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文化的第二層:禮儀與慶節。這裏探討一下禮節與儀式。記得2003年沙士肆虐的時候,大家都不敢握手。香港的孔教人士,提醒大家,傳統的抱拳為禮,其實最衞生。握手為禮,始於何時,筆者沒有做過探究,不過從小說、戲劇的描述、做手,看來不是中國的傳統。可以說,中國的傳統,社交見面,是沒有軀體接觸的。
在哈佛的班上,有一位墨西哥來的學生,本身是資深教育工作者。她在班上演示,面對面走向一位韓國男生,一面打招呼,男生步步後退;又叫出另一位來自南美的男生,也是面對面邊打招呼邊走向對方,男生卻一步步走向女方。她說這個試驗,百試不爽,可以說明在不同的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築在不同的假設之上。
在南美,相熟的男女之間,見面擁抱是常規。男的與男的,見面互抱,在對方背上「啪、啪、啪」。女的與女的,男的與女的,擁抱之外,還會貼臉、親臉。在歐洲,非常熟的、長久不見的男性,才會互抱(親戚除外)。法國人,男女、女女見面,是吻臉──左、右、左。法國人,尤其是男人,也許是世界上握手最慷慨的,地鐵關門一瞬間,還要握手道別。俄國男性見面,擁抱之餘,還會嘴對嘴唇吻(並非男性相戀),其他文化的人會覺得別扭。
親與疏 男與女
筆者還沒有深究這種種「見面禮」背後的文化因緣,但是從中國傳統的打躬作揖,伊斯蘭文化的男女授受不親,到南美、歐洲的擁抱、吻臉,可見同樣是見面打招呼,非常不同的動作,背後有着不同的人際關係假設。
見面語,也是各種文化很不一樣。最節約的是Hi!這以美國為首,現在傳遍全世界。美國人的Hi,是很慷慨的。進電梯,互相不認識,也可以Hi!在美國社會,互相不認識的,只要是有機會,都會互相攀談。在電梯裏,完全不認識的,也會一句”How are you doing?”也不期望對方回答。
在飛機上,鄰座不認識的,一坐下就會握手自我介紹,”我叫John”,”我叫Bill”,也就聊起來了(近年,由於坐飛機的「品流」複雜起來了,這類情況略有減弱;女性更是以減少交談為上)。還有,以上是經濟艙的情景,商務艙似乎冷淡得多,互不理睬是常態;頭等艙則相反,很多人積極與鄰座交談,交換名片,說不定會碰上難遇的非富即貴人物,也許會引發生意。這純粹是筆者的觀察,從打招呼也可以看出人情冷暖。
注意,那John、Bill,只是「名」,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John與Bill,除非真的準備交朋友,不會追問姓氏。也就是說,這是霧水交情,過了就忘。這與中國剛好相反,「我姓張」、「本人姓黃」,同姓的人也是成千上萬。只知道姓,不知道「名」,不算是交往的正式開始。中國人以「名」細分,歐美以「姓」細分。但是都是以「姓」作為家族傳承。可見,中國的家族(同姓)比歐美的家族大得多,但也因為中國的姓氏流傳得較為長久。
冷與熱 名與姓
英國的學員說,在英國陌生人不容易交談。平常在地鐵、銀行排隊,非常寧靜,絕少有人交談。記得筆者在英國唸書的時候,一次到Sussex開會。從住處要乘車到會場,等車的大概有20、30人。天逐漸暗下來,沒有一個人講話。筆者與身邊一位男士搭訕,「請問您從哪兒來?」 「XX大學。」非常精簡的答案。筆者接着說:「我到過您們大學。」「Yes?」(是嗎?)。對話就此中斷。周圍又回復平靜。
在哈佛的那個班,每年大約有40到60人,來自20至30個國家。本身就是一個學習多元文化的理想場所,往往就是從見面語開始。
來自中東的學員說,我們常常聽到阿拉伯的祝福語Salaam,意思是「平安」(Peace)或者「願您平安」。其實是穆斯林祝福語”As-salāmu alaykum”的縮語,意思是「願真主的平安、慈憫和吉慶與你同在」。是與真主相連的,也充分表現了伊斯蘭生活的宗教化。
最有趣的是來自中國的學員,雖然來自不同的省份,他們認為,現代的知識分子會說「早安」、「早上好」、「下午好」,那是英文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的中譯。但是他們也說,傳統的老百姓會說:「吃了嗎」。其實即使是香港人,也會說「食咗未?」也可以反映中國人過去的生活狀態,吃飯飽肚最重要;又或者「民以食為先」。這樣的招呼,也是關心對方是否吃得飽。
生與熟 尊與卑
禮儀。外國人到中國,最吃不消的是「進門」。不論是進一個房門、廳門,還是電梯門,總是要讓來讓去。讓人家先走,在西方也會說「After you!」──也是一種禮讓,表示不會搶先。中國人來說,走在人家之先,是不禮貌,因此無論如何不能自己先走。在雙方都要堅持「禮讓」的時候,就反而變得「爭持不下」,鬧了半天還是進不了門。
有些場合,後面還有人,尤其是外國人,就會場面尷尬。過去年紀大一點的,還會動手推對方;外國朋友最不理解,曾有問:「您們中國人推人是一種禮貌嗎?」結果,還是長幼、上下、尊卑在起作用。社會的「差距格局」(費孝通)就出現了:「您是長輩!」「您是老前輩!」「您是領導!」「您是客人!」
但這是熟人,要是不熟的,有時候就不忌爭先恐後,甚至不排隊。但是在中國內地,特別在發達的城市,這種情形已經逐漸成為歷史。同樣地,在韓、日社會,也很類似。在外旅行,往往碰到韓、日的遊客,自己人排隊井井有條,但是可以整隊人插人家的隊。不禁想,那文化裏面,所有的秩序規矩,本來都非常嚴格,大家都自覺遵守,難道只適用於本民族內部?
又不禁想到在倫敦唸博士的時候,相處熟了的非洲同學,往往就不再有「謝謝」、「對不起」、「請」之類的禮貌說話。「Kai-ming,把那件衣服拿過來」,初時覺得不習慣,覺得沒有禮貌。問諸他們,答:「在本族裏面,都是同胞,沒有『交易』;因此沒有『恩』,不用『謝』;也不會『欠』,因此不用說『對不起』。」原來不對我客氣,是極端友善,當作自己人了;忽然覺得與有榮焉!這與中國傳統,即使夫妻之間,讚揚的是 「相敬如賓」,甚至「舉案齊眉」,真是完全不同的文化。
不過問起,本族以外的人又如何?他們哈哈大笑:「本族以外,傳統上不是人,是格殺勿論的。」如此,相比起來,對外族插隊「打尖」,已經算是文明的了。
歸根究柢,所有的禮儀、禮節、儀式,都表現着社會的文化特徵,其實是人與人的關係。更徹底地說,是人與社會的關係。或者說,裏面隱含着人與集體關係的基本假設。以後會詳細討論。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