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假設是人是理性動物。如果人根本非理性,人的行為即無法預測,亦將無從解讀。因此人若非理性動物,就不可能有經濟學。
然而,人是理性動物這假設經常被質疑。行為經濟學者隨便可舉例證明人類行為不一定是最理性的:事實上,人類行為可以前後矛盾;不少人看來不停地做着傷害自己或自己家人的事。那麼,到底經濟學者是不是自欺欺人,浪費時間之餘亦現身說法,證明人的不可理喻?
原來說人是理性動物並不就等同說人經常都有能力去作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一個人能否作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要看他能否掌握關鍵的資訊、能否正確理解該等資訊,和能否克服人性和個人的弱點,並能着眼於長遠最有利的事情。現實世界中,不少人對自己都不大了了,譬如醉駕人士就是因為高估了自己洒後駕駛的能力;癮君子變成癮君子就是因為低估了毒品使人上癮的威力;病態賭徒變成癮君子就是因為高估了自控能力。
人是理性並不表示人的選擇都是最佳選擇。這正是經濟學泰斗Paul Samuelson 的選擇行為顯露選擇理論(Revealed Preference: To Choose is to Prefer) 錯誤之處。長期以來,他以探索經濟科學(economic science)自居,把選擇行為視為流露由衷的選擇,認為口講無憑,實則不自覺地犯了學術自大的大忌。
人類無法完全掌握事實才作選擇
傳統經濟學的謬誤,不在錯於理性假設(assumption of rationality),而是在錯於忽略了人性的若干特點。Samuelson 以為行為才是最能反映由衷的選擇(truepreference)。但這「以為」經不起驗證。
筆者在一篇有關人性的論文(Ho, 1998)指出:人類行為雖然本質是理性,卻只反映在個人演繹所處環境下的選擇(perception),但個人演繹所處環境往往與真實世界有別:目測下以為水很淺,原來水很深;自以為酒量足以應付駕駛,原來高估了自己的酒量。事實上人類無法在完全掌握事實下才去作選擇。而且礙於人性弱點,往往身不由己,如因為懈怠、因為自控能力不足、又或因為欠缺自省的習慣,人經常不能作出最惠己的決定和堅持下去矯正自己的習慣。
傳統經濟學的另一謬誤是忽略了人類在物質上的需要外還有心理上心靈上的需要。傳統經濟學者畫地為牢,以為經濟學無關心理無關文化,其實大錯特錯。從廣義看一切行為皆是選擇,而選擇就已經是經濟問題。從狹義看,即使是消費行為,不少也是因為要滿足心理上心靈上的需要。為什麼情人節晚餐特別貴?為什麼要送花送禮?但是情人也不一定要過情人節!過不過情人節,選擇海邊散步還是去高級餐廳吃晚餐才算浪漫是文化問題。可見文化對經濟影響深遠,而且文化對經濟的影響絕不限於「文化產業」。文化其實直接影響人類的消費行為、生產方式、生產效率,和儲蓄投資等。經濟學怎麼可以忽視文化?
參考文獻:
Ho, Lok Sang (2014)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of Happiness, Routledge
Ho, Lok Sang (1998) “A Model of Human Nature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ocio- Economics, Vol. 27, no. 2, 271-287.
經濟學迷思剖析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