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天,終於能在海旁遠眺碧波綠水的維港對岸,隔着口罩呼吸新鮮空氣,深感浮生若夢。遙想2月之時,還以為英國是世外桃源,倖免於難。世事無常,3月中旬,疫情在英國爆發,遂倉猝辭別牛津,幾番周折才能回港。疫情掀動政情,回想上學期剛研讀比較政治學,誰知竟能親逢這種世紀大事,讓我評比不同政治制度,剖析抗疫政策。
佛系抗疫民主非萬能
英國首相約翰遜宣布群體免疫政策後,留學生頓時人心惶惶,友人均匆匆回港。當時我仍然觀望,因乘搭飛機亦有感染的風險。然而,英國的疫情漸趨嚴峻,當地完全沒有像香港般追蹤接觸者,只建議出現病徵的人士在家裏自我隔離7天。我就讀的書院有同學懷疑自己染病,但求診無門,只得在宿舍裏自我隔離。以上種種令我馬上決定回港,但機票價格飆升,一波三折,最後成功購買了3月24日回港機票,頓時如釋重負。
上學期我與比較政治學導師討論民主的「結果」(Outcomes of Democracy),指出雖然西方普遍認同民主的內在價值(如政治上人人平等、保障個人自由與權利等),但對於民主能否帶來經濟發展、收窄貧富差距、改善教育和醫療等依然莫衷一是。香港是政治權利少但公民自由度高的混合政體,抗疫措施相比英美等民主大國乃至新加坡這種「軟威權」(soft authoritarian)國家,都更雷厲風行。
機上三不中庸為上策
上機前親朋戚友均勸戒我,機上有三不: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然而,我一向不能在機上睡覺,破戒是人之常情。有朋友打趣說,在12小時的長途機上實行「三不」堪比三項鐵人大賽。我自問並非鐵人,採取中庸之道方為上策。吃喝前小心翼翼地消毒雙手,盡量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平衡基本生理需要與保障健康。
同樣地,任何政府皆要顧及抗疫政策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群體免疫固然未必可取,但英國政府在疫情初期拒絕關閉餐廳、酒吧等場所,亦非完全不合情理。在疫苗研發成功前,估計香港也只能實施鐘擺式的政策,當確診個案回落甚至清零時,恢復經濟運作;當確診個案因隱形傳播者或外來個案而回升時,則局部停擺。
欣喜抵港示威恐雙失
折騰十多小時,國泰客機終於飛抵香港,那一刻終於明白世界上沒有比家更好的地方。下機前,空中服務員已經派發了健康申報表和強制檢疫令。填妥表格,不到半個小時已完成一系列入境手續,包括量體溫、交表格、戴手帶和領取深喉唾液收集瓶。過程非常順利,指示亦清晰明確。
香港政府有能力平衡經濟發展與保障公眾健康嗎?單從今次抗疫的表現,香港政府確實勝於不少先進國家,但一旦疫情好轉,大型群眾活動再現,無疑會增加疫情捲土重來的風險,同時造成經濟損失。政府如何處理蠢蠢欲動的政治與社會矛盾,仍是未知之數,只能拭目以待。
家居隔離自律勝科技
家居隔離14天確實沉悶,每天起床後便在房間裏工作,父母定時送飯,日復一日,周而復始。雖然手帶具備訊號分析功能,但聽聞有人能除下手帶,到隔離期最後一晚我亦發現手帶變鬆,能完好無損地除下。的確,家居隔離的成效不能單靠科技和執法,更取決於市民的自律及公民意識。
想起在英國,當地人完全不戴口罩,大街小巷依然熙來攘往;香港人經歷沙士,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人人都戴上口罩,保持距離。只有當公民社會與政府政策互相配合,才有望成功抗疫。
作者簡介
現於牛津大學修讀哲學、政治、經濟,為王后學院米歇爾獎學金和香港卓越獎學金得獎者,畢業於聖保羅男女中學,於2018年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 IB)考獲45分滿分。對中港及國際政經議題感興趣,現任牛津大學香港公共事務及社會服務學會內務副會長,曾任牛津大學中國論壇的國際關係研討小組主任。