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一眾知識型義工於2011年成立豐盛社企學會,並嘗試將商界的經驗運用至社創/社企界,提出一套「豐盛社創知識體系」(FSE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Body of Knowledge, FSES SE BoK),以協助社創家能夠擁有一套具系統且可操作的社創知識,讓社會變革者/社創家能利用所提供的方法及工具,在不同的社會項目中實踐,並培養共同的語言,互相學習,產生協同效應。
我們的願景是為社會帶來夾縫式變革,達至改善社會公益。到2017年,我們則嘗試將這套知識體系與信仰結合,提出「踐信於行,踐行致知,踐知在教,踐教成體」。首句是以行動表達信仰,次句是對行動的反思,是建構知識,第三句是知識在教與學的互動中被成全及豐富,末句是指信、行、知、教,最終再次演化成一套新的知識體系,從而讓我們所教與行更能貼地與實踐。
往後,我們又嘗試以此想法為藍本,將社創知識體系與大學教育及中、小學教育融合,一方面我們將社創家所做的工作(踐信於行)化成個案,同時讓年輕人(大學生、高中生)參與其中,並推動「踐知在教、踐教成體」,希望構成本地大專學界及高中的社創教學體系。
踐知在教
傳統的教育進路是「知、明、喜、行、慣」;這也是兒童的學習方式。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就是日常的概念,如:同理心、關愛、守時、敬愛師長,或是語文數學的練習等等。但當長大要學習複雜的理論或概念時,例如:創新、解難、批判思考(又譯:明辨思維)、協作溝通能力、適應力、領導力等等,傳統方法仍然是看書及聽課,極少能全部明白;明白部分的,也極少能應用在實際生活。簡單而言,就是易學難精。但偏偏這卻是未來最為需要的技能。
成人不是一張白紙,擁有不少相關的經驗,討厭浪費時間,且有高度自主。成人教育可以改用「知、行、喜、慣、明」的進路──
知:先見識成功模範。
行:嘗試模仿或以所提供的模板練習。
喜:選取對自己有實用價值的。
慣:自主繼續應用。
明:最後因渴望了解更多而查閱參考文獻,甚至自主學習。
這是見過、試過,覺得有用才去學,減少浪費時間。這是現代成人教育學的理論,也是跨國企業培訓高管人才的方式。所以,青年作為「準成人」,預備進入社會,理應可以使用以上進路學習,從實踐中學習高階思維的應用。故此,我們學會與大專院校推動社創理論課及實習課,讓同學切身處地到社企當中工作。
與一般大公司不同,學生於中小型社企中能夠直接與社創家及受惠者溝通相處,並且接觸不同的社企日常。加上,社企的實習工作非一般雜務,需要面對不同的需要,直接能從實習中應用及學習創新力、解難能力、協作能力、與人溝通及同理心等。又另設「社創計劃書」課程作為部分大學科目畢業科目(以替代傳統的學術論文),也就是讓學生通過執行一些社創項目,從中進行自主學習。
踐教成體
踐教成體是指所累積的教學經驗,會形成一個不斷更新的知識體系。現時香港的中學已有多元及特色的校本化發展,以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大專院校也因應科目的特色、院校和師資的特點發展出形形色色的課程。故此,推動本地社創教育並非只得一個形式,而是應該按各校需要和特質,不斷嘗試,又按當中所產生的經驗和回饋,不斷更新一套可實踐的知識體系,讓日後凡有志推動社創教育作為培育學生學習的學校,能有不同可供參考的課程、範例,以及可借鑑的實踐經驗。
最重要是讓更多創新的踐行者出現,回應社會不同群體需要,以至能共同創新更宜居、宜業的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