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的大中東計畫隨着2003年伊拉克戰爭拉開,敘利亞一直是美國針對的目標。可悲的是,敘利亞人民本來是回應「阿拉伯之春」的和平起義,這個良好願望很快便遭各方利益所騎劫,而陷入一場殘酷的代理人戰爭中,這絕非敘利亞人所願。
回看有不少推動革命者早期已流亡到歐洲,他們有些返回國家卻未知國家實況,可是打開了個潘朵拉盒子,各方勢力都跳了出來,最有組織的自然會成為主導力量,騎劫革命。
受波斯灣國家資金援助的遜尼派伊斯蘭聖戰組織「脫穎而出」,ISIS乘勢而起,企圖推翻敘利亞什葉派政權,並佔領了敘利亞不少土地,進行局部黑暗兇殘的統治。「阿拉伯之春天」竟成為聖戰者的春天,並導致多個中東和北非國家的動盪不安,而且出現人類近代史中最龐大的遷徙潮之一。現在約有1,500萬阿拉伯人被迫離開家園,逃離國境或在國境內流徙。
敘利亞內戰令到原本滯留在該國的數以十萬計伊拉克難民,不得不再遷徙。事實上,敘利亞本身亦有上千萬國民成為國外或國內難民,而在伊拉克的巴勒斯坦人自薩旦姆倒台後,逐步被趕出伊拉克。至於在利比亞數十萬的埃及人,也不得不被迫返回埃及,利比亞本身也有200多萬難民,其中有40萬在國境內流離失所,其餘接近200萬主要逃到突尼斯。
大遷徙對中東和非洲的政治經濟以至人口生態,造成難以想像的衝擊,歐洲也得直視湧向他們的難民問題,那一張張無助可憐的難民臉孔,其實是極需要歐洲國家對他們堅負道德責任,早日協調,以避免更多的人道災難。
至於富裕的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如卡塔爾、沙地阿拉伯等,他們對阿拉伯難民竟袖手旁觀。他們資助敘利亞反對派令內戰停不了,卻不願照顧為此付出極大代價的老百姓,宗教派糸成為他們零接收的借口。美國亦是,這個高舉民主人權的世界警察,中東亂局她責無旁貸,卻對如何解決難民潮,噤若寒蟬,到現在仍未表態會否願意與歐洲攜手屢行人道責任。
不過,最重要還是協助中東地區停止戰爭,而不是火上加油。今年三月在突尼斯舉辦的「世界社會論壇」,我特別去參加一個由「聚焦敘利亞」(Syria In Focus)主辦的會議,他們不時高喊口號,什麼要國際團結、繼續支援革命等等。對於如何解決敘利亞難民問題和戰爭,卻沒有人去談論和關心。
與會的一位加拿大女士,忍不住站起來表示,她去年三次探訪敘利亞,在不同地方與不同陣營的老百姓接觸,他們都異口同聲認為先結束戰事。如果一場革命令到老百姓連生存權也失去、歷史文物遭嚴重破壞,並讓帝國主義有機可乘,這還算是革命嗎?國際社運圈的天真理想,卻要該地老百姓付出代價,良心何在?
小艾藍,國際社會應還給你們生存的權利。我希望我們亞洲這邊廂也能為你們做點事,雖然地理上我們之間有些距離,但人道精神將會把我們團結起來。
原刊於《天下》,獲作者授權刊登。
(封面圖片:Wiki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