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領域(Comfort Zone)是一種屬於個人的心理狀態,當一個人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會對自己周圍的事物感到熟悉和安全,從而使得身心變得放鬆自在,並且覺得自己能控制周圍的環境,不想接受任何轉變。
在我們感到安全的地帶裏,焦慮和壓力都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舒適領域範圍的廣闊度會因為每個人的文化背景、過往經驗、個人性格和家庭背景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舒適領域愈寬,生存的彈性就愈高。
一個人的舒適領域有多闊?
當然,舒適領域的範圍離不開個人性格,在同一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下,每個人知識技能不同、性格不同,也會擁有不同的心態。如曾留學的人,可能在陌生環境下會更加獨立和懂得應變,因為他們已經有了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經歷。
留學可能是後天經驗所影響,而患有自閉症譜系的人士,就因為他們先天的特性,舒適領域特別狹窄。當他們遇上一些環境或人事上的轉變時,導致容易使他們產生很多心理壓力或情緒問題。
他們天生就較易偏食,不願意吃很多一般人都吃的食物,不單止害怕見到陌生人,也不願意交往熟悉的人,亦不喜歡新的事物和突變的程序,因此他們的舒適領域就會比較窄。
但是有些舒適領域比較窄的孩子,可能不是因為先天的缺陷,而是因為家人過分遷就,因此會相較其他小孩更以自我為中心,較難與他人融洽相處,長大成人仍處於狹窄的舒適領域,但日後可以感到舒適的可能性就很低。
科技溫室長大的小孩
現今科技令我們生活更舒適,在夏天可以有冷氣,冬天可以有暖風機;上下樓可以有電梯,出門有就近的地鐵。現代人都是在「科技的溫室」長大的,習慣了在有庇蔭的戶內和快速便捷的生活,不用風吹雨打或日曬雨淋。
香港應該沒有成年人可以鑽木取火,而千禧後出生的可能沒有使用火柴的經驗,因為使用火機便可以了,日新月異的科技使大家不需見明火都可以煮食,如光波爐便可以烹調出各種美食。
因為現在的生活簡單方便,有很多知識我們都可以不勞而獲,不用埋頭苦幹。筆者在20多年前國內授課時,聽課的參加者總是很認真地抄筆記,他們的筆記簿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相反在50年前複印機並不普及時,曾有一莘莘學子為了節省金錢交學費,可以完整地抄一本本的教科書。現在不論大中小學的講課,都是使用投影文稿,學生直接問老師要電子版,連抄的時間都省了,但也使他們上課的專注程度降低了。
人類追求舒適的生活可以說是無可厚非,但我們現今的生活可能使大家很安逸,令我們缺少面對生活上的鍛鍊或考驗,而導致愈來愈重視眼前的舒適感覺,長遠反而收窄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疫情考驗心理應變
古語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面對的生活考驗愈來愈有把握,時常處於順境的生活。但現在全球面對新冠肺炎肆虐,大家都要面對生活上的諸多限制,這次除了醫學上的考驗,還考驗大家如何面對舒適領域被收窄,大家的心靈應如何應變!
今次的疫情,讓大家一起反思城市生活與家庭教育的模式。城市人應該定期去沙灘曬曬太陽或行山,過一點考驗身心的活動,也可以節約能源,進行低炭生活,盡量減少地球的溫室效應。
不論大人或小朋友都適宜參加一些歷險訓練,如參與模擬醫護人員穿着一小時的保護衣或地震中的災場逃生,為自己增加不同經歷和磨練。當我們增加自己的適應能力,便能擴大真正的舒適領域,即使去到陌生地方或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都能夠勇於面對困難,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心境感到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