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度假,我帶着我的孩子們重走加州,看看我讀過的大學和生活過的宿舍,並且參觀了硅谷的一些着名公司如蘋果、谷歌和Facebook。Facebook的總部大樓是我老公以前的公司大樓,他以前的公司叫做SUN,代表的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這間公司後來被甲骨文給買了。後來還又去了十七里灣、好萊塢等地。這次加州行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是:這是一次自我尋找的過程。女性很容易失去自我,因為犧牲是我們的天性,總是要圍着孩子打轉。很多的女性哪怕讀了博士,學的是深奧的學科,像是生物學之類的,但是最後都無可避免地在家照顧孩子,成為一個housewife。雖然這是個人的選擇,但是我覺得我們愛孩子的同時,不能失去自我。
此外,美國的主流文化是美國的白人文化,所有其他的文化都被矮化了,大家都在積極的融入美國文化,為此我專門寫了一章講這個主題。
移民小孩對父母缺乏尊重
其他文化在美國的被矮化造成的結果,就是移民小孩很多對父母及對他們的文化都缺乏尊重。因為缺乏尊重,父母也被矮化了,他們的付出會被視為理所應當。當然也有些華人父母因為自己本身缺乏自信,看到自己的孩子能說流利的英文,一味追求讓孩子上好大學,能在美國立足,而忽視了在道德及自我方面對孩子的引導。他們一心希望孩子讀好大學,然後成為工程師、醫生或會計,有穩定的高收入,在美國立足。並且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們會為孩子學各種課外課,為的是考大學可以加分。他們為孩子付學費,為的是可以省錢,孩子如果借錢要付很多利息不划算。
父母主動為孩子這樣一廂情願設計了人生路線,缺少了真正去和孩子對話,去了解孩子內在渴求的機會。這樣的結果就是,等到孩子們長大,和父母共同語言愈來愈少,孩子也未必過得幸福。所以父母不要抱怨為什麼自己付出那麼多,孩子混的還不如自己。真正孩子奔跑的動力應該是自驅的,我們要幫助孩子發現他擅長的方向,要和孩子有心靈的對話。而這些前提就建立在父母也需要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如果父母放棄了自己的進步,守着現實而乏味的生活信條,缺乏想象力,把自己的一切都寄託給下一代,失去了自己的風采。想想這樣的人,我們和他們交朋友會不會覺得乏味?想想這樣乏味的家長能把孩子們培養好嗎?即使有所謂世俗的成功,孩子和父母又有什麼共同語言呢?
可惜的是,我看到太多這樣的海外華人。他們在很多群裏,名字都是孩子的名字後面加一個媽媽這樣的稱謂。她們不在乎有沒有朋友,經常來往的就是同學的家長或者課外一起學習的家長。隨着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替換其他家長。而這些家長,如過客一般,和他們很難成為真正的朋友。
怎麼才能活出一個更大的格局?
我前幾天,通過微博收到一封來自讀者的信,我想分享一下。這封信給了我一些激勵,也讓我認識了以前的自己,中年人容易把自己放的很低,但是我們不能失去自己的風采。
信是這樣寫:
「王蕤,你好。
今天在家裏書架前無意間看到很多年前你出的那本《哈佛情人》,突然心念一動,想在網上搜索你的最新動態,才看到你的微博。差不多30年前,我是你的小迷妹,我是通過你在《中外少年》的文章知道了你,那大概是1988年,也才知道中國有一所叫做中國人民大學的學校,知道那裏有一個新聞系,所以我大學唯一的志願,不是北大或別的,就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結果當我進入了人大新聞系後,發現你去美國了。後來我和每一個問及我是怎麼考上人大新聞系的人都說,是因為十多歲時追一個叫王蕤的少年作家才知道的,今天私信來,是表達一份遲到了很多年的感謝。雖然我在想也許沒有寫這封信的必要,這些對你來說似乎也意義不大。相信30幾年前的你和你的那些少年文章啓發和激勵了好多好多像我這樣的年輕人。」
這封信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自己到了這個歲數,有三個孩子,也不免把很多時間和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但同時我也看到,美國很多的移民家庭的生活格局變得愈來愈小,父母除了上班下班,眼裏只有孩子。我想,我們還不算老,如果還能給社會帶來一些影響,就應該繼續發光發熱,而不僅僅只是關注自己的小家庭。也不能只是愛自己的孩子,也要愛別人的孩子。
華人須參與美國的社會
中國人在美國的根基很淺,那麼我們怎麼才能活出一個更大的格局來呢?我覺得要參與美國的社會,關心一些不是那麼熟悉的東西。在美華人的朋友圈裏,談論起打折的信息都很激動,然後經常談論的是孩子上學的竅門、股票及廚藝的交流,這些很家常很實際的話題。但是我在國內和北京的朋友聊天,大家關心經濟走勢,社會問題,並且有一些深刻的思考。有時也會談香道、易經和搖滾樂。就是你會覺得國內的尤其是北京的朋友們有趣多了。相比之下就覺得來了美國之後都變得過於柴米油鹽。過日子沒有錯,但變成無趣就有些可惜。
華裔二代嘲笑自己的父母,對父母的文化缺乏尊敬,在社交方面也缺乏禮貌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這都是普遍現象。所以很可悲的是,你傾其所有培養出來的孩子,你付出全部愛和關心的孩子,因為生活中缺乏一些詩意的滋養,也會成為和你一個無趣和沒有安全感的人。華人家長特別強調孩子是否會跳舞,是否會彈琴,是否會游泳。別人其實根本不會在意你的孩子會什麼,怎麼樣。但是如果他成為一個沒有禮貌和教養的樣子,別人都會敬而遠之。
我發現很多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面對其他家長會緊皺眉頭,也鮮少和別人打招呼和交流。眼神和心思全部放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不知道周圍的美國人看到這麼苦大仇深的中國父母,會是什麼感想,大概一定覺得中國人都很緊張。所以,這不是給孩子加分。如果父母給予的愛太狹隘,得到的回報也會是狹隘的。父母應該努力跳脫出狹窄的家庭圈子,到更廣闊的天地裏去,關心更多的事物,找到自己的所愛,讓靈魂豐富起來。
不要忘記來美國的初心
現在很流行一句話叫做:不忘初心。想想當初大家來美國,追求美國夢肯定不僅僅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更美好的人生。美國社會表面上沒有很明顯的剝奪你什麼,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實際上你的眼界等各方面愈來愈窄,這種疲於奔命是為了什麼呢?不要忘記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大家僅僅是為了房子大一點、院子裏可以種菜來美國嗎?我相信還有更深層次的追求,否則何必背井離鄉?希望我們不要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來美國。
變得實際和無趣其實是來自於自身的慾望以及恐懼:希望出人頭地的慾望及身在異鄉缺乏安全感的深深恐懼感。年輕時,我讀過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的書。他說,人應該詩意的安居。海德格爾說過接近故鄉就是接近萬樂之源。故鄉最玄奧、最美麗之處恰恰在於這種對本源的接近,決非其他。我想他指的故鄉,是精神的故鄉,精神的家園。詩意的安居是有靈性的。內在的,精神的,形而上的世界是豐富的。當詩意與靈性被隱形剝奪的時候,人的一切都化為基本的生存。除了要積極提高自身的修養之外,我們也要花一些心思讓孩子了解和認識中國文化,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英文是最高貴的。這個確實很難,因為有很多父母把融入美國看的很重要,這不僅僅是華人存在的問題,在其他族裔也存在。我在大學時讀到一個印度裔作家的作品,他認為為了更好地融入美國,他需要先謀殺掉過去的自己和過去的文化,這樣非常極端的選擇讓自己「重生」是否值得呢?歷史曾經給出過答案,印第安人在基督教化的過程中,被逼的和自己部落的語言文化做了人為隔離,很多人成年後因為無法接受自己是一個沒有過去的人而選擇了自殺。
讓孩子了解中國文化
當然中國人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中國文化非常強大,但是來美國的家長大多是學理工出身,他們本身對自己的文化就缺乏足夠的了解,他們的孩子也會因此對父母及父母的文化缺乏了解和尊重。所以我們有必要從自身做起,先去了解中國文化,並潛移默化去影響自己的孩子。無論我們走到哪裏,我們所代表的就是中國的文化,不應該因為移民而被遺忘和拋棄。作為父母有很大的責任引導孩子認識的自己文化的優點。
異鄉人、無根、漂泊、尋根,其實這本身因為尋根,使一切都變得詩意起來。
所以移民到海外的父母,務必不要失去自己的風采。不要追求那種愚昧的犧牲精神,孩子也不一定感激你,還可能會覺得這種愛太沉重。我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攜起手來看世界。我的我把的人生經驗分享給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喜怒哀樂說給我聽。這樣親子關係會營建得很好,孩子有個幸福的心靈,就能更好去面對這世界,相信無論在學業還是在以後的社交方面,都會有良好的發展。也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先寄託在自己身上,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也希望我還能像年輕時候一樣,去影響到很多人,尤其是周圍的人,給他們熱量、光明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