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族群都有植根於傳統或信仰的經典,藉以確立倫理規範,凝聚民心,推廣教化。中國自漢朝以來,政治、教化均以儒家為圭臬,孔子、孟子的著述都被奉為經典。現代人對儒家學說的影響有許多不同的評價,不過如果卸下當權者強加的任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仁、義、禮、知」等核心理念,與當前的普世價值並無衝突,甚至相得益彰,這是大多數人認同的。
感性薰陶和理性思辨同樣重要
研習經典對於提升國民素質及歸屬感肯定有積極作用,不過在基礎教育的情境下,要藉經典提高學生的性情素養,必須正視自幼植入孩子心中的人生論述,除了背誦與踐行之外,必須預留拓展和反思的空間。因為心智未成熟的孩子為了適應生活,要由「零」開始建立與周邊人、事、物的關係,很易養成順從規矩及附和成見的習慣。
如果經典的研習只着重灌輸和感染,沒有多元啟發的詮釋和深入思考,到了孩子進入反叛期,或投身社會面對現實的時候,刻板定型的素養會受到強烈的衝擊,或矯枉過正,或棄如敝屣,到時鞭長莫及,愛莫能助,會造成風俗倫理的危機。
就基礎教育而言,感性薰陶和理性思辨同樣重要。以《孟子・魚我所欲也》為例,充滿現場感的論述,縱橫開闔的言詞,破立褒貶的感染力很能打動人心,但仔細思量,當中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般解說認為,孟子筆下的「不食嗟來之食」是「捨生取義」的例證——其實只是類比——於是,那些寧死不接受嗟來之食的乞丐、饑民,都變成成了儒家讚許的「義士」。
儒家學說真是這樣簡單嗎?根據《禮記》關於「嗟來之食」的記載,姑勿論故事的真偽,孔子門徒曾子聽到故事之後的反應實在難能可貴,值得推崇經典教學的有心人參考:
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而來。
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1]
原來曾子對「不食嗟來之食」的堅持有所保留,他說:「不要這樣吧!對方呼喝你,可以拒絕;對方道歉了,可以接受那些食物。」
何況,原文那句「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可見這是「絕食者」的慣性堅持,而且多次相同的經歷,施予者的呼喝或可理解為草率而未必有輕蔑之心。如果這個推斷屬實,只為了霎時的自尊或面子而放棄生存機會,真是值得肯定的行為嗎?這樣的表現,真可以作為儒家捨生取「義」的「例證」嗎?
曾子對這個故事的回應白紙黑字留在經典的文本上,可見古人並不輕視他的異議。我們推廣經典教學,更應好好啟發學生思考相關的問題。
「所欲有甚於生者」的多元思考
《孟子》的篇章沒有題目,體裁介乎語錄體與論說文之間,可視為過渡性的散文,有別於嚴謹的專題論述。孟子的發言對象是要遊說的君王、異見人士,或追隨他的弟子。他們都是生活現場裏的人物,那些篇章其實都是有特定語境和對象的應用文。行文語氣和字裏行間多不勝數的語助詞正好說明,那是生活應對的紀錄。
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孟子引用這個極可能虛構的故事,只是個方便說法而已。「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以是自尊的執着,也可以是人生的其他追求。「不食嗟來之食」不過是超越死亡的第一個台階,篇章裏提及「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禮義」與自尊有所不同,肯定是另一個台階。其實,這才是孟子強調捨生取義的應有之「義」。
生存、自尊、禮義——在這篇經典裏,孟子勾畫出人生「3個台階」的倫理想像,不禁令人想起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2]。
他使用了「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等概念描述人類動機推移的脈絡。原來中外古今人文學者的識見可以互相呼應。透過馬斯洛的啟發,我們可以繞過一些誤會,較易疏理孟子的學說,並開拓廣闊的思考空間。
此外,孟子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3]如此看來,只顧存片刻尊嚴,「不食來之食」而喪命,絕非志士仁人所應為。
「捨生取義」的角色配置
人非草木,螻蟻尚且偷生,那些因為禮崩樂壞、民不聊生而流徙他鄉的庶民,儒家不會視之為不義之徒,只會以惻隱憐憫之心待之。於是有超越「授受不親」的禮節,「嫂溺,援之以手」的說法[4]。人命關天,民生無小事,孟子認為庶民生計就是國之大事: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5]
每個人的命都是命,以惻隱為初心,讓庶民「養生喪死無憾」是「王道之始」,是文明管治的基石。統治者的天職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幸福尊嚴,絕不可輕佻浮躁、好大喜功甚或文過飾非,以指點江山的氣焰號召百姓「捨生取義」!
這是統治者的擔當,亦是志士仁人「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使命[6]。面對任重道遠的擔當和使命,鞠躬盡瘁,「捨生取義」是理所當然的終極原則,亦是以身作則,化民成俗,提升社會人文素養的前提: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
優先解決民生問題,讓數口之家不致挨餓,然後推廣教化,曉之以「孝悌之義」,成全那些依然帶着物質性的「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和「七十者衣帛食肉」的民間願景,這是儒家貼近現實,建立文明社會的政治倫理觀。
後記
「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8] 在基礎教育的情境下,猶應注意面對人生的成長規劃。魚與熊掌之間,可以延伸許多相關的亮點。只要我們預留「拓展」和「反思」的空間,必定有教學相長的收穫。
註:
- 《禮記‧檀弓‧下》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 《孟子‧告子‧下》
- 「嫂溺,援之以手」:見《孟子‧離婁‧上》。
- 《孟子‧梁惠王‧上》
-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見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 《孟子‧梁惠王‧上》
- 「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見司馬遷〈報任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