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民幣終於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的國際支付佔比只是1.08%,少得可憐。美國是絕對霸主,2020年佔比59.44%,歐元佔比19.39%,人民幣仍不足2%,排在英鎊、日圓之後。
中國凡事有設計,2021年提出,2025年將國際支付提升至5%,一帶一路計劃是主線,中俄交易用人民幣,中東石油交易亦向人民幣進發,去美元化在低調進行。但這3年國際局面大變,俄烏戰爭、以巴戰爭、歐俄貿易制裁,看似對美元有利,但美國的全球制裁,大失人心,數字最能說話。2023年12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3.2%,首次超過日圓,成為世界第四。隨着日圓大貶值,2024年6月人民幣佔比升至4.61%,日圓佔比2.75%,大勢已定。
人民幣要制定計劃,追上7%的英鎊了,美元又怎麼樣呢?2023年,降至47.31%,2024年6月,再降至47.1%,雖然美國一直在打擊歐洲的俄國生意,2023年歐元全球支付反而升至22.55%,較3年前增長3.16%,2024年6月再升至22.72%,可見美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跟貿易夥伴如中國的爭端四起,影響了美元聲譽,能不用就不用了,所以2024年6月,美國支付佔比,並無起色,只是47.2%,比2020年下跌了12.34%。這走勢和美元的全球儲備佔比亦差不多,美元統治全球地位收到前所未有挑戰,這是老人政治的後遺症嗎?看來還要等4年,才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