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香港的士服務質素是眾多公共交通工具中最差的,筆者相信沒有太多讀者會反對。以政府的交通投訴組公佈上年第四季公共交通服務的投訴數字為例,有關的士司機行為及工作表現的投訴宗數為1,276宗,佔此項投訴的總數約六成,而排在投訴榜第二位的專線小巴則只有一成六,反映本地的士司機的服務質素非常有問題,由於這情況維持一段頗長時間,政府必須盡快處理的士服務低劣的問題,以免這個行業拖累香港的聲譽。
業界逼宮
運房局於去年6月提議發出「優質的士牌」,但這招來的士業界強烈反彈,的士業界竟然無視對中環交通的影響,號召200輛的士包圍政府總部反對政府的建議。在本月17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專營的士試驗計劃」(政府以「專營的士」名稱代替「優質的士」),的士業界再次發動逼宮行動,動員500部的士停駛於政府總部一帶,並向立法會議員和政府高官請願。
筆者從運輸署公佈的統計數字,發現的士平均每日乘客人次連績三年下跌,由2013年的平均每日101萬人次輾轉下跌至2016年的93萬人次,下跌趨勢似乎未有停止迹象。究竟部份的士乘客是否因為的士服務太差而減少乘搭?筆者未能給予讀者一個肯定的答案。然而從過去幾年投訴的士的數量持續上升來看,的士業界是應該作出深刻的反省,以免作繭自縛,最終自討苦吃。
的士行業的最大問題是部份的士司機的工作態度差和不專業,加上是個體戶,而大部份的士車主(包括車行車主)只是收租心態,沒有興趣與租車的司機建立賓主關係,更遑論改善「租客」的服務態度。對的士車主來說,最重要是每天都有司機來租自己的的士,並準時交租,誰會理會的士司機怎樣服務乘客?
司機乘客雙贏
現時政府提出增設600部「專營的士」,只是針對市場的需求,因為有部份的士乘客是不介意支付較高的車費以換取較優質的士服務,正如酒店也分級數,負擔能力高的客自然選擇高級酒店,即使多付幾成溢價,但換來有保證服務,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謂「專營的士」只是示範,如果成功,除了滿足高檔客的需要,也可對絕大部份的現有的士作出好榜樣,因為長此下去,的士行業不作出根本改革難以得到市民的支持,尤其是的士車主,絕對不可能以「租出就算」的心態來提供的士服務,始終車主在租出的士前也要對司機作簡單評核,車主作為間接服務提供者也應負上一定的道德責任。
最後,筆者相信「專營的士」是有市場的,加上的士司機和公司有僱傭關係,司機肯定沒有個體戶心態,所以服務態度是有所保證,對乘客來說,這才是「搭得安心和畀得開心」的理想結果。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