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疫情下的教育生態

學校仍有存在價值?要作出什麼的改變才可延續?未來學習模式會變成怎樣?(灼見名家圖片)

今年學校的舊曆年假尚未結束,新冠狀肺炎疫情突襲而來,學校迅即停課至今,原定3月復課再延至4月20日,而到時能否成事,抑或只是局部復課仍是未知數。

疫情影響下,首當其衝的是幼稚園,尤其是私立幼園。因為2至3歲的學前預備班(N班)不是正式幼兒教育階段,不受政府資助,家長須交付學費,故此在停課日子拖長後,湧現一股退學潮,由一半到八成。缺乏此筆學費收入,但仍要支付租金,老師工資,肯定對營運者造成沉重負擔。教育局與社署雖分別對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提供6至18萬的額外資助,但只能畧有幫助。於是一些幼稚園只好辭退部分教師,或放無薪假期,或削減一半或以上工資等作應對。假如業主不願大幅減租,學生持續退學,幼稚園難以經營下去。近日已有幼稚園結業消息見報,並有低調賣盤中或結業的。筆者盼望教育局關注這個現象,密切和業界聯繫,呼籲業主減租,再次提供財政支援,讓幼稚園渡過這次嚴竣難關。

網上學習宜評估成效

至於官津中小學,並沒有遇到如幼稚園般困難,因成本開支是政府承擔的。然而停課不表示停學,學校不開門上課,老師卻不在放假,仍需要預備教材,以電子教學媒介,努力作用網上教學的嘗試,讓學生在此期間於家中繼續學習。最常見的利用傳送和分享的平台YouTube,放上學習材料及現身講授。一些外教(NET)又喜歡用Wizer這個流動應用程式,因為可以放上其他形式資訊,以及有關問題,要求學生作答。更進一步的是進行實時教學,在指定時段由老師直接網上施教,主要利用Zoom這個多人視訊會議程式。這是可以與學生互動,提問及作答,知道學生學習進度。如有跨境學童身在內地,會使用VPN(虛擬私人網絡)接收香港資訊。

然而這是學校一個新嘗試,要在一段長時間進行網上教學,學校之間在規劃與執行上肯定有不少差異,以至起動時間也不同(由2月至3月起不等)。這既是個考驗,也是重要的學習機會。在老師層面,是要求大家盡力掌握最新資訊科技,以最有效的方式組織及呈現教材,吸引學生學習並深入了解所學,也要評核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整體或個別的輔導。對管理層而言,亦需要規劃統籌,不宜放任自流,百花齊放。按每級每科需要,編定每天教學進程,要規定適當的網上教學時間和功課量。過長的授課時間(如小學超過三小時),過多功課量,只會讓學生吃不消。其實這段時間,班主任定期和學生聯絡,了解其生活作息、學習進度,適時作出提點、支援,也十分重要。

學校教育可否被取代

雖然學校損失了兩個多月的上課日子,教育局仍然決定本學年不會延長,學校自行調節,也可依舊在原定的7月中放暑假。這裏有兩個假設:1)網上學習有成效,學生學習沒什麼損失。2)學校會按自身情況,把其他活動包括考試,試後安排等取消或壓縮,進行額外補課,追回失去的教學時數。也許這兩項假設可以成立,故教育界沒有多大反應。至於家長群組則有不同聲音,部分認為不延遲放暑假,學生學習進度難追得上。私立學校反而很快作出延長上課日的決定,一至三周不等。事實上,長期網上教學始終是首次進行,成效參差,也未能驗證,延長實體上課時間是比較穩妥的做法。教育局不作此決定,也許有其他非專業的考慮因素。

筆者建議教育局和教育學者可進行相關調查,硏究,檢視網上教學和學習的規劃,實施方式,遇到的困難,以及教育成效等。如能夠找到一些比較成功的個案,值得和業界分享交流,互相學習。不要平白錯過這個難得的長時期線上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機會。

疫情雖有終期,但難保日後不會重臨,甚至就在不久的將來。同時,經過今次停課不停學的實踐,相信各校老師在電子教學方面提升了認知與技能,復學之後仍可適時運用,以補足實體教學。

眼利的讀者看到這裏,必定會提出一個疑問,如果教育局的兩項假設,尤其是首項,可以成立的話,學校教育是否可以被網上電子學習取代?或者問,有什麼功能仍需要在學校上課才能發揮? 即有什麼是必須在校內,透過師生之間互動,同儕之間交流,才能掌握及培育而成的? 學校教育可以有多大程度上被網上電子學習所取代?這當中有什麼重要的成功因素,又會引致什麼重大的後果?又追問下去的是,學校仍有存在價值?要作出什麼的改變才可延續?未來學習模式會變成怎樣?

篇幅所限,不擬討論下去了,但這個課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難以迥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