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在香港寫國際大事、國際大勢呢?因為我相信,香港的生存與發展是與國際的轉變分不開。回歸前,香港重要是因為英美與中國的關係。回歸後,香港不會被深圳、上海、廣州比下去,靠的是香港作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如果香港沒有國際化或喪失國際化,便會淪為二、三線城市,中央政府不會照顧,連廣東、福建的省政府也未必會重視。香港的生存與發展只能依靠本地勝於內地城市、勝於其他亞洲城市的國際化。
香港與國際化
近年香港的最大競爭威脅來自新加坡。上世紀60年代才全力發展的新加坡,在人均本地生產總值方面早已超越香港,反映出來的是新加坡元價值大大高於港元。新加坡的取勝之道是其國際化,香港近20年的挫敗是國際化的倒退。香港的國際化不是僱用菲律賓、印尼的家庭傭工、熱衷於海外旅行、買進口貨便可達到,根本之處是知識、文化與思想。
部分港人排斥內地居民、旅客與留學生,或許只是顯示出香港社會的媚洋崇洋、殖民地奴化心態。但從這一心態很容易會發展至歧視排斥菲律賓人、印尼人、越南人。本來這些國家都與香港有一、二百年交流融合,是極親近的鄰居,也是香港國際化最有效益的地方。香港捨棄亞洲,難道可以與日本、英美、西歐結盟嗎?
更重要的是,世界正在大變,而變動始自中國內地。香港立足的國際條件已變,是學習與適應,抑或是像部分年輕人般,看着肚臍生活?
太太和小孫女到深圳聽音樂會,地點是龍崗文化中心。由深圳過關坐地鐵便可到達,從地鐵站花六塊錢坐電動車便直達門口。由新界前往大約一個小時,相當於由新界到中環。兩人聽的是廖昌永師生音樂會,太太最近迷上了廖昌永的演唱,在網上看了不少中央電視台和內地地方電視台的節目。小孫女也跟着她看,這是她第一次到深圳聽音樂會,十分興奮,雖然旅途有些轉折,但她說下次還要去,準備和外婆一起去深圳大劇院聽另一個音樂會,這比到龍崗更方便。
兩地融合
對於香港這國際城市,市民出外旅遊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到倫敦看音樂劇、到首爾追星也不是什麼新奇之事。到內地城市觀看文藝節目,也自應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內地文化表演水平高,也多元化,大城市如劇院、音樂廳等設施也多,往往勝過多年不變的香港。不用飛往北京、上海,深圳只是一河之隔,到廣州也只需一到兩小時,日後乘高鐵或動車,往深圳、廣州市區隨時比往中環差不了多少時間。
事實上,港深過關每天有40多萬人次,兩地已經融合,兩地政府再加以努力,過關無縫連接,同城化的趨勢會加強加快,兩地設施便可共享,規模效益和多元化程度便可大大增強,居民的選擇便大不相同了。反對兩地融合的,不是狂妄無知,便是別有用心。
融合當然要在交通和配套設施方面增加投資,但是回報的效益更大。香港借融合便可以連上廣州、深圳等地,變成真正的國際大都會。
原刊於《東方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