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人譁然的天價
本月5號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晚間拍賣」,常玉的作品《曲腿裸女》,被譽為是藝術家「宇宙大腿」的代表作,以1.72億港元落槌,加上佣金即1.98億港元,近2億港元成交,創出天價。
自趙無極巨幅油畫於去年蘇富比秋拍拍出5.1億的華人藝術家最高價以來,這次常玉的天價又一次震撼市場,此次拍賣價不僅打破了2011年《五裸女》1.28億港元的成交價,刷新藝術家最高拍賣成交紀錄;以畫面呎價來計算,已超越趙無極。另外一方面,它也一舉讓常玉從一位只被藝術界收藏界所熟悉的名字,成為四海皆知的「人人都愛的常玉」(源自大陸大量媒體報道的標題──〈為何人人都愛常玉〉)。可預見今後幾年,常玉的精品會在拍賣市場湧現,交投暢旺,而價格也拾階而上,讓人更加瘋狂。
如今,大半個月過去,口水熱潮漸退,作為常玉最早忠實粉絲的筆者,倒是想來寫一寫此畫賣到天價的原因,糾正一些以訛傳訛的說法。
不是人人愛常玉
人人真的都愛常玉嗎?如果這個「人人」是指大陸的民眾,對不起,沒覺得。首先,此畫在蘇富比的拍賣目錄和一眾報道中都被稱為《曲腿裸女》,然而該名稱極有可能是個筆誤,翻看了幾本畫冊和目錄,此畫都被稱為《屈腿裸女》,看畫中女子姿態,也的確應該是屈腿。然而,除了少數幾家媒體有用正確的名字,其他的連求證都懶得求證。不知如此態度,「愛」從何而來?另外,此次天價轟動市場之前,其實出了收藏藝術圈子很少有人知道常是誰,何方人士,更不知道他是在世,還是已經往生。八卦的大陸自媒體一向來是熱度標杆,可以翻看曾幾何時有熱談過常玉。這次拍賣後倒是大量的自媒體突然蜂擁而上大唱贊歌,但只要往下拉到留言部分,就可以看到大部分讀者還是表示看不懂,有些更以輕蔑的口氣覺得自己小學的畫也可拿出來一曬,極度地看不上常玉,而寫的和看的實際上基本上都是沒見過常玉真跡的。
其實大陸對這一類早年去國,之後和新中國無甚瓜葛的文人藝術家本來興趣就不大,或者說,一直抱着一種很「功利」的心態。近些年因有緬懷民國之風潮下算是有所改觀,陳丹青適時介紹了一位木心;姜文拍了部電影又把李北海帶回了我們的視線中。然而,常玉,這位在上世紀60年代就去世了的藝術家,他的身影一直是模糊和不確定的,哪怕2011年《五裸女》的高價,也從未將他帶回所謂的主流視線中。很多人只凴網上的一兩篇文章,幾張網上圖片,不加研究地就大談常玉,無論是「愛」或是「不愛」,以大陸的網紅語言來說,這都是一種耍流氓(指不負責任的態度)。
相比之下,海峽對岸是真的愛常玉。自上世紀80年代台灣的「大未來畫廊」和「家畫廊」介紹常玉,慢慢讓這個名字在華人藝術收藏中開始為人所知。有心人還跑到巴黎──常玉生前的常居地,從民間收集了很多被常以畫換食物而流落出去的作品。筆者本人15、16年前就在台北誠品書店見過一本台灣出版的常玉畫集,高清印刷,紙張考究,每張都可獨立裱入畫框,可惜當時因售價高昂且重量不輕而擦身而過。誰知之後再無重逢機會,令筆者至今扼腕。2017年,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為紀念常玉逝世50周年,展出館藏的49副常玉作品,是迄今最大型的常玉回顧展──名為《相思巴黎》。筆者當時特意飛去台北朝拜,展覽中張張皆為精品,果然大部分都是常玉自己精挑細選之作。當時不見大陸粉絲捧場,除了我們幾位特意從香港飛來,多是台灣本地民眾,認真聽着導賞,細細觀摩,細語交流心得,讓人感動。
常玉──亂世中無處安置的名士之魂
為何台北歷史博物館有如此之多的常玉精品?又為何說是常自己挑選的得意之作呢?說來話長,常玉此人真不是三言兩語可描述,筆者就只挑重點回顧一下他的生平吧。
常玉於1901年出生於四川順慶(現南充市)一書香門第。幼年已喜書畫。因長兄為一方富豪,家中富裕,二哥又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並在日經商,少年的他在家人支持下,1918年負笈東京學藝。1921年又追隨民國政府提倡勤工儉學政策風潮下,轉而留學法國巴黎,同期前後有徐悲鴻、林風眠、另一位同樣不被「人人」所熟悉的藝術家──龐熏琹(「決瀾社」發起人,曾為大陸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和眾多當時精英,人數多達2000多人。巴黎一直是學藝之人的天堂,當時又正是歐洲各種新穎的畫派和主義流行之時。常不愛去學院派畫院,而是選擇了私立的「大茅屋畫院」(Academie de la Grande Chaumiere)學習雕塑,和後來的雕塑大師賈克梅蒂是同學,也成一生好友。
常因為有來自老家的豐厚經濟支持,在巴黎波西米亞式的環境中如魚得水,不僅和徐悲鴻、邵洵美等人創辦了當年名噪一時的「天狗會」,更進一步成就了他天生不受拘束的個性。這一點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何後來徐悲鴻等人紛紛回國揚名天下,常卻完全融入了巴黎的生活,穿梭在巴黎的咖啡館工作室樂不思蜀。這一段時期,他畫了大量的人物速寫,早年中國書畫的熏陶更使他用起了毛筆勾線,加以水彩的方式。龐熏琹的回憶錄──《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對此有繪聲繪色的描寫,讓我們可一窺常當年瀟灑風貌。
這樣逍遙自由的生活持續到1931年,因為經商的大哥去世而家道中落,常漸失去經濟資助。但其實常在當時旅法華人藝術家中是最為法國文化圈子接納的,當時法國著名作家、藝術活動家和大收藏家──Henn-Pierre Roche成為了常的經紀人,使他正式踏入了巴黎畫派,開始探索他西方藝術中的東方角色。Roche也曾是畢加索、杜尚等人的經紀人,在他的支持下,常玉創作了大量的油畫,以融合東西、傳統和現代的大膽嘗試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並在Roche的介紹下認識了畢加索。但這段關係只維持了三年多就告破裂,據說原因是常的心高氣傲,不知人情世故。之後,常玉的荷蘭作曲家好友──Johan Franco取代了Roche的位置,向荷蘭藝術界大力推介常玉,卻並不算太成功。
常玉個性清高,不媚世俗,一向來不喜歡和畫商合作,以至於畫作賣得並不是很好。即使有人向他買畫,他公子名士作風,人家要給錢堅決不收,反而因為對方欣賞,更願意白白送給人家。而且這位才子苦中作樂,花了很多金錢來推廣他的兵乓網球運動。40年代末,民國時期最後一批留法藝術學生到達巴黎,其中就有中國現代繪畫史上最重要的趙無極和吳冠中。彼時,常玉依舊是位生活態度隨意、不拘禮節的浪子中年人,但據吳冠中回憶,當時他們聽到常玉大名,等於今日聽到趙無極一般,足見常實際上當時已在法國藝術圈中成名,而並不是今日有些對常的介紹那樣,認為他一生有如梵高,從未被接納肯定過。
講到這裏,就可以回到之前的問題了,為何台北歷史博物館會有一大批常玉的精品?常的生活到了晚年更趨艱難,彼時新中國剛成立,大陸來人約見他和趙無極、潘玉良、張大千等人,試探他們是否有意思回國。常擔心自己的思想意識形態和大陸的政治環境格格不和,沒有表態。1964年,他的四川同鄉、時任台灣教育部長的黃季陸路經巴黎,提議常不如去台灣先開一個畫展,有了名氣之後,他可在台灣師範大學為常謀得一教職。常因此將自己精心挑選的42件油畫作品先托運去台,準備在他籌備已久的埃及之行後就動身。
然而,因為埃及當年已和大陸建交,常在朋友的建議下去中國駐法國領事館申領了新護照以赴埃及。陰錯陽差之下,他無法以此護照赴台,只好回到巴黎再想辦法,自此不得要領。他之後想把送到台灣的畫索回,卻因關山阻隔,托了人和黃聯繫,黃也不知是何原因一直不處理。兩年後,常就因為瓦斯意外突然去世,自此這些畫也就一直無名無主地留落在了黃供職的台灣教育部,1967年更轉給了歷史博物館收藏。如吳冠中所言,這批畫倒幸運地保存在了台灣,不至於散落民間,成了今時今日研究常玉藝術的最大寶藏。記得《相思巴黎》展覽中聼修復紀錄片介紹,這些畫除了1978年展出過一次之後就長期被不加保護地放置在倉庫中,工作人員拆箱時,畫都已經黏在一起,一動就整張顔色會被揭起,因此修復工作一直到最近幾年有先進的儀器和方法後才敢展開。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常玉的價值在過去很多年其實長期沒有被重視過,還好是在博物館中,台灣政府又亡羊補牢地特意撥了經費加以嚴謹的修復,實在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常玉死時,在他的褲袋裏發現了他一年前向管轄警局遞交的申請書,向法國當局申請成為法國公民。他大概是希望在這個第二故鄉擁有一個正式身份之後,可以不必再像之前埃及之行那樣收到複雜的政治環境影響。當時,法國警方聯繫不到家人朋友,只好聯繫了一位法中社區服務協會的尚·陶思先生,他也是常玉打工的餐廳老闆。越南裔的陶思先生在巴黎近郊的潘桐墓園為常租了一塊墳地,常玉就這樣無名無姓地被埋在一塊水泥板下,編號TR/1296/1966。1997年,常玉的異國好友,著名的瑞士裔美國攝影家Robert Frank在多方尋覓下終於找到此墓地,隨即為墓地續約,修整一新,並刻上了他的中法名字。此租約將於2026年到期,而Robert Frank已於今年9月往生,不知以1.98億買下常玉的買家會不會為藝術家去續上這個約呢?
常玉一生,年輕時風流倜儻,與一眾來自故土和歐洲各地的文化人志趣相投,實在是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之後各地戰火四起,故國政權交替,一眾友好紛紛四散,只有他,依然名士脾氣,不以孤獨為苦,對人生淡泊而隨意。護照之事雖然主要是因為當時兩個政權對立而讓海外華人無所適從,但在法多年,他依然沒有為自己謀一當地護照,足以證明他的散淡和對人生世俗的疏離笨拙。常本就是一顆自由的靈魂,可惜逢了亂世,人身和藝術都無處安置。其後孤身一人,突然離世,大概也是他這類人最好的人生告別方式,反正當時世間已無幾人真正懂得他,也無幾人真正記得他,所以他又何必走得牽掛?他的一生,對比今日的天價和所謂的「人人愛常玉」,是何等的諷刺和讓人唏噓。
坊間有人評價他這樣的人生是自已找來的,言下之意是常玉太不懂做人所致。筆者每每看到這樣的評論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尋藝極致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東西,就如毛姆的名著──《月亮與六便士》所形容的:當人們都盯着地上的六便士,常玉這一類人只看着天上月亮。在中國,我們稱這樣的人為名士,他們自我放逐於山林,寄情於風花雪月,眾人笑他們癡,他們笑眾人看不透。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概會比較容易理解常玉的一生,才可以奠定一個看得懂他作品的基礎。
常玉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