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生活 疫情下的野外賞蘭回顧

疫情下的野外賞蘭回顧

回顧全年對蘭花的本土考察,今年令作者最滿意的是有幾個大屬,計有豆蘭屬、蝦脊蘭屬、叉柱蘭屬、玉鳳花蘭屬及羊耳蒜蘭屬。

朱劍虹 作者: 朱劍虹
2020-12-31
蘭薰軒誌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叉柱蘭玉鳳花蘭羊耳蒜蘭蘭花蝦脊蘭豆蘭
今年6月,筆者前去探索全唇盂蘭時誤闖蜂陣,被叮了「十餘口」。
今年6月,筆者前去探索全唇盂蘭時誤闖蜂陣,被叮了「十餘口」。
0
SHARES
1.1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今年因疫情關係,筆者沒法外遊,日常活動大都取消了,於是唯有寄情山水。

我剛製作了一段短片——Orchids in situ: Wild Orchids of Hong Kong 2020,影片記錄了我在2020年在香港境內拍到的93個原生蘭的不同個體,其中包括53個屬及89個品種,分別約佔本港原生蘭屬的八成半及品種的六成半,應該是歷年最豐盛的一年。

本港分布的罎花蘭(Acanthephippium)、白芨蘭屬(Bletilla)、矮柱蘭屬(Thelasis)、肥根蘭屬(Pelexia)、雙袋蘭屬(Disperis)及吻蘭屬(Collabium)應該已在野外絕跡,盆距蘭屬(Gastrochilus)中黃松盆距蘭(Gastrochilus japonicus)亦只是在1962年有單一發現,而嘉道理盆距蘭(Gastrochilus kadooriei)亦只有單一分布。近來野外蘭花的花期變化頗大,故今年我無奈已錯過了白錦絨蘭(Dendrolirium lasiospetalum)的花期,加上環境的改變也會影響到開花的機率,因此今年兩次前去探望短距苞葉蘭(Brachycroythis galeandra),也無法見到花容。

昔日因工作關係,不少大屬的品種也要分多年才可成功「集郵」,縱使退休後時間多了,有時會因為外遊或其他俗務關係,未能於同一年內前去探訪。疫情下,一切事務都取消了,我反而更能集中在本土考察;付出的時間多了,成果亦相對地更豐盛。回顧全年的本土考察,今年令我最滿意的是有幾個大屬,計有豆蘭屬(Bulbophyllum)、蝦脊蘭屬(Calanthe)、叉柱蘭屬(Cheirostylis)、玉鳳花蘭屬(Habenaria)及羊耳蒜蘭屬(Liparis)。

全港共有11豆蘭屬(Bulbophyllum)品種,除其中三種極度瀕危外,一年內可以飽覽其餘八種豆蘭(圖一),認真痛快。本港共有四種蝦脊蘭屬(Calanthe)(圖二),筆者今年可以一窺全豹,當然是喜出望外。叉柱蘭屬(Cheirostylis)共有七種,筆者今年有緣見到其中五種(圖三)已相當滿意。玉鳳花蘭屬(Habenaria)共有七種,除了已絕種的兩個品種外,其餘五個今年也「集齊」了。其中腎葉玉鳳花(Habenaria reniformis)(圖四)更有一個較易到達及數量更多的分布,令人欣喜。羊耳蒜蘭屬(Liparis)共有八個品種,今年筆者也拍到七種,更首次找到低地羊耳蒜(Liparis formosana)的綠花個體(圖五),同日更雙喜臨門,首次拍到錨鈎金唇蘭(Chrysoglossum assamicum)(圖六)的花容,可謂有雙重驚喜。

圖一:在香港可以飽覽八種豆蘭。

圖二、蝦脊蘭屬(Calanthe)

圖三、叉柱蘭屬(Cheirostylis)

圖四、腎葉玉鳳花(Habenaria reniformis)

圖五、低地羊耳蒜(Liparis formosana)

圖六、錨鈎金唇蘭(Chrysoglossum assamicum)

極度瀕危的帶唇蘭

今年上半年野外賞蘭的經歷,最驚喜的是在4月意外地首次在野外找到極度瀕危的帶唇蘭(Tainia dunnii) (圖七),當時要再三確認,才確定無誤,當時那份喜悅,當是筆墨難以形容。今年6月,筆者前去探索全唇盂蘭(Lecanorchis nigricans)(圖八)時誤闖蜂陣,被叮了「十餘口」,幸好在劇痛下仍能找到「十餘株」全唇盂蘭,筆者暫時忘記劇痛,只管享受按下快門的快感。

圖七、帶唇蘭(Tainia dunnii)

圖八、全唇盂蘭(Lecanorchis nigricans)

白點蘭開花

下半年野外賞蘭的經歷,最痛快的莫過於「一擊即中」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開花。有「四小時蘭」稱號的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圖九),開花時份大約在早上在7時多,然後在11時多花瓣開始閉合,去年為了追蹤這個品種,我需要在大清早起床,坐頭班車趕去探望。第一天前去觀察,發現花苞已變黃及脹大,我深信翌日該會開花,誰知翌日披星帶月再前去,只發現花苞更黃更大,但卻仍未打開,那時深信再過一天,應該一定會開花,可惜那天上午及中午有兩項重要活動,不能失場,故無法前去,失諸交臂,徒嘆奈何。今年8月終於可以一償宿願。此外,在去年8月底,筆者正準備前往北京參加世界園藝博覽會前夕,我在一個新地點發現了一株疑似無葉蘭(Aphyllorchis montana)的花菖,但未花苞尚未張開,無法判別,故通知朋友跟進。在布展期間收到朋友通知,該株無葉蘭的唇瓣異化,跟花瓣及萼片外形相近,經查證後,確認為圓瓣無葉蘭(Aphyllorchis rotundatipetala),是香港的新紀錄。回港後,筆者第一時間上山探訪那株圓瓣無葉蘭,可是由於早前下雨,花朵未能抵受暴雨摧殘,紛紛枯萎了,無法目睹芳容,十分遺憾。今年筆者當然重臨舊地,果然不負有心人,圓瓣無葉蘭(圖十)終於含羞答答的展露花容。

圖九、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

圖十、圓瓣無葉蘭(Aphyllorchis rotundatipetala)

蛤蘭以往分為小毛蘭(Eria sinica)(圖十一)及對莖毛蘭(Eria pusilla)(圖十二),後來才歸入同一品種,今年終於可以分別在11月初及11月尾拍攝到兩種毛蘭的「微」態。

圖十一、小毛蘭(Eria sinica)

圖十二、莖毛蘭(Eria pusilla)。

 

今年在野外賞蘭,除發現新品種外,更解開了一宗筆者五年來追蹤蘭科植物野放之謎,此事在〈蘭科植物遷地保育與私人野放〉一文已記述,文章刊出後,引起了極大迴響,後來更獲香港大學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邀請參加直播,分享相關經歷。此外,今年12月中旬,收到一個令人十分激動的消息——有人在野外發現了一叢寒蘭(Cymbidium kanran),激動的是在一般人心目中以為已在境內野外絕種的蘭科植物被重新發現,但令人痛心的是該叢寒蘭不久被人連根拔起偷採了。若該叢寒蘭是香港本土境內唯一及最後的一叢,相信用「千古罪人」來形容盜採者也不過分。

筆者撰此文時,本港第四波疫情仍然未見平穩,相信要明年中疫苗到位時,社會才可以開始恢復正常,若要外遊,預計到明年底才可以「安心出行」。因此,未來一年,筆者應該也有不少時間可以流連野外,繼續尋蘭賞蘭。不過,筆者明年有一個新計劃,就是要為「港島中西區野蘭普查計劃」做初步籌備工作,待疫情完全退卻後,將會着力開展,希望繼去年出版〈香港野外賞蘭札記〉後,再為本港蘭界盡一分微力。在此,祝願大家在2021有更美好的一年。

更多精采文章

  • 蘭科冷知識──落葉性地生蘭(上篇)蘭科冷知識──落葉性地生蘭(上篇)
  • 蘭遊世界──非洲系列之馬達加斯加賞蘭記蘭遊世界──非洲系列之馬達加斯加賞蘭記
  • 蘭遊世界──台灣系列之宜蘭明池篇蘭遊世界──台灣系列之宜蘭明池篇
  • 香港原生種蘭花概論──政府需推廣保育意識香港原生種蘭花概論──政府需推廣保育意識
  • 前布政司鍾逸傑爵士生前的另一囑託前布政司鍾逸傑爵士生前的另一囑託

1+

朱劍虹

香港蘭藝會會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教師協會會員、立法會綜合大樓教育設施評審委員會及公民教育活動意見小組成員、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朱氏退休前為中學副校長,曾在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前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城從事中學教師培訓、教學研究及顧問工作。先後獲第一屆及第十屆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
View all posts
標籤: 叉柱蘭玉鳳花蘭羊耳蒜蘭蘭花蝦脊蘭豆蘭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林行止指出,本地金融機構明顯很難在中、美之間作出選擇;香港註冊的銀行,已陷入進退失據的兩難困局,而當中以滙豐銀行的處境最艱難。(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夏寶龍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權要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國兩制方針的初心。(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深圳座談會討論改革香港選舉 夏寶龍重申「愛國者治港」原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林行止評論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認為基本上並無凱恩斯鼓吹功能理財(Functional Finance)的痕跡。(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兩位哈佛學者就美國對華政策撰文,直言不應感情用事。(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1

影片

  • 雷賢達:全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中港受惠 牛年股票貨幣投資策略《灼見財經》
  • 曾鈺成:《國安法》增門檻 黎智英案改變保釋規則 符合《基本法》與否法院無權覆核《主席開咪》
  • 黃錦輝教授:與疫情共存成新常態 人工智能新技術如何改善生活《灼見財經》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 曾鈺成:完善選舉制度由中央主導 等於五步曲變一步曲?《主席開咪》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 羅海雷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 施永青
  • 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 丁望
  •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本社編輯部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中美得人驚的變化中美得人驚的變化 張建雄
  • 從小販中心看文化傳承從小販中心看文化傳承 黃智華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本社編輯部
  • 「大嶼」與「飛地」同行「大嶼」與「飛地」同行 張量童
  • 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 尹瑞麟

推薦作家

  • 陳文鴻
  • 王耀宗
  • 湯文亮
  • 譚寶碩
  • 鄭明仁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盧兆興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