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前期談「天空交響曲」,讓人想起上世紀5、60年代的「天空小說」。這個名詞由廣州講到港澳的廣播泰斗李我所創,他以單人兼任多位角色講述反映時代、社會劇情。在港先後在麗的呼聲、商業電台,以及澳門綠邨電台開咪,瘋魔萬千聽眾。曾擔任助手的夫人蕭湘後來亦自創「倫理小說」,女性聽眾尤感共鳴。
前星期電視重播電影《阮玲玉》,蕭湘飾演女主角張曼玉的母親,旗袍髮髻,演技入木三分。拍了劇中照片,用手機傳給蕭湘姨,順道問候。頃刻,手機收到一段一分多鐘的口訊,聽到一把宛如少女的聲腔,原來是蕭湘姨的回覆。「多謝你還記得我!」是留言的結語。聽罷馬上致電,得悉她與李我叔安好,大慰。接着閒話家常,以及疫情下兩老近況。
回顧往事
話題從1991年在上海拍攝的《阮玲玉》開始,蕭湘姨記不起照片中男演員的名字(那是飾演唐季珊的秦漢),但記得旗袍是在中環、灣仔店度身定做的,她作為配角也做了五、六套:「旗袍演完需要交還的,不過我們各人體態隨着時間改變,就是送給我也沒用了。」
說起她的倫理小說,原來她因此成為李我的徒弟,原名何侶雲從此名為「蕭湘」。在她之前的入室弟子包括已故香港電台「播音皇帝」鍾偉明,以及蔣聲。她記得上世紀60年代廣播業高峰時期,逾千人投考,李我擔任主考,結果只有20人受聘,其中一位是仍參與商台十八樓C座廣播劇的陳慕賢,在劇中一人飾演無牙三姑和阿紅兩個角色,保留幾近失傳昔日單人多角的本色。
疫情下的廣播伉儷
蕭湘姨說去年是他們結婚70周年,但因疫情在院舍「困」了足足一年。說話時李我叔在她身旁,雖年屆98歲,靠輪椅代步,聽覺主要靠右耳,只能進食稀粥,但在蕭湘姨貼心照顧下,精神不錯,二人共處的房間內設有電視,每天收看新聞、劇集。在房間內不需要戴口罩,只是離開房間到飯堂等人多地方就必須戴上。
以此文祝願李我叔、蕭湘姨健康長壽,期待早日見面暢敘。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