮戰爭)正式揭開序幕。如果預測不幸成真,拜登將會作為戰犯寫進歷史,岸田文雄和尹錫悅是幫兇,三人狼狽為奸。
現在看來,亞洲地緣政治的趨勢是:美國已明目張膽,不再掩飾,要首先在東北亞地區建立類似北約的組織,以美日韓為軸心國,開展年度多領域軍事演習,把立體防務合作提升到全新水準,加強關於朝鮮導彈發射和網絡活動的資訊共用。這已經是準軍事同盟的態勢,五角大樓將加強其在日本和韓國的軍事基地的管理和控制,為發動戰爭做實質準備。筆者和全世界絕大多數熱愛和平的人一樣,希望不會不幸而言中。
現時朝鮮半島的軍事局勢已有質變,緊張氣氛驟然升高。估計朝鮮將會有對應的動作,早前已宣稱不排除動用核武器。一旦戰爭爆發,已無所謂道義或規則,後果不堪設想。
美國為什麼如此好戰?
美國為什麼如此好戰,而且為什麼如此匆忙?因為如果和平競爭,假以時日,中國一定將美國比下去。美國不甘心其霸權面目被揭穿,不甘心其領導地位被取代,尤其是美元地位弱化的趨勢已成(不是去美元化,是美元弱化),美國無法抵擋,難以招架。如今中國最高領導去南非出席金磚國家會議,主題之一就是金磚國家成員要聯同眾多非洲國家及第三世界國家(簡稱「全球南方」)在互相貿易和投資活動中減少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金磚國家將不斷擴充,已成不可逆轉的長期趨勢。雖然路途遙遠,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日漸變得重要,也是不可逆轉的長期趨勢。美國感受到無比的壓力,為了維持美元的地位,早晚一定出動美軍,而且愈早愈好。
戰爭是可怕的,大家都不願意爆發戰爭,主觀上都期望和平。問題是豺狼本性沒法改變,何況是披着羊皮的豺狼,有欺騙性,混入到羊群之中,欺負馴服善良的羊群。豺狼要有狐朋狗黨,不幸在日本和韓國分別出現了亞洲版的澤連斯基。
軍事霸權欺人是客觀現實。只有充分備戰,才有機會避戰。如果對方蓄意要主動挑起戰爭,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綏靖主義沒有出路。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對納粹德國多番忍讓退卻,最終還是避免不了戰爭。投降主義最終一定招致失敗,歷史殷鑒不遠。今後的軍演越發頻繁時,如果中俄朝戰艦聯航,美日韓海軍迫近,俄方或朝方可能先發制人打下對方的軍機或軍艦。美日韓反擊時,中國海軍幫不幫忙?擦槍走火,不可不防。而這正是美國朝思暮想的企圖,可說是正中下懷。中國那就被拉下水中,美國可以趁機賴債不還。現時中國仍持有的美國國債接近8000億美元,非同小可。
問題是小型的戰爭衝突,美國是一定會冒險嘗試的,而且永遠禁不住蠢蠢欲動。因為動手打人,美國經驗豐富,戰爭是美國最熟悉的手段,最熱衷的做法。美國同時已經看出,中國盡量爭取和平統一台灣,盡量避免在台灣本島作戰,因此已有預案轉移目標到日本海(和南中國海)。菲律賓和越南牽涉到整個東盟,美國搞局並不容易,而且曠日持久,拉拉扯扯不易為。反而美國在日本和韓國早有軍事基地,而且已經營了好幾十年。因此估計美國不會捨近圖遠,在日本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最高。美國別無他法,只能宣傳戰爭,挑起矛盾,製造敵人,醜化他人,拉攏幫派,嚇唬平民,尋找代理,引發戰爭。真正和中俄朝開打,美國不是不夠財力,人力及物力,而是沒有道德底氣,只是為了集團利益,因此最終一定失敗。用香港人熟悉的古惑仔語言:求財啫!搏命咩?這就決定了最終誰勝誰敗。
反對軍火商和戰販
〈詩篇〉有以下幾節,很能夠代表酷愛和平的善良人民的心聲,反對軍火商和戰販:求你救我脫離邪惡的人,保護我脫離殘暴的人;他們心中圖謀姦惡,日日不停挑起戰爭;他們的舌頭銳利如蛇,嘴唇裏有毒蛇的毒液;求你庇護我脫離惡人的手,保護我脫離殘暴的人;他們為我暗設羅網和繩索,他們在路旁張開網,為我設下圈套;求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求你在戰爭的日子,遮蔽我的頭;求你不要遂惡人的心願,不要成就他們的計謀。
筆者行文至此,隨手拈來,不可無詩。「東風吹散西來塵,笑捧蟠桃嘲拜登。南球已無唯諾客,北擴猶有附隨人。江山如許乃吾土,天地奈何多戰爭。不滅不生在期許,靜中聊且養吾真」。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