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嚴格來說,儘管抗疫已快到一年的時間,但我們——不止限於香港,而是泛指世界各地的社會——基本上沒有在觀念上、態度上作出重大改變。面對新冠狀病毒病的傳播,一是堵截和防止擴散,否則就將預防的希望放在疫苗之上。當一種方法未能奏效時,大家便將希望放到另一種策略之上,然後安慰自己,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快將出台。這可能就是人類的自負與傲慢,就算面對疫情束手無策,仍然以為事情很快便可以受控,再而生活回復(大家所習慣的)正常。
現實的情況是新冠狀病毒病繼續肆虐,而且已經更全面的遍布各地,經變種而更易傳播,受感染的人數大幅度攀升,治癒率也不見得有十分顯著的提升。而個別地方出現爆發或甚至是失控的情況,較諸半年之前似乎是顯得更為嚴重。差不多沒有一處地方可以一了百了,表面上疫情好像屬於受控的地方,時刻需要擔心受感染個案重現。而就算某些地方的疫情沒有變得惡劣,它們的煩惱是市面上的狀況也未有完全恢復過來。這次疫症肆虐是全球性現象,整個世界的活動的流動性大大降低,差不多沒有一處地方可以置身事外。
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市民將陸續注射疫苗而可幫助防疫工程,但這跟整體回應新冠狀病毒病所帶來的各種挑戰,並不是同一回事。
接種紀錄不會立即成為「通行證」
首先,關於經濟復元。時下不少人將接種疫苗與通關、恢復跨境人流等連繫在一起,那作為主觀願望,這不難理解。不過,在現實操作上,差不多可以肯定的說:一定不會在短期之內發生。由疫苗而聯想到V形反彈,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在各處地方都小心翼翼地堵截傳播的時候,接種疫苗的紀錄並不會立即便成為「通行證」,世界各地在很短時間內門戶大開,全面恢復人流,是很難發生的事情(除非疫苗的效用立竿見影,有全面的保護力)。那些依賴外來人流的行業——如旅遊、航空服務、酒店等——其實需要做好準備(包括重新評估整個行業的規模、需求的特徵等),面對一個更長的調整期。說出來或者會引人批評為涼薄,但現實是如無意外2021年將會繼續經營困難。對這些行業而言,短期措施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效果,一次徹底的行業調整勢所難免。
第二,關於社會日常生活秩序復元。現時由政府按照最新疫情而每隔一段短時間決定如何限制人流及社交活動(由限聚到限制堂食、學校是否如常上課等),其實是並不理想的做法。這並不是說加強管制對防疫沒有效用——可以想像,減少社交接觸總會減低傳播機會;爭議的地方是究竟所訂下的管制跟防疫的效果是否合乎比例,而某一類管制是否會間接造成另一類人流的上升(如周末郊外遊人數量顯著增加)。在政府的一方而言,需要每隔一段短時間便要制定新的管制,是極不討好的做法——很多時候,政府的決定會給市民一種落後於形勢的感覺,在疫情已變差時,才開始加強管制,一直滯後,而缺乏洞察疫情發展趨勢的能力。而在市民、商戶的另一面,則因為每一兩個星期便可能會出現改動,而有種難以適從的感覺;覺得管制要來就來,很難早作準備。
政府打算怎樣確認接種紀錄的作用?
現在,接種疫苗計劃快將出台,這對政府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究竟它打算怎樣確認接種紀錄/「針紙」的作用?舉例:完成整個接種疫苗程序的中小學生,可以回校上課。當然,要作出這樣的決定並不容易,因為當中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如果發生疫症爆發,怎麼辦?),而這裏相關的關鍵問題,是關於政府準備承擔多少責任。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專業意見都不敢排除風險的存在。可是,我們也清楚知道,假如要有「零風險」的保證才拍板的話,那基本上就是不會有任何決定。而重要的是,沒有這類決定,社會日常生活秩序難以復元。學校難以規劃學習程序、進度。食肆經營者難以決定應該以怎樣的規模、形式繼續運作下去。理論上,接種疫苗是一個窗口,讓政府抓住一個方法,逐步恢復日常社會生活秩序。而這作為一種安全地參與社交生活的認證,又可以反過來吸引大量市民參與接種疫苗的安排。不過,在這些過程中間,政府需要判斷,疫苗這個工具,是否真的可用。
怎再找專家支持 也一定不可能「零風險」
理論上,應該等待更多數據。但現實的需要又是另一回事。關鍵問題在於無論怎樣再找專家支持,也一定不可能是「零風險」的。如何在科學的基礎上作出一個政治決定,這是考驗之所在。且看特區政府有沒有下決定的能力。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