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相聚和其他

相聚和其他

香港推行教育改革20多年,其實已見成效,無奈考試制度沒有改,孩子最終也要升學,這是家長的兩難,也是她口中非走不可的原因。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聽了特別扎心。

鄭家寶 作者: 鄭家寶
2023-09-18
教評心事

標籤: 教育改革灼見原創灼見獨家移民考試制度
不同孩子在不同環境下成長,長大後將有不同的價值觀,也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讓他們有不同的人生軌跡。(Shutterstock)
不同孩子在不同環境下成長,長大後將有不同的價值觀,也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讓他們有不同的人生軌跡。(Shutterstock)

筆者最近想起了杏林子先生一篇很有意義的文章〈朋友和其他〉:「暮春時節,又邀了幾位朋友在家小聚,雖然都是極熟的朋友,卻是終年難得一見,偶爾電話里相遇,也無非是幾句尋常話。一鍋小米稀飯,一碟大頭菜,一盤自家釀製的泡菜,一隻巷口買回的烤鴨,簡簡單單,不像請客,倒像家人團聚……」頓感意義非常,十分感慨。

過去的暑假,筆者出席了多個友好聚會,他們都是這一兩年移居外地的朋友或同學。趁暑假從外地回港探親,順道相聚,閒話家常,互訴近況。老友都想從拾家鄉的味道,回味美好時光。所以每次聚餐都是選吃中菜,我們為求目的,甚至會走遍大街小巷,尋找兒時的口味,回憶美麗的過去。

家鄉的米飯特別香

人家說「外國的月光特別圓」,筆者則認為「家鄉的米飯特別香」。記得去年參加過一次講座,台上的講者教授分享從柴米油鹽説愛國情懷。筆者當時不以為意,直至這個暑假,汗流浹背地陪着多位老友走遍大街小巷找煲仔飯、雲吞麵、豆腐花、砵仔糕……終頓時理解。

說到極致,一位辣妹朋友酷愛湖南辣椒油,結果,老友的母親雖然已屆70多歲高齡,仍為女兒買了10斤辣椒,做了50瓶媽媽辣椒油。我們一班老同學當然要幫手,這也是筆者兒時每年會做的活動,一晃眼已幾十年,人物依舊,情感卻不同。忙了一整天,汗水、眼水、鼻水、口水全都流出,為的是讓老友記着舌尖上的中國。

晚飯時,筆者忍不住,請她早日回流。話音剛落,氣氛頓變。老友訴說人在異鄉種種苦事,以及移居的因由。老友因愛女有特殊學習需要,面對升中呈分試,濕疹大發。帶愛女遍尋名醫不果,心理、生理醫生都光顧過,都苦無對策。最終夫婦二人決定移居他鄉,為愛女改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去年9月到埗,10月入學,孩子11月不藥而癒。她與丈夫本為專業人士,毅然一走,賣車賣樓,到異地城郊買下近3000呎大宅(連前後花園地庫)。看似羨煞旁人,但啞子吃黃蓮,沒有工人,沒有司機,沒有工作。她與丈夫之前在職場衝鋒陷陣,現在每天四目交投,剪草種菜,瑣事種種,磨擦甚多,加上沒有工作,不敢有太多花費。

少小離鄉的問題

老友所吐苦水令飯桌上的佳餚頓時無味,一則心疼她,二則反思教育的意義。筆者也為人父母,孟母三遷的心意當然理解。香港為孩子提供的教育選擇多樣,國際學校、英基、私立、直資、津貼、官立,應有盡有,難道真的找不到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空間?香港推行教育改革20多年,其實已見成效,無奈考試制度沒有改,孩子最終也要升學,這是家長的兩難,也是她口中非走不可的原因。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聽了特別扎心。

反思香港教育種種情况,是否香港的課程太緊逼?應如何為孩子和家長拆牆鬆綁?教育局推出2022小學課程指引,鋭意優化教─學─評循環;政府也投放大量資源,讓學校優化教學過程,豐富學生學習經歷。友校安排無功課日,世衛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日運動60分鐘……可筆者所見,放學後直送補習社到晚上7、8點才回家的孩子大有人在。

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來臨,筆者看着不同孩子在不同環境下成長,長大後將有不同的價值觀,也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讓他們有不同的人生軌跡。筆者和幾位老同學都已為人母,基於各自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對自己下一代也有不同的輸入和鋪墊。當晚幾個孩子玩得投緣,未知10年後各人的經歷。有人說經濟是東起西落,這非筆者專業,不敢評論,但見到父母終日在家無所事事,不用上班,對幼小的心靈未必是好事。再說追本源,孩子長大後在外地應如何定位?屆時發現自己跟同儕有異,職場上總有玻璃天頂,心理如何?少小離鄉,老大回國又是否真的跟得上?會否左右不是人……

這一頓飯,老同學們各有心思,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

註:本文以獲得老友同意披露重聚軼事。

更多精采文章

  • 須重修歷史教科書的觀點須重修歷史教科書的觀點
  • 加拿大移民新法規加拿大移民新法規
  • 有空間才能創造,還是有創造才有空間?──香港小學教育的課程發展路向有空間才能創造,還是有創造才有空間?──香港小學教育的課程發展路向
  • 課程和教學設計改革的一般程式和條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課程和教學設計改革的一般程式和條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 世界級流行音樂香港製作人胡奕男:年輕人應該如何衝出香港?世界級流行音樂香港製作人胡奕男:年輕人應該如何衝出香港?

  • 正視藝人吸毒對青少年的影響
  • 中華文化與教育的交叉點
  • 重新認識群育的重要性

鄭家寶

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三扶教育副主席、資助小學校長會理事。投身小學教育工作近20年,獲第五屆「卓越教育行政人員獎勵計劃」嘉許,亦曾獲香港教師中心教育研究獎及借調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對本港教育及課程發展趨勢,理論與實踐感興趣,亦積極推動生命教育,致力培養學生21世紀所需素養。
View all posts
標籤: 教育改革灼見原創灼見獨家移民考試制度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團結香港基金創會主席董建華(左)出任榮譽主席,陳智思(右)出任基金會主席,新任命即時生效。(團結基金圖片;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陳智思任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董建華改任榮譽主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的快速發展帶來世界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的變化。(城大提供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右)和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左)在論壇上合照。
灼見經濟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開幕 李家超:本港有條件在大灣區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9-28
陳茂波表示,本地樓市整體穩定,是否「撤辣」須務實檢視。(政府新聞處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不應為高風險的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David Webb 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David Webb籲港府 勿透過證監會監管加密貨幣交易 指徒為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7

影片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 香港中學生如何親炙詩人風采?川鄂詩詞之旅 以詩會友感受文人足跡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本社編輯部
  • 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 施林海
  • 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 陳景祥
  • 學習:一個過程學習:一個過程 程介明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本社編輯部
  • 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編輯精選
  • 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 本社編輯部
  • 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 李文基
  •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本社編輯部
  • 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 張建雄
  • 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 張建雄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譚寶碩
  • 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 編輯精選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全民皆兵全民皆兵 孫明揚
  • 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潘銘基
  • 陳嵐
  • 梁天卓
  • 蔣匡文
  • 陳景祥
  • 沈言
  • 程介明
  • 崔少明
  • 李立中
  • 陳文鴻
  • 吳文軒
  • 吳家豪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