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定價機制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價定量,另一種是以量定價。前者是以碳稅為主,政府先定好價格才由市場決定數量多寡;後者的碳交易機制(Exchange Trade System, ETS),用”Cap and Trade”的方法,先決定數量即配額,再容許配額在市場自由買賣,由市場決定價格是多少。
兩種制度各有優劣,政府官員大都喜歡採用稅制,因為收回來的稅款可以由他們決定怎樣利用,生產商也喜歡這個辦法,因為可以容易計算生產成本。碳交易機制亦有一部分人會更喜歡,尤其是那些曾經參與過成衣配額的人,他們靠配額買賣賺了很多錢,並希望將這成功模式複製到碳交易市場。
高公信力機構把關是關鍵
1997年《京都議定書》釐定了溫室氣體的定義,以及制定了「CDM清潔發展機制」,這是一個官方制度,容許發達國家購買發展中國家部分項目可吸收的碳排放量,對沖發達國家生產時產生的碳排放,是一種由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補貼。
及後市場上一些環保團體自行制定了另外一些自願減排制度,名為「自願市場」,如「VCS」和「黃金標準」,這些機構也認可減排節能項目,認可項目可吸收的碳排放量,由市場定價並稱之為「碳匯」(Carbon Credits),可以在交易市場作買賣。
認可的項目中以林業為主,但林業當中許多環節可以作假,很多項目曾經被誇大,或需時建設,如紅樹林需要5年時間生長,才可以吸收碳排放。很多項目方在收到金錢以後,便把錢捲走,並沒有投入到項目中,認證機構便需要審慎監管項目,防止「漂綠」,所以由一個公信力很高的機構把關是非常重要。
中國碳市增長空間大
2021年中國重新開放新的碳交易中心,令到碳匯成交量增加不少。目前全球有31個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定價制度的成交量已超越碳稅,因為中國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但只有23%碳排放量獲交易,所以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碳交易市場中只有歐盟是全球市場,其餘的是服務某一區域或某一行業,而且每一個交易市場的成交價格都不一樣,歐盟的碳匯價格是每噸72元歐羅,中國的碳匯價格是每噸50元人民幣,價格差異達9倍多,很多人便想二氧化碳是沒有識別,若能把中國的碳匯賣到歐洲便可以賺取差價。
但須知,每一個市場的成交價格都是反映了該區域的生產要素是什麼,若中國的價格和歐盟一樣,中國的製成品成本便增加很多,將對中國造成很大打擊。每噸50元人民幣是一個可接受的價格,去年COP27,中國同意把航空的碳匯價格和國際接軌,若香港能夠建立一個新的碳交易中心,服務國內和國際市場,將是另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