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為開門七件事之一,茶於中國人的生活不可或缺;然於文化層面上,茶又衍生出「道」,其深意遠甚於其餘六事。蘇軾詩云:「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茶豈止為用?傾側茶壺,隨茶湯淅瀝流瀉入盞的,尚有3000年文化陳韻。
早前本會文化產業委員會及青年委員會舉行專題晚餐會暨導賞之旅,在充滿中華文化氣息的饒宗頤文化館,細聽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娓娓道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茶文化。
相傳神農氏在遍嘗百草時首先發現茶,但由於缺乏史料佐證,一直難以考據。鄭培凱表示,茶的發明應該出現於農業時代以後,乃因必須找到人工種植的方法,方可收穫大量茶葉。據目前史料所得,作為飲料的茶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最早見於雲桂與巴蜀,因為當地的農業較為發達。
唐人未知好 論著始於陸
因為茶葉具藥性,古人最初把茶葉放進鍋中烹煮服下,作草藥滋養之用。
魏晉至唐朝年間,時人為方便保存,把茶葉收集製成類似今日普洱的茶餅(或稱茶團),飲用時把茶葉搗成粉末烹煮。後來又衍生出芼茶道,於茶中混入薑蔥、果皮等材料共煮。茶作為飲料由來已久,但所以能昇華為「道」,關鍵在於物質文化的超越。鄭培凱解釋,「道」意指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謂茶道,則指人在喝茶時制訂林林總總的規範與儀式,賦予其文化意義。品茶有賴味覺,因此茶道本身是形而下、物質文化的經驗;當此體驗昇華至心靈、審美甚至宗教的層面,成為形而上的精神支柱,方可成「道」。
今人多以為茶道源於日本,但追本溯源的話,茶道實始於唐代茶聖陸羽,即使是明治時代岡倉天心的名著《茶之書》,亦言明陸羽為茶道之祖。陸羽先後創製24種茶器,訂定茶道儀式,並著有《茶經》三卷傳世,是為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無怪乎蘇軾詠茶詩〈寄周安孺茶〉亦云:「唐人未知好,論著始於陸」。陸羽對製茶、煮茶、品茶等俱有獨到見解,小至用水亦有所劃分,以山水為上品,江水次之,井水下品。他又反對芼茶,認為「茶性儉」,毋須多添佐料,以保留茶之本味。其見解廣獲肯定,流傳至今。
自然圓融 精行儉德
今人喫茶重視茶味,陸羽卻同時着重茶的外觀、香氣,甚至用茶時的環境。例如煎茶時水面冒出豐盈沫餑,輕若浮雲,白如積雪,陸羽視之為「湯之華」,即茶湯之精華,可見對其重視尤勝茶之甘味。陸羽亦強調整個品茗環境的整體性與統一性,例如於野寺山園、瞰泉臨澗之處用茶,則求簡而不求精,以體現自然圓融,達心靈淨化之效。《茶經一之源》云:「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點出簡約為茶道中心,兼以茶扣連道德,昇華至更高層次,爾後成為文化傳統,為君子所喜。
陸羽以降,元、明茶人對環境亦甚講究,後來東傳日本,對其茶屋之發展影響深遠。日本茶道重視「侘」(音:wabi),意指所有儀式與精神境界的圓明結合而成的一個整體,鄭培凱認為,其概念亦與陸羽所倡一脈相承。宋朝以後盛行「點茶拉花」,把茶葉碾磨成抹茶後,以茶筅攪動,於茶面打出花木,甚至詩詞,蔚為一時佳話。明朝以後則以泡茶為主,流傳至今。
鄭培凱指出,雖然不同茶道盛行於不同時代,但各種茶道的發展大致並行。3000年茶文化之中既有主流,亦有支流,反映中華文化的多元。雖然各流派自成一家,但究其根柢,卻具有精神上的統一。
原刊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