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紅線女、馬師曾把意大利歌劇《蝴蝶夫人》搬上香港粵劇舞台,轉眼70載。2003年有葉紹德改編的版本,今天又有羅家英新修版本,家英哥下月更親自夥拍汪阿姐登台演出。
紅線女表現手法新穎
羅家英說,他新修訂的《蝴蝶夫人》劇本,是以紅線女、馬師曾70年前的劇本作為藍本,再參考葉紹德版的唱曲,擷取兩劇本之精華,加入自己創作的元素,向觀眾呈現最新版的《蝴蝶夫人》。粵劇《蝴蝶夫人》1953年在香港首演,由紅線女、馬師曾、薛覺先擔綱演出,引起轟動。此劇乃紅線女的真善美劇團第一部戲,她因為不滿當年香港粵劇粗製濫造,1952年毅然創辦了真善美劇團。
紅線女很重視《蝴蝶夫人》,因為它是真善美開山之作,為了把這個戲演好,紅線女專程到日本考察了45天,從中了解日本人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她與日本電影演員交朋友,到她們家中作客以觀察日本人的家庭生活,順道在日本採購了一批戲中要用的服裝、道具。紅線女從日本回來後,《蝴蝶夫人》就開始排練,她邀請中聯電影公司的4位導演(吳回、李晨風、秦劍、王鏗)來幫忙排戲。
在當年來說,這個戲的藝術表現手法新穎,舞台美術以及音樂唱腔等方面,都在粵劇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突破。羅家英多年前到廣州借閱紅線女當年的《蝴蝶夫人》劇本,吸收其中養份,為日後的「羅家英版本」《蝴蝶夫人》作準備。
汪曾赴日學藝 出演適合不過
羅家英說,1960年他在澳門清平戲院欣賞過紅線女和馬師曾演出的《蝴蝶夫人》,印象深刻 。他35年前創辦福陞粵劇團,在劇團成立第三年,他邀請汪明荃出演蝴蝶夫人,可惜被汪阿姐婉拒了。2016年汪明荃曾演出過蝴蝶夫人,劇本由羅家英改編。汪阿姐、家英哥下月在西九戲曲中心登台演出《蝴蝶夫人》,作為「福陞粵劇團35周年紀念.戲寶精選」其中一個劇目,其餘尚有《德齡與慈禧》和《荊釵記》兩個劇目。
家英哥為汪阿姐度身訂造劇本,除了私人感情關係,主要是汪阿姐苦心學習粵劇30多年,而且她熟悉早年日本生活,汪明荃早年離開麗的電視、準備加入TVB的「過冷河」階段,隻身前往日本學藝,由她來演蝴蝶夫人,自然適合不過。
《蝴蝶夫人》劇情取材自20世紀初著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創作的歌劇Madama Butterfly,故事發生在日本明治時代的長崎港,譜出異地情緣的浪漫及悲情。蝴蝶(汪明荃飾)把感情和肉體奉獻給來自美國的海軍上尉平克頓(羅家英飾),婚後不久,平克頓隨軍艦回國,蝴蝶帶着兒子苦候丈夫。當兩人再次見面時,平克頓已另娶妻子,平克頓重臨日本不過是要蝴蝶簽紙離婚及交出兒子,蝴蝶最後犧牲自己成全了丈夫。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