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以大一統的君權管治天下,基本上以面對人性的倫理綱紀作為穩定社會的磐石。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奉孔子的著述為經典,並以之為治國理念和禮樂教化的依據。於是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1]
儒家的典籍由漢代的「五經」遞增至唐代的「九經」,再經宋代醞釀,到明代確立「十三經」。2000年間,儒家的經典以核心輻射的方式擴大規模,以「道統」角色介入政治運作和民間教化,除了道家的映襯和佛教的啟發之外,得到歷朝衛道之士的維護標榜,盤根錯節,立於不敗之地。可是明清以來,唯我獨尊的正統思維備受艱危國運和西方文化衝擊,民國初年竟變成頹垣敗瓦的孔家店。
回顧儒家的發源時代,先秦原來另有一番氣象。孔子生於公元前六世紀,正值春秋末期。他與世長辭約100年後,孟子誕生於戰國時代。孟子離世那一年,荀子28歲,兩位可說是天各一方的孔門隔世弟子。至於荀子的兩位高材生,韓非子以法、術、勢之說襄助秦王一統河山;李斯以威權管治的手腕為秦皇「安天下」。
可惜韓非子含冤逝世10多年後,秦朝得以建立;秦朝建立10多年後,李斯身陷權鬥,被腰斬於咸陽,提早為秦朝殉葬,儼然一齣政治與文化的悲劇。
在那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孔曰成仁,孟曰取義」[2],荀子隆禮,韓非子定法,李斯弄權,短短300年間,4位學者、一名政客就扭轉了整個參差齟齬族群的命運。其間,孟子與荀子雖同屬儒家,但分途發展,奠定了開明政治的座標,然後導出韓非子面對烽火危局能收一時之效的威權管治模式。
從回顧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時局發展的應對之道。孟子與荀子作為儒家思想轉捩點的人物,在倫理修身、治國之道、論述取向和行文風采各方面都兩翼相扶,既開拓,又承傳,似矛盾而其實兼容,其間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啟發。
對立互補的人性論
在倫理方面,孟子主張性善論,強調人禽之辨,以「孺子將入於井」的設想確立惻隱之心的「仁」,繼而引出羞惡之心的「義」、辭讓之心的「禮」和是非之心的「知」。
孟子強調「四善端」人皆有之,唯「賢者」能不失其本心。一般人若能堅守本心,亦可成為聖賢。他認為「賢者」與未成為賢者的凡夫俗子都同屬人類,只是修養有所差別,而這種差別可以透過自己的內省功夫逐步消弭,最後超凡入聖。而他標舉的「禮」是「辭讓之心」,屬四善端之一;荀子「隆禮」所說的是禮樂教化。孟子強調本心,荀子強調據本心而訂立的行為規範,一虛一實,兩者有微妙的對應關係。
政治方面,孟子着重個人內在的道德自覺,主張民貴君輕,遊說當權者施行仁政,維護百姓的福祉,作為化民成俗、建設文明社會的先決條件。
至於荀子,在倫理方面主張樸素的性惡論,認為沒有經過聖賢之道教化的人會對社會帶來負面影響,彰顯聖賢與常人的差別,進一步以聖賢為楷模,制禮作樂,以「他律」的方式規範一般人的行為,使不流於邪惡。
荀子從社會管治的實效角度肯定禮教的意義,並且認為法令規管是有效的治國之道。如果人人都受到禮教制約和法令規管,就個人而言,不作奸犯科;就集體而言,可以重建文明秩序。
《荀子・勸學》提到求學的意義:「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爲禽犢。」意思就是君子求學,為的是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不是像禽犢那樣取悅他人。
可見荀子勸勉讀者,要「學」的,決不止於一般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更不是取悅他人的伎倆,而是《禮記‧大學》所引的「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湯在浴盤刻上銘文,沐浴時提醒自己,如果有一天能夠革除固陋、自我更生,接着的日子都應該這樣,而且天天都要這樣,以臻於至善。)
如果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一旦問題解決了,學習的「任務」就可完結;如果為了取悅他人而學習,只有取得虛榮或收割利益的事情才會放在心頭,與被人畜養的禽犢根本沒有分別──可見荀子也意識到「人禽之辨」。
孟荀文采 各有千秋
回顧儒家的經典,《論語》屬於語錄體,除少數篇章,都是隨機對話的筆記。因為篇幅短小,一般未見文章法度。《孟子》的篇章沒有題目,基本上仍是生活現場的應對紀錄,或對弟子、時人的答問,篇幅較《論語》長,而且多有明確主題,可視為過渡性的散文。至於《荀子》,篇章都有題目,主題明確,內容鋪排自成法度,可視為完整、成熟的論說文。
此外,春秋戰國是中國散文奠定基礎的年代,當時的知識份子有志於從政者會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期望改變社會或自己的命運。所著述者多與政局或世道人心有關,行文的對象和語境鮮明,情理兼備,雖然引經據典,但素材親切,文字生動,奇偶互見,語氣變化多端。這些特點對中國古代散文發展影響深遠。
在行文風格方面,孟子以浩然之氣遊說當權者行仁政,並啟發弟子承傳孔子學說。他與諸侯應對之間,以率性的言詞因勢利導,不亢不卑;面對時人,則循循善誘,啟發良知。至於荀子的文章,都是深思熟慮、盱衡大局的忠告,且筆調嚴謹細密,設喻類比,周至詳盡,近於學術著作。
孟子與荀子的論述風格有所差別,或與時代背景、社會角色及個人性情有關,不過對於儒家學說和中國文化都同樣發揮了拓展和延伸的作用,令人嘆為觀止。
孟子曾對弟子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3]「說大人則藐之。」[4]唐代古文家韓愈指出「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乎詩書之源」[5] 可以培養出浩然之氣,提升作品的格調:「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6]以〈魚我所欲也〉為例,首尾貫串,峰迴路轉而脈絡清晰,奇偶相生,抑揚頓挫而一氣呵成,確立了古文的典範。朗讀或吟誦原文,可體會「言之短長」、「聲之高下」的節奏感:
魚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捨)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於生者
故不為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於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則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參考前文,「者」字可刪去。)
則凡可以辟(避)患者
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辟(避)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
一豆羹
得之則生
弗得則死
嘑爾而與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鍾於我何加焉
為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歟)
鄉(向)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向)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向)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謂
失其本心
至於荀子,以〈勸學〉為例,素材豐富,淺近務實,脈絡清晰,多用排偶鋪陳理據,於字裡行間體現雄奇壯麗的風格,下開駢文的先河,與《孟子》的「古文」互相輝映:
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捨)。
鍥而舍(捨)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捨),金石可鏤。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小結
就個人而言,生逢亂世是命運使然,令人唏噓無奈。不過涸轍之魚見證時代風雲,若能親炙賢能之士的教誨,亦屬萬幸。
就社會文化而言,能應對時局,將人間智慧拓展、承傳而不故步自封,亦是文明演進的契機。
珍重自強,希望就在明天。
註:
- 半部《論語》治天下:https://baike.baidu.hk/item/%E5%8D%8A%E9%83%A8%E8%AB%96%E8%AA%9E%E6%B2%BB%E5%A4%A9%E4%B8%8B/1159700
-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https://kknews.cc/zh-hk/culture/66jpep.html
-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https://baike.baidu.hk/item/%E6%88%91%E5%96%84%E9%A4%8A%E5%90%BE%E6%B5%A9%E7%84%B6%E4%B9%8B%E6%B0%A3/10558318
- 「說大人則藐之。」:https://baike.baidu.hk/item/%E8%AA%AC%E5%A4%A7%E4%BA%BA%EF%BC%8C%E5%89%87%E8%97%90%E4%B9%8B/10732940
- 「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乎詩書之源。」: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2260
-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