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各界引頸以待、卻一波三折的習拜會終於正式落實,或可為穩定中美關係帶來一些曙光。
白宮新聞發言人Karine Jean-Pierre於10月31日表示,總統拜登(Joe Biden)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團隊已原則上同意雙方於11月稍後在美國舊金山會晤,但雙方會面的重要細節仍有待敲定。
自2021年1月拜登就職總統後,兩人曾通過電話和視頻進行過5次會談,去年11月印尼峇里島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中美兩國領導人首次面對面進行閉門會談,預計討論台灣問題、烏克蘭局勢和朝鮮核問題,以緩解雙方因去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竄訪台灣後的緊張局勢,其後兩國承諾定期進行更多溝通。
自總統拜登上台後 習拜去年底峇里首會面
然而,原訂於2月5日布林肯訪華之行,卻因為今年初「間諜汽球」事件而推遲,令早已陷入低潮的中美關係再度墮入低谷。隨着美方於6月確認間諜汽球並沒有在美收集數據,為雙方恢復對話迎來契機,6月中多位美國政府官員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開展融冰之旅,而商界重量級人物蓋茨(Bill Gates)、馬斯克(Elon Musk)及戴蒙(Jamie Dimon)此前亦相繼訪華,中美政商高層交流轉趨活躍,為本月的習拜會先營造良好氣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上周四(26日)應邀訪美,並分別與拜登、布林肯及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會面,被視為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年會期間舉行的習拜會鋪路。今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將於11月12日至18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
在美國確認習拜會落實前夕,人民日報「鐘聲」發表以「推動中美關係真正穩下來、好起來」為題的評論員文章,認為中美雙方應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在重返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共識基礎上,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盡快回到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鐘聲」:中美是夥伴 非競爭對手
「鐘聲」文章稱,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兩國能否正確相處事關人類前途命運。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中方始終認為兩國應該是夥伴而不是對手。文章續指,中美關係近年出現波折,根源在於美方對華認知和對華定位出現了嚴重偏差。美方一些人抱持冷戰思維,以競爭之名行圍堵遏制打壓之實。這種做法只會將中美推向對抗沖突,將世界推向分裂動蕩的「新冷戰」。
綜合中國媒體的分析,中方認為目前美國面對龐大的壓力,原本美方已不斷軍援烏克蘭抗衡俄羅斯,再加上哈馬斯恐襲以色列的事件發生後,美方全力為以色列站台,這兩件事對拜登政府構成頗大壓力。
國家統計局上月中公布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同比為4.9%,較市場預期為優,而前三季GDP合計為5.2%,增加了全年達到5%目標的機會。不過,房市低迷及地方債問題仍然是困擾中國經濟的重要因素,這造成內地居民和外資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不足,而一個穩定的中美關係將有助提振信心不足,上月初習近平就中美關係便強調:「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
中俄聯手削弱美國主導地位
近年來,中美兩國在全球多個地區彰顯影響力的競爭愈見激烈。在剛過去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合作高峰論壇上,遭國際刑事法庭頒令拘捕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獲邀出席,在以哈衝突中,中國與俄羅斯亦站在同一陣線,中俄雙方加強合作,目的是削弱美國的主導地位,所以外界對今次習拜會能否回到峇里島會晤的共識仍有待觀察,最低的期望是雙方能有效管控目前劍拔弩張的中菲關係及台海局勢,以防不必要的擦槍走火。
王毅早前談及習拜會時亦表示,領導人峰會之路仍然荊棘滿途。他在美國阿斯彭戰略小組主辦的座談會上表示;中美「雙方希望儘快穩定和改善雙邊關係,同意共同努力推動兩國元首在舊金山舉行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