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糖尿病分輕重 誘發原因多種

一般人的空腹血糖值控制在4.0至6.0mmoI/L,便算是理想。(Pixabay)

人,養生求健康,應以袪病為要;養生求長壽,當以防病為主。因而,保健身體,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維護健康,對謀求生活幸福,求得生活之安樂,有着實際的意義和效用。

《食治論》云:「安人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道,乃憑於藥。」故,養內求於飲食之調和,內養求於氣血之協和;養外求於肌膚之禦邪,外養求於脈絡之抗病,內外交養,則可臟腑和順,經絡通達,病邪不侵,七情不擾,病從何來?」

養益氣血 旺盛生機

善養身者,應從攝養開始,善養氣者,當從調息做起。故,無病補身攝養氣血,有病保命善養臟腑。氣血、臟腑為形體之主,氣弱血虛身則衰;氣壯血旺身則壯;氣亂血虧身則病;氣順血盛身則強;氣絕血凝身則亡。氣血之運行暢達,精力則可充沛。故,養益氣血,則可旺盛生命而長生也。

生、老、病、亡,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俗語云:「人無百歲壽,花無百日紅。」人,不敢言無病;花,不敢說不謝。故,病與死,乃生長、發展、變化、衰亡的必然法則。「人生自古誰無死」,「人老何曾再少年」,「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夜鼎唯煎藥,胡髭半染霜」(李煜《病中感懷》)。這切實的俗語、詞句,描繪出了人生的常情、常理。

人,家有萬貫,浮華、享樂一生者,難免生疾患;人,身居權貴,霸道,跋扈一世者,難避有病災。故,疾有輕重,宜保養元氣而防傷害機體,病有淺深,宜護養臟腑而防「病入膏肓」。

不少香港人愛好美食,但好食肥甘卻是糖尿病/消渴症患者的大忌。(Pixabay)

分泌失調 三多一少

消渴症(類似西醫謂之糖尿病)乃是一種常見病、慢性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失調而引起的糖代謝紊亂所致的病症。其與自身免疫、病毒感染或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此外,貪食肥甘、身體肥胖、外傷感染、精神刺激、常服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等,亦可誘發本病。

消渴症,多表現為「三多一少」 (多飲、多尿、多食、少力)。然而,患消渴症者,亦有無症狀之表現者,即空腹血糖、尿糖檢查,無異常發現。如,神經性多尿、多飲、隱性糖尿病(空腹尿糖、血糖正常,飯後尿糖、血糖試驗異常,但無症狀表現)等。

根據消渴症的輕重,大體可分為:輕症、較重症和重症。輕症,空腹血糖,一般在200毫克%以下;較重症,空腹血糖,常在200毫克%以上;重症,空腹血糖,多在300毫克%以上。

下期續談消渴症/糖尿病的食療方和呼吸療法,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